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性,益生菌作為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普通消費者列入日常餐食清單,尤其是益生菌乳品因為飲用方便、攝入直接而廣受歡迎。
然而,是不是攝入越多益生菌越好?
如何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産品?
什麼年齡的消費者不适合喝益生菌乳品?
敲黑闆!關于益生菌的問題,小多邀請專業營養師們來解答!
首先,普及一下什麼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是貫徹營養改善行動計劃的主要宣傳教育大綱,其核心是倡導平衡膳食和合理營養以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這跟益生菌又有什麼關系呢?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功能強大——當攝入足夠數量時,能對宿主發揮有益健康的作用。
在我們日常的菜單裡,有不少含有益生菌的食品。
比如乳制品中發酵乳(酸奶、奶酪)和發酵豆制品(豆豉、納豆)以及其他的一些發酵食品,全谷、豆類、堅果、蔬果富含膳食纖維(即益生元),也利于腸道有益菌的建立。
聽到這裡,許多消費者肯定有疑問了:吃酸奶、奶酪、豆豉、納豆、全谷、豆類、堅果、蔬果等達到一定的量,不就等于攝入了足夠的益生菌?為什麼還要喝益生菌乳品?
等小多來解釋!
成功當選益生菌,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存活性、科學性、安全性。
如何保證對人體有益的活菌能順利到達腸道?它們必須通過耐酸性、耐堿性強的考驗!
酸奶、奶酪、豆豉、納豆等發酵食品中的确含有一定數量的益生菌,尤其是酸奶中通常含有106左右的乳杆菌和雙歧杆菌兩大類益生菌,但是益生菌的數量與成活率不穩定,通常較難保證菌的“存活性”。
我們常用的益生元有低聚果糖(FOS)和菊粉(Inulin),其實全谷、豆類、堅果、蔬果也含有低聚果糖,但是含量較少,通常不到1%,需要攝取大量的食品才能達到效果。
所以,專家通常建議消費者飲用益生菌乳品來補充益生菌。
新的問題來了:
市面上這麼多的益生菌乳品,标榜益生菌的數量“多多益善”,是不是隻要選擇菌數越多、容量越大的産品越好?
小多專門請教了權威的營養專家,答案是:NO!
為什麼?
益生菌的科學定義中有兩個核心特征,一是對人體有益的活菌,保證活菌狀态到達腸道,二是要有足夠數量。這裡的“數量足夠”并不是指越多越好。
根據我國含乳飲料的國家相關标準(GB/T 21732-2008)規定,出廠時活菌型乳飲料需要達到每毫升不低于100萬個活菌數,而按照營養專家的建議,每天攝入100億個益生菌左右即可,不宜一次性或長期攝入過多,以免引起腸道菌群紊亂。
針對許多消費者的疑問,小多開啟解答環節!
Q:益生菌乳品隻适合兒童喝嗎?長者是不是不能喝?
A:益生菌産品适合不同年齡層的人士食用,以調節腸道功能。嬰幼兒期是腸道菌群建立的關鍵時期,需要喝益生菌乳品;人體腸道内的有益菌随年齡增長、健康狀況不良而減少,有害菌增加,成年人有必要補充益生菌;而長者腸蠕動功能下降,更需要益生菌的“幫忙”。
Q:可以每天都喝益生菌嗎?
A:可以的,一般從外攝取的益生菌不能長期存留在腸道,也會通過大便排洩到體外,而腸道菌群每天都因飲食等因素産生變化,所以為了保持腸道有益菌的平衡及其作用,建議每天都有益生菌的攝入。
Q:益生菌飲品需要冷藏嗎?
A:需要的,應保存在2℃-10℃的低溫條件下。
Q:益生菌飲品什麼時候飲用更佳?
A:飯後飲用會更好,因為飯後食物中和了酸性較高的胃酸,自然益生菌就能更順利地到達腸内。
Q:攝取益生菌産品還有什麼注意事項?
A:沖調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的水溫不宜超過40℃,與人體正常體溫相近至佳,避免益生菌受熱失活引起活性降低或喪失,從而影響其保健功能。正在服用抗生素人群最好暫停進食益生菌産品。
讓我們看看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食品安全學會副會長朱惠蓮是如何講述“平衡膳食小課堂”的:
聽了今天這節“普及課”,以後買益生菌産品,再也不用糾結了,“一買即中”!而且可以放心把它當作每日必飲品啦。
以後見面,我們不如就這樣打招呼——“您今日飲咗未?”
文:林琳
(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