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水鼩鼱喂養幼崽

水鼩鼱喂養幼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45:43

長白山北麓的長白瀑布的水流中,遊客發現一隻圓溜溜的的動物,逆流在較急的水流中時隐時現,好像在覓食,看到岸邊的人群,受驚遊走,尾部不擺動。但沒過10分鐘,又爬上一塊石頭上休息。圓滾滾又呆萌的樣子,看起來像老鼠,但是哪有老鼠能在水裡遊泳呢?後來有人用識圖軟件一查找,發現原來是一種叫水鼩鼱的小動物。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1

水鼩鼱是水陸兩栖哺乳動物,主要分布在北緯40°以北的歐亞河流和湖泊中。在中國,水鼩鼱是一種罕有的動物,暫時隻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的長白山、黑龍江省伊春市大箐山縣的小興安嶺、貴州省貴陽市與威甯縣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發現過這類動物。在國外,目前在歐洲的俄羅斯與北美的加拿大與美國以及亞洲的蒙古國、朝鮮等地有少量分布。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2

水鼩鼱并非完全生活在水中,相反,在大多數時間裡,水鼩鼱都在陸地上活動,在幹燥的地方建造巢穴。它們通常栖息在河邊或沼澤地的草叢中,或沿着河川溪流生活,這樣方便它們躲避天敵,遇到天敵很容易從水路逃生。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3

01體重不到20克,密密麻麻一嘴紅牙齒,足上還長有短硬毛

水鼩鼱屬于哺乳綱、鼩形目、鼩鼱科、鼩鼱屬的水陸兩栖動物,拉丁學名Neomys fodiens,俗稱水耗子,東北人叫它尖嘴鼠、臭老鼠,内蒙人稱它為瞎老鼠,新疆有人叫它藥老鼠。

和别的鼩鼱科動物一樣,水鼩鼱的體型瘦小,身體稍扁平細長,成年體長7.2-8.5厘米,與大拇指差不多大小,體重不到20克,僅為15-19克左右。

它的頸部不明顯,基本上看不出來有頸部;眼睛小,吻部削尖;鼻吻兩側長着濃密的觸須,一般為白色,少量為黑色;口裂為人字狀;鼻孔甚小,鼻孔開張在吻頂端;有趣的是,外耳殼内長有瓣膜,防止潛水時耳朵進水。

頭骨低而扁平,嘴裡密密麻麻都是牙齒,上颚門齒呈圓柱狀,特長并向前彎曲,和臼齒間沒有齒隙。所有牙齒都是含鐵的紅色齒冠,聽說這樣是為了增強牙齒的耐磨損程度。對水鼩鼱來說,牙齒磨損是非常嚴重的困擾,因為它們的牙齒不會不斷生長。

它們的四足上各有5趾,趾上都有爪子。與衆不同的是,它們的腳掌外緣衍生有穗狀的短硬毛。這些毛發在向下潛水時會自動豎起來,這樣一來就能增加腳掌的表面積;但當它往上遊時,又可以收攏在一起,以減小水的阻力。

它們最引以為自豪的是擁有一身防水的毛皮。軀體背腹面毛色迥然有别,頭部及背面呈棕灰色,腹部均為灰白色。它的一身長毛是可以防水的,當潛入水中的時候,其毛皮不僅能隔絕空氣,還起到防水和保暖的雙重作用。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4

02水鼩鼱長得太像老鼠,經常被誤稱為“水老鼠”,其實與老鼠沒一點關系

在大自然中,最容易被人誤認為是老鼠的動物,如果水鼩鼱排名第二,那還真沒有誰敢排第一,因為水鼩鼱長得太像老鼠,經常被誤稱為“水老鼠”或“水耗子”。

那為何這樣相像呢?鼩鼱比鼠類出現得更早,但由于體型接近,生活環境和條件很相似,讓它們有些趨同演化。

但是很明顯,從這家夥狹長的頭骨和滿口能夠撕裂肉食的利齒,就能看出它們并不是齧齒類動物。其實,水鼩鼱和老鼠有着很明顯的區别:

其一,退化縮小的眼睛和耳朵,體型也比普通的老鼠小一圈;而在體色上,老鼠的一般偏棕黃色,水鼩鼱偏黑灰色。

其二,水鼩鼱長着一身長毛,它的尾巴、足下及趾緣都有長毛,這樣長毛對水鼩鼱獨特作用,是有利于水鼩鼱遊泳。

其三,在分類上,水鼩鼱和老鼠也完全不同的,水鼩鼱和老鼠沒有一點關系,也不是齧齒動物,水鼩鼱是鼩形目鼩鼱科,老鼠是齧齒目鼠科。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5

03哺乳動物中最小的“潛水員”,進入冷水潛水前會像人一樣做熱身運動

在所有哺乳動物中,水鼩鼱應該是最小的“潛水能手”。盡管從外表看上去,它與它的那些“旱鴨子”表兄表妹沒什麼兩樣。

這家夥,你隻要把它放在小溪邊,就一個猛子紮入水中,迅速遊走,然後消失在河邊的草叢中。如此看來,比起哺乳動物,水鼩鼱更像一條魚。

水鼩鼱是不冬眠的動物,在冬季潛入冰冷的溪水中必然會消耗很多能量,因此保暖對它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水鼩鼱來說,在水裡生活體溫過低是它一項緻命的殺手锏,但這家夥一定是掌握了一些物種不同的技能,才能在優勝劣汰的自然界中頑強的生存下去。

這方面,加拿大溫妮爾曼尼托巴大學坎貝爾博士最有發言權,據他研究,水鼩鼱在進入冷水前,也會像潛水員一樣進行前期的熱身運動,這樣一來,體溫就會上升1.5攝氏度左右。

坎貝爾博士解釋說,水鼩鼱通過熱身,使體溫瞬間增高,然後速戰速決,縮短在冷水中的獵食時間,從而獲取更多的獵食機會和更豐盛的美餐,從而保證它們的生命系統。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6

04水中捕食時,并不是靠視覺,而是憑借嗅覺鎖定獵物

你别看它個頭小,僅大拇指大小的水鼩鼱的戰鬥力卻非常強,它是水下名副其實的“暗殺高手”,堪稱微縮版的水獺。水鼩鼱潛入水中時,不可能靠其靈敏的嗅覺來鎖定獵物,但它捕食方式十分奇特,有一套“獨門武功秘技”,很多時候身懷絕技但卻藏而不露。

在水中捕食魚蝦時,它們并不是靠視覺——通過眼睛看,是憑借其靈敏的嗅覺鎖定獵物。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在水下覓食時,當靠近獵物,它們通過鼻孔呼出空氣并在水中形成小水泡,這些小水泡可以直接沖到對方身上。

然後,它們将已經具有對方氣味的這些小氣泡再次吸入鼻腔内,這樣就可以收集到相關的氣味信息了。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7

最後,它們通過觸須感知獵物。水鼩鼱的鼻吻部兩側長着濃密的觸須,并呈放射狀散布。水鼩鼱正是利用它們的觸覺,發現并追趕正要逃離的獵物。

到了陸地上,它們還有“麻醉大法”。其唾液腺能分泌出一種毒液,雖然不是劇毒,卻可以起到“十香軟筋散”的作用。小動物若被咬傷,将失去知覺,不能動彈,隻好任其宰割了。

遇到天敵怎麼辦?水鼩鼱的後腿上還長着一對臭腺, 能釋放出辛辣的麝香味氣體, 這可是抵禦敵人的秘密武器。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8

05能吃3 倍于自己體重的食物,不到20克重卻敢捕食小龍蝦

水鼩鼱看起來這麼小,但它卻是名符其實的“大吃貨”。水鼩鼱屬雜食性動物,胃口非常好, 一天到晚吃個不停。它們每天的食物總重量是其體重2倍,最多時,每天吃下的相當于體重3倍的食物,還能捕5 倍于自己體重的獵物。

陸地上,它靠吃一些蚯蚓過日子,有個時候也捕食一些昆蟲,當然,它吃的大多是害蟲。

一到水裡,它就嚣張了,能捕獲和自身體重相當的小型魚類,連水蜻蜓、蝸牛都敢下手,甚至連兇猛的小龍蝦都逃不過它的手掌心。

從表面上看,水鼩鼱小小的個頭與龍蝦碩大的鉗足相比,讓人懷疑它們是否真的能成功捕食龍蝦。事實上,龍蝦注定是這場較量中的失敗者并成為水鼩鼱的盤中餐。

水鼩鼱喂養幼崽(水鼩鼱現身長白山)9

結語:

再告訴你一件有趣的事情,水鼩鼱可神奇了,它的大腦神經皮層僅有8.5%和6.5%用于處理視覺和聽覺信息,而多達85%用于處理觸覺信息,其中又約70%用于處理觸須所感知的信息。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科技日報、大自然探索、生活科學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