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李商隐(唐)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隐的這首《錦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它号稱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所謂難講是指你很難界定詩的對象到底是誰?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适、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叙詩歌創作等許多種說法。千百年來衆說紛纭,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換而言之就是各有各的讀後感,但就詩文本身而言,意思上的理解并不難。
第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無端就是“莫名其妙”、“無緣無故”的意思, 有人就覺得因為“瑟”是二十五弦,這五十是指李商隐的年紀,而且正值他妻子王氏去世,故有“斷弦”之意。僅從第一句就這麼判斷此詩是紀念亡妻,多少有點武斷。我之前在《半江瑟瑟半江紅,“瑟瑟”為何是綠色?》一文中就寫過最早的“瑟”就是五十弦,之後變成了二十五弦和十六弦。至于“瑟”為何最早是“五十弦”?那李商隐和我都沒研究過,所以“無端”就是“沒來由”。結合後面那句“一弦一柱思華年”,借由瑟的“弦數”暗喻自己“不知不覺”已年歲五十,而懷念以前青春歲月的聯想是合理的。那為什麼我不贊同是懷念“亡妻”呢?
因為最後兩句的前一句是“此情可待成追憶”,這一句非常關鍵,一定要解釋到位。“此情可待”是“此情可以等待或期待”的意思,也就是說“還沒到成追憶的時候”!若是悼念亡妻,那麼“此情已然成追憶”(追憶的對象一定是死了的,一如“追思”、“追悼”)。此句的正常語序應該是“可待此情成追憶”,不過出于要和最後一句“隻是當時已惘然”的平仄對應才進行了變更。所以這首詩“悼念亡妻”的說法基本可以排除了。那麼對象究竟是誰呢?
從詩中看“隻是當時已惘然”的“當時”對應的無疑就是“華年”,“華年”就是“花年”,即青春如花的年紀,既然已經排除了李商隐的妻子,那必然要從他之前的“情史”裡去找一下了。
李商隐的初戀是一個叫做柳枝的美貌少女。柳枝是一個商人的女兒,從小就喜歡吟詩作對。偶然一次機緣讀到了李商隐的詩。于是拜托友人為她和李商隐牽線搭橋,尋找機會想要見上一面。李商隐立刻答應了下來,最終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辜負了佳人之約。可惜等到李商隐終于騰出時間來找柳枝的時候,卻得知了柳枝已經嫁人的消息。原來就在李商隐失約之後不久,柳枝家鄉一個有權勢的大官看上了柳枝,強行将她納為侍妾。就這樣兩人自此失去了可能。李商隐則寫出了《柳枝五首》這組詩來紀念這段夭折的感情。
後來李商隐來到玉陽山學習道術。玉陽山上并不僅有李商隐修行的那一座道觀,另外一峰上還有一座靈都觀,觀中有一個公主在此修行,李商隐在此期間與公主的貼身女官宋華陽相識相戀,最終被公主發覺了端倪。宋華陽本是出宮追随公主修行的,與李商隐産生糾葛是違背宮規的。因此公主立刻命人将宋華陽送回了宮中,而李商隐就此失去了宋華陽的消息。總之,李商隐跟柳枝和宋華陽的感情都是愛而不得。
在揭曉《錦瑟》最可能寫給誰之前,我們再來琢磨一下中間四句。第三、四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前一句的典故是“莊周夢蝶”:莊周在夢中幻化為蝴蝶,在天地間遨遊,逍遙自在,不知何為莊周。忽然醒來,發覺自己仍是莊周。典出《莊子·齊物論》,後以此比喻人生變幻無常。這句詩加了個“迷”字,結合後面那句有關“望帝托杜鵑”的典故,顯然是“迷戀”的意思。那麼後面那句的典故又具體指什麼事呢?這件事居然有三種傳說:
第一種傳說:古蜀國的國王号望帝。望帝當國王的時候,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怎樣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産。他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
第二種傳說:望帝在家和鼈靈的妻子私通。鼈靈治水成功回家後,望帝感到對不起鼈靈,心中非常慚愧,才跑到深山裡去隐居。後來死了,靈魂就化做杜鵑鳥。(注:楚國人鼈靈落水被救,後受望帝的委任,擔任治理洪水的任務。)
第三種傳說:望帝把帝位讓給鼈靈,自己隐居在西山。而鼈靈卻趁機占有了望帝的妻子。望帝聽到這個消息,内心十分痛苦。但鼈靈大權在手,望帝對付不過他,無可奈何,隻有一天到頭悲憤、哀泣而已。後來,杜宇臨死時,囑咐西山的杜鵑說:杜鵑鳥,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給人民聽吧。從此,杜鵑就飛在蜀國境内,日夜哀鳴,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現在要來做選擇題,《錦瑟》是首情詩比較明顯,第一種“愛國愛民”的傳說就不靠譜了。第二、三種都和“情”有關,李商隐懷念的“初戀”柳枝是嫁給了别人作為“侍妾”的。無論李商隐認為本該成為自己妻子的“柳枝”被他人“霸占”,還是他在“柳枝”已為人妾時又偷偷私會過,希望自己能像望帝化身杜鵑那樣寄托自己“相思”之情就合乎情理了。各位結合上述李商隐與“柳枝”的初戀及之後再見已為他人侍妾後的懊惱,細品以下三首《無題》,是否就是寫給“柳枝”的呢?
八歲偷照鏡,
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
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筝,
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
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
背面秋千下。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鈎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台類轉蓬。
聞道阊門萼綠華,
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
偷看吳王苑内花。
“望帝春心托杜鵑”思念的是初戀“柳枝”,那麼“莊生曉夢迷蝴蝶”迷的又是誰呢?莊子是“道家”,“道教”則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來的。這要不是對應同在玉陽山修道的“宋華陽”,還有誰是更佳人選?除了我之前就分析過的《蓬山此去無多路是指“無路可通”?——蘇老師詩詞新解》一文中的《無題》:
相見時難别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鬓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從李商隐與宋華陽之間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情經曆及詩句裡的同樣字眼,各位再細品,以下這幾首《無題》是否也是寫給宋華陽的呢?
來是空言去絕蹤,
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别啼難喚,
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
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
更隔蓬山一萬重。
飒飒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骓隻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任好風。
接着我們來分析最難解讀的第五、六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之所以這兩句難解,是因為許多研究者犯了“慣性思維”的毛病。三、四句确實有典故,人名就說明了一切。但五、六句隻是地名,就未必要去強行尋典了,而“強行尋典”的結果必然造成在意思上的“尬聯”!整首詩的緊密聯系就是被這種慣性思維給帶跑偏了,從而造成了莫衷一是、五花八門的解釋。
第三、四句的主角莊周和望帝都是男性,李商隐自然在暗喻自己。從文法上講第五、六句是不是就該暗喻相戀的女子了?難道珍珠和美玉不是用來形容美女的嗎?“滄海月明珠有淚”,明月惹相思之外還代表晚上,珍珠自然是“海産品”,“滄海之珠”其實就是“滄海之遺珠”,暗喻錯失美好感情的女子在夜裡流淚。(重點提示:李商隐錯失的難道不是“柳枝”姑娘?)“藍田日暖玉生煙”,“日暖”是指太陽光熱還代表白天,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香爐”其實是指山峰。同樣道理,此處的玉自然是指藏在藍田縣的“山中之玉”,陽光照射之下,山中霧氣蒸騰之象。(重點提示:李商隐與宋華陽兩人修道的地方叫“玉陽山”:有“玉”又有“陽”,這句難道還不是指“宋華陽”?)這又是在暗喻什麼呢?前面是“遺珠之淚”,這裡就是“藏玉之怨”。上句的“淚”自然就是眼淚,代表傷心之情。下句的“煙”是一種“氣”,對應什麼情緒呢?當然就是生氣、怨恨的情緒,“七竅生煙”就是形容生氣的,(傳說宋華陽和李商隐因為這段情都有了孩子)。白天怨恨、夜裡流淚,不就是在暗喻這兩位女子對李商隐的朝思暮想、愛而不得的哀怨嗎?
最後再來談“惘然”一詞,“惘然”的基本意思是:失意的樣子或心情迷茫的樣子,後來又有“迷糊不清”的意思。對于或許已經年逾五十的李商隐而言,幾十年前的兩段“失意愛情”,在戀愛結果上是不願意“回憶”的,但戀愛過程卻是值得“追憶”的。如果你把“隻是當時已惘然”解讀成:因年老記憶力衰退導緻“對”當時戀愛過程的記憶迷糊不清,當然也可。但我更願意解讀成:此情将來可以追憶,隻可惜當時已讓我失意和迷茫!寫了那麼多刻骨銘心的詩來記錄兩段戀情的李商隐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地就忘記呢?因自己的亡妻而傷情,繼而懷念起自己以前的情人,對于多情的李商隐而言,再正常不過了。
《錦瑟》這首詩從文理的連貫性來講,應該是李商隐年老喪妻後回憶自己青春年華時的兩段戀情。莊周和望帝形容男主感情的“一場空”(失落),“滄海之遺珠”、“藍田之藏玉”形容女主感情的“傷與恨”。從結構上講:第一、二句寫自己年事已高,開始回憶青春期兩段戀情的女主角。第三、四句暗喻自己如今的失落之情;五、六句形容對方的哀怨之意。最後兩句總結感慨,這兩段感情值得回憶,但可惜當時的結果都很不美好!一段是無緣錯失,一段則是有緣無份.....
《錦瑟》之迷經我這麼一分析,算不算解開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