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自播出以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那世外桃源般的海島,遠離城市的喧嚣,江德福和安傑,在那裡過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不失诙諧地打打鬧鬧,煙火氣息濃郁,父母的愛情雖沒有轟轟烈烈,但一粥一飯裡卻飽含了質樸的柔情,讓觀衆們深深陶醉。
但其實在《父母愛情》的原著裡,安傑是不愛江德福的,他們的生活,也遠沒有電視劇裡演的那般詩情畫意。
安傑和江德福是相親認識的,第一次見面時,安傑就把江德福嫌棄到了骨子裡,相親那天,江德福坐公交車坐過了站,這讓安傑非常鄙夷:
母親一聽就不樂意了,心想這不是笨蛋一個嗎?在這個城市裡,除了鄉下人戀着公共汽車,誰還會坐過站不下車?
對江德福第一印象并不好的安傑,後來又發現了江德福身上讓她難以忍受的缺點,這在安傑當天相親回家後和姐姐安欣的對話中,可見一斑:
她除了反感父親坐公共汽車坐過了頭的呆闆不機靈外,還明察秋毫地發現了父親手指甲縫裡藏着許多污垢,她回到家對她的姐姐诽謗我的父親說:“看那鄉巴佬樣兒,還插着杆鋼筆。聽他說話,我敢肯定他認的字不上一百個,那英雄牌鋼筆插在他口袋裡簡直糟蹋了!”
可并不美好的開篇,卻并沒有影響他們結婚的進程,當然,結婚後安傑對江德福也是充滿了嫌棄。
原著中說,安傑嫁給江德福幾十年,一次也沒有回過江德福的老家,就連江德福唯一的大哥去世,她也沒有回去,隻是讓江德福和大兒子一起去了鄉下。在鄉下待了10多天之後,江德福帶着大兒子回到了家裡,這裡有一段描寫,把安傑對江德福的嫌棄發揮到了極緻:
母親聽到聲音,從屋裡出來,一隻肩膀斜靠在門框上,雙手抱在胸前。“回來了?”她不冷不熱不熱地問了一句,像地主婆見了出工回來的長短工。
父親不計較母親的态度,這麼多年了,他已經見怪不怪。父親放下手裡的提包,邊往屋裡走邊說:“快弄點吃的,餓壞了,也累壞了。”
母親伸出一隻手扶住另一邊門框說:“等等,在外邊沖個澡,換了衣服再進來。”
父親在立那兒,不明白母親的意思,問:“換什麼衣服?我這肚子餓着呢!”
母親并不放下手,皺着眉頭說:“讓你洗你就洗,讓你換你就換,啰嗦什麼。”
那一次的結局,并不美好,江德福飛起一腳踢翻了工作人員給他拿來的暖瓶,還朝安傑大吼一聲:“給我讓開,老子偏不吃你這一套!”
除此之外,安傑還嫌棄江德福身上的農民習慣,比如飯前便後不洗手,飯後不漱口不擦嘴,睡前也不知道洗臉洗腳等,而最讓她不能接受的是江德福吃飯時吧唧嘴的毛病。
但雖然有着種種的不如意,安傑卻還是和江德福生下了3兒4女,7個孩子,不得不說安傑是個聰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對婚姻也有着非常清醒的認知:
01、她明白和江德福結婚的好處安傑嫁給江德福後,日子過得養尊處優,這從她的容貌體态上,就能看出端倪:
我記事時,母親已是40多歲的人了,但40多歲的母親臉上保養得幾乎看不出歲月的痕迹,她的膚色很白,皮膚很細,這兩樣給她的年齡大大的打了折扣。
皮膚細膩白嫩,臉上看不出歲月的痕迹。隻是這短短的一句話,其實就不難推測出,安傑在和江德福結婚以後,日子過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而安傑在和江德福結婚前,家庭出身差強人意,安傑的父親是個資 本 家,有一家紡織廠,一家洋車行,一家洗染店,一家藥店和若幹家小飯店。
雖然安傑的父親後來把财産全都變賣了,帶着金銀細軟和小 老婆以及小 老婆生的兒女們逃到了台 灣,但安傑家的成分還是“小業主”。
當時安傑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他們的生活也并不如意。安傑嫂子的娘家是惡霸地主,安傑姐夫家曾是他父親的生意夥伴,家庭成分也并不好。
那時,安傑一家急需海軍軍官的江德福,來家裡沖沖喜,壯壯膽,而結婚後,安傑不但自己獲得了豐厚的物質享受,還通過江德福的關系,把自己哥姐家的孩子們,除了一個近視的類似盲人的之外,全都弄到了部隊,入黨,提幹,當了工農兵大學生。
而在原著中,江德福本人還是一個美男子:
影集裡,那一時期的父親留着分頭,高昂着清秀的國字臉,他那副意氣風發的樣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我就懷疑這是我的父親嗎?這不是電影《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嗎?
由此可見,安傑是聰明的,這樁婚姻的好處,在不久的将來全部都顯現出來,在事關生存、前途和命運的大考驗面前,愛情的力量是渺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安傑嫁給江德福,雖然她自己覺得委屈,但其實并不吃虧。
02、她知道婚姻的本質,和愛情無關安傑在美好的少女時代是有過戀愛的心思的,原著中,作者“我”曾在《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的書皮裡,發現了安傑的秘密:
于是,就在我拆開牛皮紙的包面時,那張照片掉了出來:
這是一張四英寸的黑白照,由于年代久遠的原因,像紙也像這本藏書一樣泛着一種古典的顔色,這是一個穿着西裝的年輕男人的半身照,頭發一絲不苟,井井有條,臉上認真地拘束着,很容易讓人産生一種信任他的好感。
後來,“我”把這張照片交給了父親江德福,引來了江德福和安傑的一場争吵:
“我說過了,這是我高中時的同學”,母親的聲音。
“同學?一般同學送什麼照片?你那麼多同學怎麼就單單他送給你照片?”父親的聲音,咄咄逼着我母親。
“你真狹隘,一個男同學送的一張照片,你也這樣,再說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們還沒結婚,甚至連認識也不認識。”母親的聲音。
“你跟我談的時候可沒提過他,你說你沒談過戀愛。”父親的聲音,越說越像個農民。
“我是沒談過戀愛,我有什麼必要騙你?我嫁不掉嗎?當初是我硬追着你要嫁給你的嗎?”母親的聲音,開始翻箱倒櫃了。
在這段情節中,安傑虛張聲勢,咬文嚼字,她可能真沒談過戀愛,但說那個男人隻是普通的高中同學,顯然是很沒有說服力的。
因為如果隻是那樣平淡的關系,安傑不可能把他的照片藏得這樣隐秘,還當作嫁妝帶到了夫家,顯然這個“男同學”在安傑的心裡分量是很重的。
風度翩翩,穿着西裝,還能在照片後面深情款款寫下“安小姐”的高中男同學,顯然比江德福更懂得浪漫,但安傑真嫁給這個高中同學,能像嫁給江德福一樣,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嗎?顯然是不能的。
所以,安傑矢口否認了少女時期的初戀情愫,因為她懂得婚姻的本質,其實和愛情無關。
婚姻在本質上其實是過日子,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隻要那個男人本性善良,懂得保護自己,還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其實就已經算是好丈夫了。
而愛情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充其量隻能算是錦上添花,有愛情并不一定能白頭偕老,沒有愛情,隻要男人本質不壞,也一樣會把日子過好。
結語:除了上述兩點外,聰明的安傑還懂得好的婚姻,就是要相互付出。
和電視劇不同,安傑去了海島後沒了工作,她成了真正的家庭婦女。面對江德福對自己和自己娘家的付出,安傑并沒有心安理得地享受,而是投其所好地給喜歡孩子的江德福生了3兒4女,7個孩子,也算是碩果累累了。
而原著的結局也非常有意思,安傑和江德福來到了小女兒,也就是“我”的家中伺候月子,經過了婚姻的磨合,歲月的洗禮,安傑變成了一個慈祥的媽媽,像農民一樣質樸地絮絮叨叨;而出身農村的江德福,老了老了,卻連蹲坑都用不慣了……
錢鐘書在《圍城》中曾這樣寫道:“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讨厭,已經夠結婚的資本了。”
而從安傑對江德福的态度上,我們也可以知道,有沒有愛情其實并不是一樁婚姻是否美滿的關鍵,夫妻之間懂得包容理解,并逐漸向對方慢慢地走進,相互扶持,相互付出,才是一樁婚姻能夠永遠幸福的關鍵所在。
我是錦繡花嬌,侃劇,聊書,分享感悟,解讀經典。願我們在文字中,相逢一笑,彼此溫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