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叙文要達到深刻的要求,最好采用“以小見大”的方法。即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情,視野中的小角度,揭示深刻的社會主題,能夠“袖裡藏乾坤,沙中顯世界”。
一、選材要小
就是小處落筆,借小事情,表現大主題。寫記叙文,從撼動過自己靈魂的小事入手,顯示人間大愛,提純理性精華;寫議論文,從身邊瑣事着筆,折射時代面貌,揭示生活本質:此所謂“盆山蘊秀,寸草涵奇”。
二、感悟要深一些同學的文章,能從生活中選取新鮮的材料,叙寫也比較生動;但是,沒有真摯情感的湧動,不能帶來心靈的震撼;沒有理性之光的閃爍,不能給人人生的啟迪。究其原因,是沒有用心感受體味生活,不能解讀生活中潛涵的豐富情感,不能捕捉生活所折射的深邃哲理。“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縱覽世界,洞察人情,用心感受,用心體味,方能感受到真情的可貴、真理的永恒,方能寫出動人的華章。
①悟情。平凡的生活表象,潛在着豐富的情感特質。感受之,解讀之,便會使文章具有撼人的藝術力度。
②悟“理”。用心感受,聯想人生,便會體味和解讀出生活所折射的豐富内涵和深邃哲理,顯現出高遠的志趣。
【例如】某學生的《廈門散記》,寫自己在海輪的甲闆上觀賞海景:大海終于咆哮起來,海浪沖得好高啊,水花直往我身上濺,一股海腥氣味直往我鼻子鑽。我們的船在海面上颠簸,一會兒沖上峰巅,一會兒跌入深谷。我望着這驚濤駭浪,不禁為海的神威所震懾。在我們人生道路上不也時常會遇到這樣的風浪嗎?
作者颠簸于驚濤駭浪間,矚目翻滾的海浪,震撼、感歎,心靈頓悟:人生之路常遇此般風浪,惟有正視而不懼,方顯英雄本色。心靈的感受,深邃的體味,思維超逸自然原态,使自然景觀具有深刻的人文意義,文章情感因之升華,立意随之深化。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靈魂”,感悟則是使“血肉”中生出“靈魂”的手段和過程。沒有感悟就不可能對生活進行精加工,就無法使主題思想得到升華。
三、細節要精
細節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法。細節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着手、從大處着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
【例1】魯迅在他的小說《孔乙己》中寫孔乙已第一次出場,在買酒時他“排出九文大錢”,這一細節表現出孔乙己作為底層文人講面子、好顯擺、窮酸迂腐的個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對人的迫害。
【例2】魯迅在《祝福》裡幾次寫到魯四老爺“皺一皺眉”,這種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紳士厭惡寡婦、維護舊禮教的反動立場和醜惡靈魂。
很明顯,以上兩個細節描寫都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中心的深化和升華,被稱為妙來之筆。可見,細節描寫必須服從中心思想的需要。
在文章中運用細節描寫時,一定要注意避免為了寫細節而寫細節的毛病。選擇的細節一定要是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如果同表現中心思想無關或關系不大,那描寫的細節哪怕再精彩、再生動也沒用,如果不忍痛割愛,反而會成為包袱。
編輯:心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