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怎麼産生的?哪些原因會導緻便秘?
直腸裡面大部分時間是空的,當結腸的糞便進入直腸後,直腸才被糞便擴張,刺激直腸的壓力感受器,通過排便反射傳入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産生排便意向,排便指令通過傳出神經,傳到參與排便的效應器官,于是直腸收縮,肛門括約肌松弛,膈肌和腹肌收縮,憋氣,腹壓增加,将糞便排出體外,這是正常排便過程。
某些因素導緻直腸壁壓力感受器遲鈍,直腸、肛門括約肌功能失常,腸蠕動功能減弱,糞便不能及時排出,水分被過分吸收,大便幹結形成便秘。便秘的原因主要為:
1、不良的飲食習慣。除了油炸、膨化食品外,各種肉食、油膩、甜食、口感較重食品、食物過精過細也會引起便秘。同時該吃的不吃。食物總量過少,不足以刺激腸道蠕動,食物中蔬菜、水果這些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比例過低或缺乏。也會造成便秘。
2、喝水太少。大便的70%都是水分,若身體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大腸吸收,導緻大便幹燥,排便不暢。建議便秘者每天喝2000毫升水,分成8~10次喝。
3、缺乏運動。如果天天超過8個小時總是坐在辦公室裡,身體缺乏活動,腸道的肌肉就會變得松弛。蠕動功能也會随之減弱,吃下去的食物自然難以得到消化。
4、精神緊張、忍便也會造成便秘。因為精神緊張的時候,交感神經會興奮,抑制胃腸道的蠕動,尤其會造成腸道傳輸功能障礙,易造成便秘;如果強忍便意,日久就會降低感受器的阈值,直至麻痹。便意一旦消失,整個排便反射的導火索無法被點燃,就會導緻不排便或排便困難。
5、總穿塑身衣或束腰腰帶。這種瘦身衣會抑制副交感神經,使大腸内分泌的消化液減少,抑制腸蠕動;作息無規律,長期熬夜,使生物鐘規律被破壞,植物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紊亂,誘發便秘。
緩解便秘,促進腸道蠕動的運動有哪些?
1、跪姿前傾
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松後再将上半身向前傾。重複做3-5次。這個動作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2、引便操
打開雙腳與肩同寬,放松肩部,上身前傾,用左手摸右腳趾。注意膝蓋要伸直,彎腰扭動身體。起身,雙手撐腰,上身後仰,腹部盡量往前凸出。以後重複上述動作。雙手交替摸雙腳趾。
3、站立彎膝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後順勢将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複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4、轉腰運動
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或略寬于肩,兩手臂自然下垂,兩眼目視前方。上半身保持正直,腿、膝也要伸直。先将腰向左側送出去,然後再往前、右、後,順時針轉圈。整個過程要慢,雙肩不能動,雙膝不能彎,慢慢轉上30~50圈,再逆時針轉30~50圈。動作要連貫,呼吸自然。起床空腹時最好,做完後再喝一杯溫開水。堅持半個月,效果會很明顯了。
有利腸道健康的食物有哪些?
1、粗糧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各種粗糧雜豆,比如糙米、紅豆、綠豆、紅薯等,菌藻類食物,如木耳、海帶、口蘑等,以及各種水果蔬菜,如西紅柿、牛蒡、蘋果等。
2、富含植物性乳酸菌的食物。乳酸菌分動物性和植物性兩類,能起到預防便秘作用的是後者。因為後者比前者耐酸性環境,能活着到達腸道并發揮作用,并且後者在腸道内的存活率是前者的10倍。比如泡菜、鹽水橄榄都是不錯的選擇。
3、橄榄油、葵花籽油等富含油酸的食物。油酸有乳化作用,能軟化腸内糞便,促進排便。富含油酸的食物還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等堅果。
4、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便秘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功能紊亂。所以酸奶對便秘有用,主要還是裡面添加的活菌類在起效果(有益菌群的快速增殖)。需注意酸奶不要空腹喝,飯後喝酸奶有利于益生菌成功入駐腸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