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寫雨的著名詩句賞析

寫雨的著名詩句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06:56

(六)1,雨聲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

出自唐代杜甫的《秋雨歎三首》

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顔色鮮。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黃金錢。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後時難獨立。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三嗅馨香泣。

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去馬來牛不複辨,濁泾清渭何當分?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婦無消息。城中鬥米換衾裯,相許甯論兩相值?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雨聲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污後土何時幹?

這三首詩形象地描述了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秋天連月雨災的情景,寓有諷谏之意。第一首假物寓意,歎自己的老大無成;第二首實寫久雨,歎人民生活之苦;第三首自傷窮困潦倒,兼歎民困難蘇,有“長夜漫漫何時旦”之感,

2,小池寒綠欲生漪,雨晴還日西。

出自宋代秦觀的《阮郎歸·春風吹雨繞殘枝》

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還日西。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翻身整頓着殘棋,沉吟應劫遲。

寫雨的著名詩句賞析(寫雨名句古詩詞欣賞)1

絲絲細雨被和暖的春風吹送着,飄灑在繁花落盡的樹枝上。滿地落花被雨水澆濕,再也飛舞不起來了。池塘裡碧綠的水面上随風蕩起微微的波紋。雨晴了,一輪斜陽依舊出現在西方的天空上。在百無聊賴中卷起珠簾,看到燕子成雙成對地飛來飛去,心中愁緒更濃。這種愁緒實在難以排遣,滿心想加以掩飾,無奈卻在緊蹙的雙眉中顯露出來。于是隻好強打精神,翻身起來,繼續下那盤沒有下完的棋。豈料應劫之際,她竟然舉棋不定,沉吟半晌,難以落子。

詞先寫春風吹雨已自凄涼,而花枝已凋殘矣,風雨仍依舊吹打不舍,景象更為慘淡;詞的下阕,由寫景轉入抒情,抒寫女主人公愁情難遣。

3,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不恨天涯行役苦,隻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又來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騎馬默默垂鞭徐行,心緒沉沉恍恍迷離,在無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無邊已了無生趣。大雁遠去關塞遙遠。天涯羁旅之苦卻也無妨,隻可恨那西風吹散吹滅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夢。明天,行程還在延續,乍寒的新雨打濕衣衫,更覺凄冷孤單。

這首詞寫羁旅在外,路過舊日與親友分别的地方,而引起的惆怅之情。上片重在寫景,下片重在抒情,然而又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4,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

出自清代蔣春霖的《蔔算子·燕子不曾來》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一角闌幹聚落花,此是春歸處。彈淚别東風,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寫雨的著名詩句賞析(寫雨名句古詩詞欣賞)2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沒有來,隻是陰雨連綿,一片幽暗。院中一個角落的欄杆處,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飄飄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經遲暮。揮淚告别東風,用酒來祭出紛紛揚揚的飛絮。傳說柳絮楊花飛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飛向天涯去。

詞的上片,前兩句寫春歸後的凄涼景象,後兩句則回答了“春歸何處”的疑問。在詞的下片中,作者把自我的身世之恨與春的悲劇下場融合為一。

5,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

出自宋代李好古的《谒金門·花過雨》

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舊巢無覓處。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

寫雨的著名詩句賞析(寫雨名句古詩詞欣賞)3

花經過一場春雨後,漸漸地開放了,燕子從北方飛回到這裡因為找不到舊時的巢穴而愁楚。是誰在邊關前線戍守?又是誰在玉樓裡莺歌燕舞?假如東風能吹走侵略者的敵人,那就封它為萬戶侯吧!

上片對“花兒”“燕子”的描寫,表現戰争所造成的家園破敗的景象,下片引向社會現實,揭示造成家園破敗的原因。此詞托物寄情,通過上下兩片的對比,表現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統治者的失望。

6,漠漠蕭蕭,香凍梨花雨。

出自宋代吳大有的《點绛唇·送李琴泉》

江上旗亭,送君還是逢君處。酒闌呼渡。雲壓沙鷗暮。 漠漠蕭蕭,香凍梨花雨。添愁緒。斷腸柔橹。相逐寒潮去。

這是南宋詞人吳大有的一首送别詞。 上片起筆兩句,寫出離别的地點在“江上旗亭”。過去歡樂地相逢在這個地方,而眼下分手又是在這同一個地方;以逢君的快樂襯托送君的悲哀。撫今追昔,觸景生情,更令人不堪回憶過去。下片“漠漠蕭蕭,香凍梨花雨”,承接上片結句的句意,寫出作者與友人分别時的無限愁思

7,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出自五代李煜的《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朱萸香墜。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雝雝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留不住的秋光慢慢在消逝,滿階的紅葉落入暮色中。重陽節又要到來了,登臨高台和水榭遠望,到處遍桂茱萸香墜。庭院中飄溢着紫菊的香味,煙籠細雨。嗈嗈鳴叫的新雁嗚咽着凄寒之聲,愁恨年年如此相似。

這首通過寫重陽節挂茱萸香墜兒的習俗抒發主人公的愁怨。詞的内容中有對往昔重陽節的回憶,有對眼前處境的感慨,更多的是悲愁離恨。

8,對朝雲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醉蓬萊》

對朝雲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靓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裡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歡意。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朝雲暮雨,煙霧氤氲,微露雲端的亂峰互相偎依。站在巫山縣城樓上,遙望楚陽台,想象楚襄王夢中與神女相會的情景。春光明媚之中,宮府的儀仗隊行進,盛裝豔服之人迎接着馬隊,迤逦向城中走去。被貶谪放逐到偏荒之地,對影自憐,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到達黔州之後,山愈高,勢愈險,而距中原更遠,隔斷了眺望京城的視線,但鄉愁卻越過千山萬水飛向神州。有貶谪之地的地方官擺酒接風、歡宴公堂。醉舞歡騰,滿堂香氣,笙歌盈室,美人容顔嬌豔,香氣氤氲馥郁。聽着那杜鵑一聲一聲地到天明,直喚着“不如歸去”。

此詞當是作者赴黔途中經過夔州巫山縣時所作。詞通過樂與悲的多層次對比烘托,突現出他貶谪途中去國懷鄉的憂悶之情。

9.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詠雨·其二》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

陰陽混合之氣吹着綠色的田野,梅雨灑在稻田裡。剛剛下雨産生的水流彙流到河溝裡,夜裡霧氣追随清晨炊煙的腳步。露水打濕了大雁羽毛,飛行沒有了次序,花沾上露水顔色更加鮮豔。對這豐收之年我感到非常高興,敞開衣襟撥弄着五弦琴。

此詩前六句均寫景物,用詞生動且令人感覺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聯為抒發個人的情感。此詩還有一個藝術特點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悅之情,但卻通篇不用一個“喜”字。

10,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出自唐代李白的《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孤高繡衣人,潇灑青霞賞。 平生多感激,忠義非外獎。禍連積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壯士,鄢郢翻掃蕩。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屍辱已及,堂上羅宿莽。頗似今之人,蟊賊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稅歸鞅。日夕聽猿怨,懷賢盈夢想。

秋雨料峭,寒意肅然,北風蕭瑟,秋江清爽。你是孤傲高潔的檢察官,身姿潇灑,有仙道之氣。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盡的行為,素有忠義的褒獎。近來卻禍事連連,天怒人怨,以往事業如流水消失。楚邦曾經有壯士伍子胥,依靠吳王終于報了家仇。申包胥在秦庭大哭七日七夜,眼睛都哭出鮮血,終于獲得秦國的支持,回來救楚。但是楚王被鞭屍的恥辱發生且達極限,廟堂墓地上也長滿了荒草。這和如今的某些人一樣,佞臣賊子陷害忠良。長安雖然僅一水相隔,卻如何能駕車而返呢?隻能日夜聽那哀猿啼鳴,夜夜夢裡與你相見。

一首五言古詩,從描寫秋天開始,表達作者的心境。

11,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曲闌斜轉小池亭。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浣溪沙·翠葆參差竹徑成》

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曲闌斜轉小池亭。 風約簾衣歸燕急,水搖扇影戲魚驚。柳梢殘日弄微晴。

此詞寫夏日乍雨還晴的景色,體物工巧。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具見新穎别緻;至曲闌斜轉,風約簾衣,水搖扇影,則人、景渾然一體,意趣橫生,清新柔麗,委婉多姿。

12,蒼旻霁涼雨,石路無飛塵。

出自唐代岑參的《暮秋山行》

疲馬卧長坂,夕陽下通津。山風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蒼旻霁涼雨,石路無飛塵。千念集暮節,萬籁悲蕭辰。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馬兒已經疲憊,我下馬睡卧在山坡上,太陽已經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風吹進空寂的樹林,樹葉飒飒作響,好像有人在其中行走。蒼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秋雨,青石路面上沒有一點塵土。在這歲暮時節,心中百感交集,一切聲音都讓人悲怆愁悶。鶗鴂 鳥昨晚在不停鳴叫,蕙草已經漸漸枯黃凋落。何況我這遠行的異鄉人,自然就會有很多難以言說的艱苦辛酸。

此詩描寫了暮秋時節,詩人獨步山林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描繪了暮秋的景色,突出了山林的空寂,也映襯了作者倦于仕途奔波的空虛惆怅的心境。

13,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出自唐代賈島的《望山》

南山三十裡,不見逾一旬。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誰家最好山,我願為其鄰。

終南山三十裡的景色,我差不多有十幾天沒見到了。冒着雨久站着凝望,看見你如同看見親朋好友一樣。虬龍掬手揚波,人間萬裡春色如洗。隻是每天春雨不斷,讓愛山人心情發愁。陰暗的天氣不會太久,雖然現在的狂風來的非常猛烈。久雨新晴,壞心情一掃而光之後,終南山翠色欲流,如美景如畫瀉于一國之京城的長安。如同在長安百萬人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誰家的山最好看,我願意成為他家的鄰居。

寫出了山上的翠色如水流般自上而下傾瀉下來的氣勢,表達了作者的喜悅之情,一寫字寫出了水勢的浩蕩奔放,勢不可擋,既呼應了前文的雨,也把作者的視線牽引到了遠處,引發了作者的提問即抒情.

14,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代别離·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連宵霢霢複飕飕,燈前似伴離人泣。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燈光使秋夜顯得更加漫長。已經睡醒窗外是無盡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風雨使秋天更加凄涼。秋天的風雨來的何其迅速,驚破了夢中的綠色。懷着秋日的感傷無法入眠,向着屏風移動流淚的蠟燭。晃動的燭焰點燃了短柄的燈台,牽動了愁怨和離别的情緒。誰家的庭院沒有秋風侵入,那裡秋日的窗外沒有雨聲?絲綢的被子無法抵擋秋風的力量,秋夜将盡的更漏聲催來更急的雨聲。整夜連綿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離别的人一樣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霧籠罩下更加蕭條,窗前稀疏的竹葉上時有水珠滴落。不知風雨何時才能停止,淚已經打濕了窗紗。

全詩環繞着秋字,通過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惡劣環境的孤弱少女的滿懷愁緒和無邊傷感,從而預示她難以逃脫的悲劇前途。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一、開頭四句,先寫秋夜景物,再寫秋風秋雨,造成一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氛圍,為主體部分的抒寫作了環境鋪墊。二、中間十二句,具體地細緻地抒寫孤寂凄苦的情懷。三、最後,通過徹夜未眠的詩人所見的晨景,抒發她對無休無止的悲劇的預感

15,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

出自宋代柳永的《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豔杏燒林,缃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绀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鬥草踏青。人豔冶,遞逢迎。向路旁往往,遺簪堕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桐樹花開絢麗爛漫,一陣疏雨剛過,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過一般。豔麗的紅杏林猶如燃燒的火焰,淺紅色的缃桃花裝扮着郊野,美景似畫屏。清明踏青的人們傾城空巷而出,全都為遊賞名勝而去。人們縱馬駕車奔向遠郊。暖風中吹來陣陣繁密清脆的管弦樂聲,千家萬戶競相奏起新穎美妙的音樂。遠郊佳麗如雲。踏青隊伍裡,少女們采花鬥草,豔麗妖冶的歌女遞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對面路旁到處可見遺簪墜珥的歡飲不拘形迹之人,盛裝美女更是縱橫遍野。面對如此衆多佳麗,歡愛之情油然而生。縱情暢飲,陶然大醉如玉山傾倒。拚着明日醉卧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

這首《木蘭花慢》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升平時期的繁盛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緻”之作。

16,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

出自五代孫光憲的《更漏子·對秋深》

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凝想坐,斂愁眉,孤心似有違。紅窗靜,畫簾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淚聽,斷腸窺,漏移燈暗時。

面對着深秋,離别是深深的苦與愁,幾夜綿綿秋雨籠罩庭院。做下來仔細想想,收斂自己的愁緒,仿佛違背自己的心靈。窗外寂靜,簾幕低垂,任思緒飄蕩在遠方。揮淚聽着,揪心看着,直到天昏地暗。

面對着深秋,離别是深深的苦與愁,幾夜綿綿秋雨籠罩庭院。做下來仔細想想,收斂自己的愁緒,仿佛違背自己的心靈。

窗外寂靜,簾幕低垂,任思緒飄蕩在遠方。揮淚聽着,揪心看着,直到天昏地暗。

這首詞通過秋夜景物和人物神态的描寫表現思婦的離恨,渲染出凄苦的氣氛。

17,雨濕花房,風斜燕子,池閣晝長春晚。

出自宋代呂渭老的《選冠子·雨濕花房》

雨濕花房,風斜燕子,池閣晝長春晚。檀盤戰象,寶局鋪棋,籌畫未分還懶。誰念少年,齒怯梅酸,病疏霞盞。正青錢遮路,綠絲明水,倦尋歌扇。 空記得、小合題名,紅箋青制,燈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語如弦,不覺曉霜雞喚。聞道近來,筝譜慵看,金鋪長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遠。

詞作上片主要寫主人公目前的倦怠心情與懶散情态。“詞作下片,前半回憶往昔懷心上人相聚時的歡樂,後半想象對方思念自己的情況。

18,秋風湖上蕭蕭雨。

出自宋代蘇轼的《菩薩蠻·西湖》

秋風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殺人。佳人千點淚。灑向長河水。不用斂雙蛾。路人啼更多。

秋風徐徐,湖上風雨潇潇,你剛想啟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會十分憂愁。送行的佳人們的千滴淚,一起灑向錢塘江水。不用為分别而愁苦,你不見路上還有更多的人在灑淚相别。

上片寫天意留人,然後推進一層刻畫作者内心活動,即使今日留得友人,明日行者終當行,那情景仍然令人腸斷,所以今日留君終是徒然。下片借佳人泣别再寫離情,最後寫送行者比送行者更加傷心。該詞用第三人稱寫法幾經轉折,将離别的情思表達得委婉曲折。

19.岸雨過城頭,黃鹂上戍樓。

出自唐代岑參的《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岸雨過城頭,黃鹂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挂鄉愁。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裡使,聞已到瓜州。

片雲吹過城頭,黃莺飛上了戍樓。塞花飄灑客子的淚水,邊柳牽挂行人的鄉愁。長了白發對着明鏡悲歎,可惜青春隻換來了破裘。此次您又承擔了遠行萬裡的使命,聽說現在已經到了瓜州。

此詩寫作者對好友宇文判官出使西域順利返回晉昌而感到高興,同時抒發了自己雖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卻仍滞留邊疆難以還家的傷感與無奈,充分展示了邊塞詩人的柔情。

20,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

出自宋代秦觀的《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隻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天上碧桃露滋養,不同俗卉與凡花。亂山之中,萦水之畔,可惜一支如畫為誰開?清寒細雨顯柔情,怎奈春光短暫,美景将逝。為君酣醉又何妨,隻怕酒醒時分人斷腸。

該詞上片以雙關的筆墨,歎惋“碧桃”生性高潔卻不得其所,徒有其明媚鮮妍。這裡,詠花亦詠人,憐人亦自憐。下片一改以物拟人、托物見意的筆法,設為碧桃的内心獨白,刻畫其矛盾而又痛苦的心理。全詞詞人運用比興手法,寄寓身世,抒自身懷抱,表達了詞人滿腹懷才不遇的不平之情。

21,雨後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

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後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華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面前落下的花瓣在微風中飛舞着。重重翠柳籠罩在縷縷水霧之中,柳絮象漫天飛雪。雨後仍感到微微的寒意,春天的愁緒加上微醉的酒意形成病中惆怅的情緒。躺在床上從枕邊看去,青山象屏風圍繞着綠湖,周圍點綴這點點燈光,每天晚上隻能眼看這景象。寂寞中起身來掀起窗紗,看見月亮正在花叢上緩緩移動。

這是一首閨怨詞,此詞上片寫女主人公春去生愁,全以迷離幽淡之景出之,下片寫她獨處空室,寂寞難禁,最後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全詞抒情較為含蓄,用語頗具典雅之氣,時間跨度從白晝到夜晚,無論白天黑夜,都是情景相映,情景相融,凸顯出主人公那種夜以繼日的浩渺深長之愁。

22,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

出自宋代晏幾道的《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 歡意似雲真薄幸,客鞭搖柳正多才,鳳樓人待錦書來。

23,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出自五代閻選的《河傳·秋雨》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秋雨不停地下啊!秋雨不停地下啊!不分晝夜,不停飄灑。昏暗的燈光下,她躺在冰冷的席墊上怨恨着和情人的分離,美麗的姑娘禁不住這樣的悲哀。西風漸漸急了起來,吹得窗前竹枝發響。時停時續地,她那敷着脂粉的臉上懸挂着兩行淚水。本來很多次都約定好,每年秋天大雁歸來的時候就能相見,而對方卻又一次次地違期,眼看大雁歸來了,人卻沒有歸來。

該詞描寫女子的秋雨閨怨。上片起首四句,描繪了秋雨連綿不斷的典型環境,三句重疊,筆勢勁急,透出怨情,這是室外之景;室内之景“暗燈涼簟”,這冷清與外界融合,更增人怨。“妖姬”二字,點出主人公之美和她無限悲怨的心理。過片則用西風漸急,搖窗喧竹,斷斷續續的凄厲聲,加強了悲涼的音調。下片直寫粉臉垂淚的形象。最後,以随雁回來的舊約為念,結尾語氣舒緩而情更急切。

24,燕子又将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

出自宋代司馬槱的《黃金縷·家在錢塘江上住》

家在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年華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斜插犀梳雲半吐。檀闆清歌,唱徹黃金縷。望斷雲行無去處,夢回明月生春浦。

我的家就在繁華的錢塘江畔,花開花落,任憑歲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帶走了,在這黃昏時節,紗窗外下起了一陣潇潇細雨。我把犀梳斜插在頭上,讓頭發半垂鬓邊,敲響檀闆,唱清麗的歌曲。擡眼望高空白雲,不知它漂泊何處,夢醒後隻見皎潔的明月從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此詞以優美的意境和音韻,描寫錢塘江畔歌妓的生活。上片以女子口吻出之,寫夢中女子所歌,下片追憶夢中情景,抒寫對遠别情人刻骨的相思。

25,輕紅流煙濕豔姿,行雲飛去明星稀。

出自唐代孟郊的《巫山曲》

巴江上峽重複重,陽台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卧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豔姿,行雲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巴東三峽中山巒一重又一重,陽台山旁是碧綠峭拔的十二峰。荊王射獵時正逢巫山雨意雲濃,夜卧高山之上夢見了巫山神女。雲霞、彩虹和微雨濕了神女豔姿,月明星稀的神女化作行雲在峽中飛逝。極目遠望、再也不見神女芳影,聽到峽中猿猴聲聲悲鳴,不覺令人淚落打濕了衣裳。

這首詩主要寫的是巫山神女的傳說。前兩句寫行船中的詩人沿途見到的景象。三、四兩句寫楚王夢遇神女的古老神話。詩中将楚王夜卧的高唐換成神女所居的高丘,将場景集中在一處,使楚王和神女相會的情節更為集中。五、六兩句寫神女形象。最後兩句寫失落惆怅之感,表現了和神女離别的痛苦。這首詩成功地描繪了神女的形象,寫得形象而又飄渺,用語恰當。同時,詩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神女峰的傳說、峽中景色完美地融在了一起,傳神地表達出了詩人在行舟峽中的特殊感受。

26,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出自宋代黃大臨的《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山谷弟貶宜州》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别吾家黃叔度。弟兄華發,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樽罍飲散長亭暮。别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上片寫離别在即,下片寫别筵及别後難挨時日,這首贈别之作,不假雕飾,直抒胸臆。

27,夜來小雨新霁,雙燕舞風斜。

出自宋代萬俟詠的《訴衷情·送春》

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霁,雙燕舞風斜。 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清晨裡揚鞭打馬歡歡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還沒有全消。夜裡下過小雨,現在已經放晴,燕子雙雙在微風中輕飄。山不盡,水無邊,回頭眺望來路真是漫長遙遠。眼看就要與家人團圓,往日那些送春的惆怅滋味,懷念遠方親人的愁苦情懷,如今都交給飛揚的柳絮一起飛。

此詞為詠春詞,抒發了客子即将到家時的喜悅心情。全詞圍繞着“喜”字落筆,輕盈流走,詞意婉麗。

28,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

出自宋代吳潛的《鵲橋仙·扁舟昨泊》

扁舟昨泊,危亭孤嘯,目斷閑雲千裡。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暮鴉木末,落凫天際,都是一團秋意。癡兒騃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又起。

詞起筆三句叙事,過片寫雨後情景,抒寫了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

29,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曉過鴛湖》

曉風催我挂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

清晨的風催促我挂忱符,春天乘船在江面行駛,兩岸長滿綠草好像與整個堤岸相平。長水塘下了三天的雨,菜花散發的脈脈清香在春風裡一陣陣掠過整個秀州城。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描繪了春天的早晨嘉興城外惠風和暢、春草繁茂的景象;後兩句寫三日雨晴過後,片片油菜田撩撥着詩人内心的鄉情。詩人詠贊了鴛湖春來之美,同時抒發詩人對鴛湖、故鄉的愛戀之情。全詩以情韻取勝,鴛湖景中滿是詩人對故土的摯愛,清新秀麗、沁人肺腑。

30,斷崖蒼藓對立久,凍雨為洗前朝悲。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書摩崖碑後》

春風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颠倒四海由祿兒。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栖。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蹰蹐還京師。内間張後色可否?外間李父頤指揮。南内凄涼幾苟活,高将軍去事尤危。臣結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鵑再拜詩。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賞瓊琚詞。同來野僧六七輩,亦有文士相追随。斷崖蒼藓對立久,凍雨為洗前朝悲。

春風把我的船吹到了浯溪岸邊,我拄着拐杖上山,細細地讀着崖上刻的《中興碑》。我一生中有半世都隻見到這碑的拓本,今天終于能親手撫摸着石刻,可憐我雙鬓已雪白如絲。唐明皇沒有安定國家的深謀遠慮,任由着安祿山,把天下攪得一塌糊塗,無法收拾。

宗廟宮廷都淪陷敵手,明皇凄涼地逃往川西;百官們猶如烏鵲選擇良木,紛紛投降僞朝,低聲下氣。統率軍隊,守護國家,這是太子的本分,肅宗匆匆地登上皇帝的寶座,難道不顯得過分心急?平定禍亂本來是很困難的事,能夠取得勝利,真是徼天之幸,太上皇終于能跼蹐不安地返回了京師。從此後他失去了自由,在宮中要看張後的臉色行事,在宮外又要聽從李輔國的頤指氣使。他在南内偷安苟活,高力士去後,事勢便更加危急。臣子元結在舂陵上書獻策,臣子杜甫在四川,見到杜鵑再次下拜和淚作詩。可憐世人有誰知道忠臣刻骨的悲痛,隻是争相欣賞詩文中優美的文詞。一起看碑的有六七個和尚,還有幾位文士相随。我站在斷崖邊青苔上,一陣暴雨打來,仿佛要洗去前朝無盡的悲思。

此詩慨歎唐玄宗沒有作好治國大計,弄到祖廟被毀,慌忙西奔,群臣鳥獸般散的地步;指責太子匆匆登位後,讓後妃宦官勾結弄權,使唐玄宗陷于苟且活命的困境。抒發了對元結、杜甫二人忠誠國事卻不為世人完全理解的悲傷感情。全詩章法謹嚴,層次清晰,夾叙夾議,即古抒情,音調高朗有沉郁頓挫之美。

31,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出自宋代曾幾的《蘇秀道中》

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裡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一夜之間,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夢中驚醒,隻覺得渾身舒适,涼氣沁人。我不愁屋子會漏雨,淋濕我的床;隻是欣喜溪流中漲滿了雨水,不用再為幹旱擔心。我想,那千裡平野上,喝夠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蔥綠一片;于是覺得,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麼的動聽。像我這沒有田地的人尚且歡欣鼓舞,更何況田間的農夫,祈望着豐年,該是多麼的高興。

這是一首充滿輕快旋律和酣暢情緻的喜雨詩。這年夏秋間,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間止,大雨三日,莊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詩人歡欣鼓舞,寫了這首七律。時為浙西提刑任上。首聯從夜感霖雨突降寫起,人們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詩人的心田也滋潤得複蘇了。

32,高齋今夜雨,獨卧武昌城。

出自明代徐祯卿的《在武昌作》

洞庭葉未下,潇湘秋欲生。高齋今夜雨,獨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漢情。不知天外雁,何事樂長征?

洞庭湖畔樹葉還沒有掉落,潇湘一帶的秋天正要來臨。高敞的書齋,今夜風雨飄搖,孤獨地躺卧在武昌城中。對故鄉的思念又萦繞心頭,身處江漢不由産生凄涼之情。不知高飛天外的鴻雁,為什麼樂于遠途跋涉,高飛天外呢?

33,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

出自元代張可久的《風入松·九日》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

《風入松·九日》是元代散曲作家張可久創作的一首詠重九的元曲小令。描繪了重陽節時的西湖景色,表現了作者賞花的興緻和愉快的心情。通篇充滿了歡快樂觀的氣氛。

34,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小院閑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小院掩映在春色深深的綠樹繁花中,樓上小窗閑掩,層層厚重的門簾沒有卷起,幽暗的閨房中顯得暗影沉沉。獨自靠着欄杆,愁情無人可以訴說,隻好心不在焉地撥弄着琴弦。雲雖無心,卻催得暮色早降;微風吹雨,暮色中的輕風吹動着細雨,撥弄着暗淡的輕雲。院子裡的梨花即将凋謝恐怕連這斜風細雨都難以承受,真讓人傷景。

這是一首惜春詞,寫身處閨閣的女主人公面對即将逝去的春色,無聊地撥弄着瑤琴,看遠處雲岫,聽輕風細雨,覺梨花欲謝,不勝惋惜。全詞上片主要描寫環境,下片着重刻劃景物,通過從室内到室外的景物描寫,用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含蓄蘊藉的筆緻,寫出女主人公傷春懷人的悒怅情懷,表現了女主人公孑然獨處的凄寂心境。

  詞的上片主要描寫環境,下片着重刻劃景物。

35,蜀魄關關花雨深,送師沖雨到江浔。

出自唐代貫休的《春送僧》

蜀魄關關花雨深,送師沖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頭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36,滞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滞雨》

滞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連綿不斷的夜雨,留滞在長安之夜;獨對黯淡的殘燈,客子更觸緒生愁。我向往着的故鄉,美麗的雲水之地;怕的是歸鄉之夢,不宜于這個清秋。

此詩主旨為思鄉,前兩句點出時間、地點、環境,烘托主人公的心情;後兩句抒寫懷鄉之意。

37,絲絲楊柳絲絲雨。

出自宋代蔣捷的《虞美人·梳樓》

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闌幹。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垂下一絲絲楊柳,飄下一絲絲細雨。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處。我覺得梳妝樓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許多憂愁。閑愁好幾回同雲飛去尋覓一隻送我回鄉的輕舟。上天憐我客中遊子故鄉遙遠,借一株海棠花給我消遣。海棠花淋雨後更紅豔,好像有意靠近綠欄杆。可我剛剛卷起紅簾子,偏偏又碰上晚來風寒。這是一首描寫羁旅他鄉凄迷心境的詞。這是一首詞景交融的佳作。起筆點染景物,寫詞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歸。詞中匠心獨運,寫“愁”多,用“樓”小作襯托。寫哀愁,用海棠反襯。

38,夜來疏雨鳴金井,一葉舞空紅淺。

出自宋代王月山的《齊天樂·夜來疏雨鳴金井》

夜來疏雨鳴金井,一葉舞空紅淺。蓮渚收香,蘭臯浮爽,涼思頓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卻蘆花,西風不管。清興難磨,幾回有句到詩卷。 長安故人别後,料征鴻聲裡,畫闌憑偏。橫竹吹商,疏砧點月,好夢又随雲遠。間愁似線。甚擊損柔腸,不堪裁翦。聽著鳴蛩,一聲聲是怨。

此作即由秋思寫起,由清秋之景而滋生孤寂之感,由孤寂而頓起懷遠之情。

39,五月江南麥已稀,黃梅時節雨霏微。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浣溪沙·五月江南麥已稀》

五月江南麥已稀,黃梅時節雨霏微。閑看燕子教雛飛。一水濃陰如罨畫,數峰無恙又晴晖。湔裙誰獨上漁矶。

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麥稀疏錯落。恰逢梅雨時節,小雨霏霏,在屋檐下靜坐,看成年的燕子教雛燕學習飛翔。堤岸上綠蔭深濃,遠遠看去就像濃墨潑出來的山水畫,煙雨消散,山峰又秀色如初。那在水邊石矶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誰呢?

上片詞人點明了時間和節令。下片勾勒出一幅潑墨山水田園畫,畫面變得生動鮮明。全詞語言清新明麗,所描的江南五月風景美不勝收。

40,相思記取,愁絕西窗夜雨。

出自宋代韓元吉的《薄幸·送安伯弟》

送君南浦。對煙柳、青青萬縷。更滿眼、殘紅吹盡,葉底黃鹂自語。甚動人、多少離情,樓頭水闊山無數。記竹裡題詩,花邊載酒,魂斷江幹春暮。都莫問功名事,白發漸、星星如許。任雞鳴起舞,鄉關何在,憑高目盡孤鴻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瑤台露。相思記取,愁絕西窗夜雨。

來到南浦送别。對面繁茂的青翠柳樹映入眼簾,殘花片片被風吹落,藏在樹葉深處的黃鹂鳥啾啾鳴叫。由樓頭極目遠望,隻見水天空闊,亂山無數;這離情,讓人更加傷感!記得我們曾在竹林裡題詩,在暮春時來到江邊飲酒賞花,那是多麼痛快的事情啊!請不要問我功名利祿之事,如今我已白發漸生,空有壯志而功名未立。我定要像祖逖那般聞雞起舞,振作精神,實現恢複中原的志向。鄉關渺邈,什麼時候才能歸去?隻能目送歸鴻而去。安伯兄你姑且再留片刻,趁着美酒溫熱,我們再痛飲一番,此次分别,不知又要何時才能相見,請你記住在西窗夜雨之時我是愁苦之極的。

詞的上片寫送别情景。在這令人無限傷感的暮春時節和分手地點,作者離情無數、愁緒滿腔,再想起以前的相聚,聯想到眼前的分别,作者禁不住魂斷魄銷。下片在抒寫戀友思鄉之情的同時,對時局進行了批判。作者頭發已經花白,為國建功的理想将成泡影,但即使如此,他仍要雞鳴起舞,壯志不減。全詞化用前人詩句,妥貼自然,虛字用得十分巧妙。風格悲壯豪放,感情深摯動人。

41,苦雨思白日,浮雲何由卷。

出自唐代李白的《玉真公主别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空煙迷雨色,蕭飒望中來。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雲何由卷。稷契和天人,陰陽乃驕蹇。秋霖劇倒井,昏霧橫絕巘。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潈潈奔溜聞,浩浩驚波轉。泥沙塞中途,牛馬不可辨。饑從漂母食,閑綴羽陵簡。園家逢秋蔬,藜藿不滿眼。蟏蛸結思幽,蟋蟀傷褊淺。廚竈無青煙,刀機生綠藓。投箸解鹔鹴,換酒醉北堂。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槟榔。功成拂衣去,搖曳滄洲傍。

秋色陰霾,秋雨綿綿,整天獨坐在玉真公主的别墅裡面。大雨激起水霧,空蒙一片,天地都是蕭瑟的景象。整天昏昏欲睡,時時憂恨交集。拿什麼來排解秋雨天呢?且把手中的酒杯酌滿白酒,把酒澆愁愁更愁。作詩吟頌古時候管仲與樂毅的故事,這已經隻是故事,此輩人早已經死去,現在哪裡可尋?獨自飲酒,獨自勉勵,要自強不息,可是誰還會珍惜能夠經營天下的優秀人才呢?我現在為張公子您彈着寶劍唱一首歌謠:“長劍長劍回去吧!吃飯沒有魚。長劍長劍回去吧!出門沒有車。長劍長劍回去吧!沒有錢養我家。”這終南山沒有魚吃啊,日子怎麼過?

整天下雨,何人可将浮雲席卷?何時可見陽天?莊稼應與天人和契,陰陽諧調,不應該如現在這樣久陰不陽。秋天了,秋雨還仿佛井水倒灌一樣地下,滿山滿壑都是水霧蒙蒙。原來是咫尺之途。現在因為川水阻隔而成天塹。小溪彙流成大河。浪濤滾滾驚山川。泥石流鋪天蓋地。道路中斷。對岸的牛馬不辨形狀。食品基本都是鄰居的洗衣的老婦女供給,閑來無事就收拾閱讀書簡。菜園裡的蔬菜長的稀稀拉拉的。蜘蛛到處布網,蟋蟀聲聲急噪憋屈。廚房許久已經沒有生火,砧闆刀柄都長滿了綠毛黴菌。扔下筷子,解開鹔鹴拿去賣了,換酒回來北窗下痛飲大醉。知道丹徒的劉穆之嗎?有朝一日,青雲直上,不可限量。也許有一天,我将用黃金的果盤,盛滿槟榔,讓你吃個痛快。我現在來求官,等我功成名就,我将拂衣而去,雲遊五湖四海三山。

其中第一首詩人将張垍比作當年的孟嘗君,自比馮谖,希望能得到張垍的援引。全詩抒寫了詩人的窮困處境與苦悶心情。

42,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碧澗别墅喜皇甫侍禦相訪》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夕陽的餘晖映照着荒涼的村落,樹上的秋葉随着風紛紛墜落。平日無人影迹的綿遠古道上,唯一見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一場秋雨之後,山野小橋被大水沖斷,山澗中溪水暴漲,溢向岸邊田地。要不是顧惜深厚的知己情誼,在這種時候,誰還會跑到這白雲出沒的山野來啊。

詩中前六句寫景,勾畫出一幅荒村落葉,山雨斷橋的寂寥圖景,從而反襯出好友皇甫侍禦來訪十分難得,表現詩人意外的驚喜。最後兩句點題,謂友人和己同病相憐、互為知己。全詩寫意外之喜,實含失時之悲,情融景适,餘味悠長。

43,黃莺百舌正相呼,玉樹後庭花帶雨。

出自唐代牛殳的《琵琶行》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彈決破真珠囊,迸落金盤聲斷續。飄飄飖飖寒丁丁,蟲豸出蟄神鬼驚。秋鴻叫侶代雲黑,猩猩夜啼蠻月明。潏潏汩汩聲不定,胡雛學漢語未正。若似長安月蝕時,滿城敲鼓聲噒噒。青山飛起不壓物,野水流來欲濕人。傷心憶得陳後主,春殿半酣細腰舞。黃莺百舌正相呼,玉樹後庭花帶雨。二妃哭處山重重,二妃沒後雲溶溶。夜深霜露鎖空廟,零落一叢斑竹風。金谷園中草初綠,石崇一弄思歸曲。當時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聽不足。又似賈客蜀道間,千铎萬磬鳴空山。未若此調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引之于山,獸不能走。吹之于水,魚不能遊。方知此藝不可有,人間萬事憑雙手。若何為我再三彈,送卻花前一尊酒。

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樣難得,而且五音俱全。

一但彈起來時,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盤中發出時斷時續的圓潤聲音。

弦音飄蕩發出冷冷的聲音,蟄伏的小蟲驚醒,神鬼聽後都驚起。

象秋鴻鳴叫呼喊伴侶北方代地的雲變黑,象猩猩夜啼把南方蠻地月亮變得更明亮。

象潏潏汩汩水流的聲音不固定,又象北方的胡人學漢學一樣,語言朦胧不清。

好象長安月蝕時,引起滿城百姓噒噒敲鼓聲。

聽起來會感到峨峨的青山飛起,但沒有壓抑感,聽起來又象有野水流來,有種潤濕人的感覺。

曲調中聽起來會傷心地想到南朝陳後主,在春殿中酒至半酣時看着細腰女在跳舞。

又象有一百隻黃莺在相向唱歌,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上,有雨水般的傷心淚水。

感覺到娥皇女英二妃哭處山重重,娥皇女英死後雲勢盛大翻動。

夜深霜露很大把娥皇女英空廟封住,隻留下一叢斑竹在風中搖曳。

石崇的金谷園中初春草色剛剛綠,象是他的一段思歸曲。

當年金谷園二十四友,手把金杯聽不夠。

又像商人走在蜀道間,很多的铎磬在空山中敲響。

不一會兒,此調象鹿鳴呀禽鳥鳴,衆聲喧雜呀衆鳥鳴。

彈奏聲傳入山中,群獸駐足不願走。

彈奏聲飄到水面上,魚兒聽的入迷而忘記遊了。

現在才知道此種演奏技藝其他地方是沒有的,人間做很多事都是靠一雙巧手而為。

再為我彈幾曲,怎麼樣?在花前送你一杯酒。

44,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卧吹莎草綠。

出自唐代李涉的《牧童詞》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卧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細雨綿綿的樹林裡,折支蘆管躺在綠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這首詩寫出了牧童放牧的生活和情趣。前四句側重描寫牧童放牧的辛勤,詩人運用時空的轉換擴大詩歌的内蘊。後四句着重描寫放牧時的情趣:春雨綿綿,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閑暇,便吹響悠揚的蘆笛,一會又胡亂地在腰間插滿野蒿,恰似利劍,顯得英武灑脫,這樣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負牛犢了。這種奇思漫想,生動地表現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

45,廉纖小雨池塘遍。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虞美人·廉纖小雨池塘遍》

廉纖小雨池塘遍。細點看萍面。一雙燕子守朱門。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細作更闌語。相将羁思亂如雲。又是一窗燈影、兩愁人。

如絲的細雨灑遍了池塘,在長滿浮萍的水面,濺起了無數小點點。朱紅色的門檐下,一雙燕子守在窠裡不再飛去。啊,今天的這個黃昏,來得似乎比往常要早。杯裡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我們喁喁細語直到夜深。在這即将分手的時刻,我們的離愁别恨像亂雲一般難以分開,怎麼又是這樣啊——一窗搖曳的燈影,兩個黯然相對的有情人!

《虞美人·廉纖小雨池塘遍》将離别場景和彌漫情思融合在一起,以質樸細膩的描寫,刻畫出離别前夜男女二人對坐共飲、細語訴情的場面。既有離愁别緒,又有思戀纏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