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曉娟
編輯 | 牙韓翔
3月14日,蒙牛旗下奶粉上市公司雅士利國際發布公告,該公司股份于2022年3月14日上午10時33分起短暫停止買賣,以待“根據香港收購及合并守則刊發内容可能構成内幕消息之公告”。停牌前,雅士利國際股價一度暴漲106%。
停牌兩天間,雅士利或将發布私有化的猜想不斷在奶粉行業發酵。
公開資料顯示,雅士利成立于1998年,曾為國内最大本土配方奶粉生産銷售企業之一。2010年11月,該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3年6月,雅士利以近百億港元的價格被蒙牛收購,成為當年奶業第一大收購案。蒙牛稱,收購雅士利是為補齊集團奶粉短闆。在收購雅士利前,蒙牛奶粉的市場份額隻有0.2%,而雅士利的市場份額為4.7%。其主要競争對手伊利彼時的奶粉市場份額則達到7.8%。
收購雅士利後,蒙牛花了5年時間,将雅士利、蒙牛旗下的奶粉歐世、法國達能集團旗下多美滋中國整合至“雅士利國際”的奶粉闆塊。目前,雅士利國際旗下奶粉品牌包含雅士利、瑞哺恩、多美滋、朵拉小羊以及Arla寶貝與蒙牛、特康力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并出售包括成人奶粉及沖調産品在内的多種營養食品。截至2021年6月底,雅士利國際及其合作夥伴Arla共有18個系列54個産品獲批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
但在蒙牛整合雅士利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雅士利的業績從2013年的38.90億元年收入滑落到2016年的22億元,淨利潤則直接變成虧損3.2億元。
這一持續性虧損一直到2018年才有所改觀。2018年至2020年,雅士利的淨利潤從0.52億元爬升至1.01億元。但雅士利今年1月發布預虧公告稱,由于多美滋業務截至2021年12月31日經營狀況未達預期,雅士利将對多美滋品牌進行不超過人民币3億元的一次性減值撥備,使雅士利預期去年錄得虧損不超過人民币1.89億元。
與飛鶴、君樂寶以及被伊利收購的澳優乳業相比,雅士利并未享受到國産奶粉在二胎政策下的紅利,收入始終保持在30多億元的水平。
雅士利持續低迷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
例如團隊的變動與磨合、進口奶粉的沖擊、早期錯過了母嬰和電商等新興渠道,以及未能成功升級的産品定位等。此外,雅士利還因2008年因三聚氰胺事件而卷入輿論危機,這讓雅士利在上市後的十多年都沒能擺脫影響。
在資本市場,雅士利目前的股價也已經非常低,這讓雅士利在港股的融資力并不強。縱觀雅士利的股價變化,自2013年高點5.4港元後不斷滑落,縮水至3月14日的0.95港元。
乳業專家宋亮向界面新聞分析,如果雅士利私有化成功,可能性的結果就是,通過退市重新整合資産,将收購的貝拉米整合到雅士利的奶粉體系中。在股權控股方面蒙牛更容易厘清與二股東達能的關系,利于達能退出。
雅士利的前三大股東分别為:蒙牛持股占比51.04%、達能亞洲持股占比25%,創始人張利钿所在的張氏家族持股6.4%。
另外,蒙牛近幾年的成人奶粉業績表現不錯。例如2020年蒙牛曾推出可以提升免疫功能的康特力成人奶粉是其明星新品,功能型奶粉作為成人奶粉一個重要的細分品類在近年來保持持續發力的态勢。而在功能型奶粉中,消費者對增加免疫力的訴求成為成人奶粉消費市場中最基礎、也最主要的需求。
不過,成人奶粉目前的市場份額伊利排在第一位,蒙牛成人奶粉未來在功能型、專業營養方向的産品仍具有增長潛力。如果雅士利私有化成功落地,蒙牛在雅士利奶粉内部整合時會更加靈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