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22:11:03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看了亞曆山大大帝的學霸成長史)1

亞曆山大大帝是誰?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以其雄才大略,亞曆山大大帝先後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東地區,不費一兵一卒而占領埃及全境,蕩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占據其三,征服全境約500萬平方公裡。

在短短的13年時間裡,他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他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經濟,融合東西文化,并且鼓勵民族間通婚,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對人類社會文化的進展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正是他的遠征使得古希臘文明得到了廣泛傳播。

其實,亞曆山大大帝是希臘-馬其頓教育的産物,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裡士多德,良好的教育是他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裝備。

那麼,亞曆山大大帝是如何被培養出來的呢?往下看。

原生家庭:強勢的母親抓學習

公元前356年7月,亞曆山大出生于馬其頓首都佩拉。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母親是鄰國伊庇魯斯的公主,他又是國王的第一個嗣子,集父母的寵愛于一身。

不過,他的父親是個事業心很強的男人,經常外出打仗搞業務,不怎麼顧家。于是,他的母親就順理成章管起了子女小時候的教育問題。

亞曆山大的母親畢竟出身豪門,貴為伊庇魯斯的公主,生長在面向大海的國度,希臘化程度更高,對于内陸型的馬其頓帶有一種天生的文化自信。這種出身的女人一般會有一個特點,總覺得老公沒品位。

當腓力被部下将士簇擁時,她毫不掩飾對其舉止的厭惡,腓力二世自以為的豪放磊落,做出與野蠻士兵同樣的舉止,就會讓她覺得粗鄙。孩子就是父母在現實世界的投射,母親更加想把獨生子培養成一個徹底希臘式的、文明的人。

他的父親就是個母親教育兒子的反面教材。

奧林匹娅斯認為,在希臘化方面自己更有文化。她把《伊利亞特》念給年紀尚幼的兒子聽,到兒子自己能念的時候,她把書送給了兒子。從此以後,荷馬的長篇叙事詩《伊利亞特》成了亞曆山大“一生之書”。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看了亞曆山大大帝的學霸成長史)2

這部叙事詩中的第一大英雄阿喀琉斯成了少年亞曆山大最崇拜的人。

血與沙:斯巴達式教育

亞曆山大13歲時,做夢都想成為英雄阿喀琉斯,喜歡跟性格狂野的愛馬嬉戲。但到了這個年齡,隻有這些是不夠的。

其實,雖然他的母親瞧不起他的父親,但做為國王的腓力二世也不是吃素的。等到亞曆山大年紀大一點,他就決定要趕緊收回培養兒子的主導權,用男人的方式來培養自己的王位繼承人。

他父親的思維也很有“見識”,請最好的老師才能讓孩子有最好的教育。而最能夠提高亞曆山大軍事能力的,就是給他找一個希臘最強大城邦的老師。所以,他的老師來自斯巴達,名字叫列奧尼達。

當時的希臘人隻要聽到這個名字一定會想到一個人,公元前480年,率領斯巴達300勇士死守溫泉關的人——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列奧尼達讓“斯巴達戰士”的威名響徹整個希臘。波斯國王提出,隻要交出武器就讓斯巴達人全部安全回國,列奧尼達用“你來取吧”一句話給頂了回去。

他不僅讓斯巴達人,也讓全希臘的男子們熱血沸騰,此後隻有斯巴達男性才用列奧尼達這個名字。在父親選定的這位列奧尼達的指導下,亞曆山大在13歲到15歲這整整三年中,受到了最好的“斯巴達式教育”。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看了亞曆山大大帝的學霸成長史)3

斯巴達的老師可不會培養亞曆山大的“驕、嬌”二氣。列奧尼達讓馬其頓王子和普通士兵一樣背上重裝備,進行長距離行軍。白天王子的餐食和士兵一樣是軍隊大鍋飯。不管下雨積雪,還是烈日暴曬,一切不予寬容。哪怕已倒地而眠,命令一下也得跳起來。亞曆山大不得不習慣這一切。

溫泉關時代,斯巴達戰士花費10年掌握的一切,亞曆山大和他的夥伴們3年内必須學會。這是腓力選列奧尼達當兒子老師的初衷。隻有這樣王子才會懂得,士兵必須将自己能做的事做到完美,做不到也要拼命去做,這樣他才會發自内心地尊敬士兵。隻有這樣,他才能像用自己的手足一樣用好所有部下。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看了亞曆山大大帝的學霸成長史)4

更有意思的是,馬其頓人深谙“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一個國王強不是真的強,國王手底下也強人林立,有一個素質高的軍事班底才是做大事的希望。

因此,“斯巴達式教育”在列奧尼達的指導下進行着,亞曆山大的小夥伴們也一起參加。他們個個都是馬其頓王國地位很高的高官子弟,後來都成了亞曆山大進攻波斯時的領軍大将。

哲學王的大格局

成大事不僅要有“武力”,還要有格局。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格局?

父王腓力的了不起之處在于,他認為隻讓兒子接受“斯巴達式教育”是不夠的。他聘請哲學家亞裡士多德來啟蒙亞曆山大,豐富了亞曆山大的世界觀,養成大格局意識。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看了亞曆山大大帝的學霸成長史)5

這個時期,亞裡士多德正值不惑之年。他出生于馬其頓,但他年輕時留學雅典,在柏拉圖開設的“學院”裡學習了20 年,算是一個雅典人。他是柏拉圖的學生,而柏拉圖的老師是蘇格拉底,這意味着亞曆山大也算蘇格拉底的弟子。

40來歲正值壯年的哲學家成了老師,學生是亞曆山大和他形影不離的赫菲斯提安,以及其他的學友夥伴,他負責教給他們所有必需的教養。

古代哲學家亞裡士多德教給少年弟子們的東西,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第一,學習先人們思考什麼又如何行動。這是曆史,即縱軸上的信息。第二是橫軸上的信息,也就是日常的信息。學生需要學習毫無偏見地、冷靜地接受這些信息。最後一點是在第一點和第二點的基礎上,提高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己的意志冷靜判斷,然後付諸實踐的能力。這三點既是學習哲學的基本姿态,也是原則。隻要掌握了它們,以後不管做什麼,不管進軍什麼領域,都可以用得上。因為教養是可以應用的,所以才有學習的價值。

這就是後來羅馬人所說的“自由學藝”(artes liberales),也就是英語中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少年亞曆山大從最适合教授這些的人那裡學到了這些内容,并且是在13歲到16歲感受性最強的年齡段學習的。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看了亞曆山大大帝的學霸成長史)6

如果學生隻是原封不動地接受老師的教誨,那麼最終他隻是個單純的優等生而已,亞曆山大可不是個乖乖聽話的學生。

亞裡士多德曾跟亞曆山大說,“可把希臘人當做朋友平等相待,但對非希臘人(即蠻族)應以對動物或植物的态度相待。”

這一句話就顯得老師的格局小了。對于一個要統治天下的人來說,哪裡都是自己的子民。亞曆山大去波斯以後是持相反的态度。

如果說亞裡士多德終究是一個城邦國家時代的希臘人,那麼亞曆山大則是超越了城邦國家時代的希臘人。他跟随老師學到了一切,但沒有一切服從老師。這不正是優秀學生的證明嗎?不論怎樣,亞裡士多德從哲學角度教會亞曆山大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的重要性。

亞曆山大自己的格局

真正的學霸跟僞學霸的區别是,僞學霸隻能拿高分,真正的學霸能改變世界。

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亞裡士多德要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能力”。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兒的婚禮上遇刺身亡。剛滿20歲的亞曆山大繼承了父親的王位。亞曆山大當上國王後,把王位競争者和陰謀篡權者逐一鏟除。國内安定後,他又立刻把矛頭轉向了國外。

建立世界新格局的時代到了。

深度解析亞曆山大(看了亞曆山大大帝的學霸成長史)7

亞曆山大召見剛從雅典返回的特使,想知道自己繼位後,雅典方面有什麼動靜。特使戰戰兢兢地說道:“雅典人聽聞先王去世的消息,都幸災樂禍。他們在廣場上歡快地慶祝,還說陛下隻是個小孩兒,不足為懼……”

亞曆山大哈哈大笑,“當我的大軍打到雅典城下,他們就知道我的厲害了!”

不久,希臘的底比斯城為反抗馬其頓的統治發動起義,亞曆山大兵臨城下,将整座城池付之一炬,并把全城居民變賣為奴。

這場戰争震動了整個希臘,雅典投降派首領立即跑來求見亞曆山大,請求他的寬恕。亞曆山大笑道:“怎麼,你們不是說我是小孩兒嗎?現在難道要向一個小孩兒求饒嗎?”雅典投降派首領回答:“不敢不敢,我們全雅典都歡迎陛下的到來……”

之後,亞曆山大秉承父親的遺志,積極地向龐大的波斯帝國進攻。出征前,他把自己的全部财産、奴隸、牲畜都分贈了下去。一位将領不解地問他:“陛下,您把财産都贈送掉了,那把什麼留給自己呢?” “希望!”

不久,這位年輕的國王率領着2萬步兵、5000騎兵和160艘戰艦,渡過愛琴海,走上了實現夢想的征程。

在向波斯進軍的途中,馬其頓軍隊占領了一座古老的城市。城中有一輛傳說中的戰車,戰車上系了一個複雜的繩結。城裡世世代代流傳着一個預言:誰能把這個繩結解開,誰就能占領整個亞洲。亞曆山大想嘗試解開繩結,但沒有成功。他思考了一會兒,然後拔出劍來,砍斷了繩結,然後大笑道:“管它什麼繩結,讓亞洲在我的劍下屈服吧!”

此後,亞曆山大先是重創波斯大軍,趁勢南下,征服了波斯的屬國埃及。在完全控制了波斯帝國的西部疆域後,亞曆山大率軍在高加米拉與波斯國王展開了大決戰,并再次大敗波斯軍。波斯軍陣亡30萬,被俘30萬,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棄軍逃走,并在途中被部将所殺。

一個好學生就這麼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定都巴比倫,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做成了。許多人覺得亞曆山大大帝是個天生的征服者,其實,在亞曆山大身上我們更應該看到教育的力量。

教育究竟帶給亞曆山大什麼?多種多樣的知識?強健的體魄?要說,還是格局。

嚴苛的斯巴達式的軍事教育帶給亞曆山大的式出色的指揮作戰、沖鋒陷陣的能力,這是他能夠統帥大軍的基礎。此外,他從自己的導師亞裡士多德身上最大的收獲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思想教育還讓他突破了以往的軍事作戰方式,另辟蹊徑開創了一支從戰術到戰略都十分強大的希臘大軍。

更重要的是這種能力使他不盲從傳統,他的腦筋更加靈活,眼光更加長遠,在許多城邦拘泥于維護眼前利益的時候選擇積極進取,去開辟一個新的天地,走出歐洲,走向世界。

以說,真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是他的見識和格局,讓亞曆山大功成名就的,正是“學霸”的大視野,大格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