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充足穩定的液态水,濃厚的大氣層遮擋住太陽過多的輻射,自轉和公轉周期恰到好處,讓地球晝夜交替四季變更均勻受熱,這一切條件的疊加,讓地球上誕生了獨一無二的生命,目前為止人類沒有在任何其它天體上發現過生命存在。
可以說地球安逸的生存環境,讓人類體會到了歲月靜好。
但實際上隻要一出大氣層,這一切都将不複存在,我們就像是生存在美麗的氣泡中,在氣泡中肆意地折騰着,殊不知稍許的外在作用力,就會讓這美麗的泡沫破碎。
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知道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才是絕對的,而宇宙中所有的物體從不同參考系來看幾乎都是在不斷運動。太陽系内的環境比較安逸,地球公轉軌道排在第三位,也是太陽系内絕佳位置,适合生命居住的區域,科學家把它命名為宜居帶。
即使有些天體碎片撞擊到地球表面,到時也可以接受,最嚴重的一次應該屬于6500萬年那次導緻恐龍滅絕的天體撞擊,當時包括恐龍在内的75%物種都消失了。地球有着月球這顆唯一的天然衛星,我們看月球背面密密麻麻的撞擊坑,就可以了解到它為地球遮擋了多少風雨。
而太陽系内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也在起着保護作用,很多進入内太陽系的天體碎片,都會被木星所吸引改變軌道,最終一頭撞到木星上,某種意義來講地球因為木星的存在,少了太多次的天體撞擊。
如果從更高的角度去看一下,整個太陽系在太陽的帶領下也不斷地在運動着。太陽是銀河系内一顆普通的黃矮星,位于銀河系的旋臂之上,距離銀心大約是2.6萬光年,太陽的公轉速度大約是240公裡每秒。
而在銀河系内有着數千億顆的恒星,都在繞銀心運動,可想而知環境可能會非常惡劣。當然各個恒星系之間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例如太陽系附近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是比鄰星,這也是大劉科幻小說中三體文明的家園,同時是《流浪地球》中人類要去的地方。
如果所有恒星都中規中矩地在自己軌道上運行到也不用害怕,但是有些恒星并不是那麼聽話。
例如一顆名為“Gliese 710”的紅矮星,它是由2013年歐空局發射的“蓋亞”衛星(Gaia)觀測記錄到的,科學家發現這顆紅矮星位于巨蛇座方向距離地球63光年,它正在高速向地球方向運行,根據飛行數據計算大約在150萬年之後,這顆紅矮星會飛行到距離太陽最近1光年的位置。
一光年的距離足夠遠,是30萬公裡每秒的光飛行一年的距離,但是這一光年的位置已經進入了太陽系。按照目前的觀測結果來看,太陽系的直徑以奧爾特雲為邊界大約是2-3光年,那也就意味着太陽系半徑在1-1.5光年。
一顆紅矮星飛行到如此近的距離,會對太陽系内的天體産生幹擾,尤其是這顆紅矮星的質量還達到了太陽的53%以上。簡單來說,曾經安穩的太陽系隻有一個老大那就是太陽,但是現在又闖進來一位,那麼太陽系内這些行星、衛星、小行星、矮行星等它們該跟随誰的腳步?
到這裡其實就可以注意到,Gliese 710飛到距離太陽1光年遠的地方,是會對我們造成緻命影響的,至少在太陽系外圍奧爾特雲内的大量彗星會受到幹擾,它們的軌道被改變,有的快速沖向太陽系内有的逃離。沖向太陽系内的這些天體對于地球就是緻命的威脅,那個時候真的可能會經曆一場“流星雨Plus”。
一定要比另恐龍滅絕的那次災難性撞擊要嚴重得多。當然了,即使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也是在150萬年之後,這150萬年我們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要記住150萬年前的遠古人類還是非洲大草原上瑟瑟發抖的小可憐,但是現在的局面完全不同了。
人類未來真正需要擔憂的并不是這顆紅矮星,而是日益嚴重的地球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問題等等。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