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言簡意赅著稱,據說每句話都有言外之意,深暗褒貶。被稱為不是識字就能讀懂的,這種耐人尋味的寫作手法也被稱為春秋筆法。
《春秋》記載的是魯國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曆史事件,開始于從魯隐公,結束于魯哀公。
每一位君主的開篇幾乎(有一個特例,文章最後說明)都有這六字:元年春王正月。其中元年是說國君繼位的第一年,不必多言,我們隻談春王正月四個字。
《春秋》碑帖
這“春”什麼意思?難道每一位國君都在春天退位,而新的國君都在此時繼位嗎?
這當然不可能,哪有人卡着點交接君位的,且不說國君的主觀意願,客觀條件也允許啊,萬一就提前駕崩了呢?
那是什麼,難道國君繼位的時候就定為“春”,細想似乎也不可能,那豈不是改變了季節。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這麼改來改去,天下人心不穩,百姓不服啊。
其實,國君不管是因為什麼退位,當年的國号都不應再改變。新任國君熬到新的一年正月,才能使用新的年号。
而這裡的春,就是單純的季節之意。類似的,《春秋》當中還有夏幾月、秋幾月、冬幾月。這裡是把一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有三個月。
朱熹曰:“聖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見。”
王正月,怎麼回事?難道國君稱王?這不是逾矩了嗎?
王不是稱王的意思。當時還是周王朝統治,其他的國家無論多強盛,都隻能是臣子,是不能稱王的。這裡的王指的是周文王,周朝開國的時候,立正朔,定周曆。這裡寫王字,即代表使用的是周王朝定的周曆。
(下一部分會講到為什麼開國要立正朔)
繼位大典
三、正月并非是一月。
弄懂了正月的含義後,感覺智商被碾壓,我已經不會算年月日了。
這裡的正月,并不是現在所說的正月初一的正月。
定日曆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觀察太陽,稱為太陽曆;一是觀察月亮,稱為太陰曆,中國的農曆,是陰曆和陽曆的結合。
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太陽的運轉規律(現在我們知道,其實那是地球自轉)定年周期,運行一周為365.24天,不是整數,所以每過四年就會多出一天。故在現在的陽曆曆法裡,每四年就有一個閏年,多一個2月29日,就是把這一天加上,但還是有小小的誤差。
據月亮的運轉規律(即月亮繞地球的公轉)定月周期,運行一周為29天或30天,就是一個月。這樣的話,一年最多才360天,比太陽曆少五六天,幾年就少一個月。所以,農曆裡會有閏月,也就是每隔幾年就多出一個月。
太陽-月亮-地球
那到底是怎麼看出來多或者少的呢?冬至這天北半球影子最短,測量最為簡便,所以就把這一天定為測量日,用來糾正日期。
中國古時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以展示王朝的權威性。所以,這裡的正月,不是指某個月,而是指測量出的冬至月,定為正月。
比如說夏朝的正月就是一月(現在的農曆一月);商朝的正月是十二月;周朝的正月是十一月;秦朝的正月是十月。
四、沒有“公即位”的國君,各有各的“不幸”。
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亞聖孟子像
為什麼?這就要細細推敲文字背後的意義了,我們拿公即位三個字來說。
《春秋》共記載了12位魯國國君,魯隐公、魯桓公、魯莊公、魯闵公、魯僖公、魯文公、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魯昭公、魯定公、魯哀公。開篇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某某公元年春王正月;
第二種是:某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差别是“公即位”三個字,為什麼?我們來看沒有公即位三個字的四位國君。
第一位魯隐公。
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
什麼意思?魯成公之意,因為魯隐公不是國君,而是攝政王,當時桓公年幼,隐公長而賢,所以讓他攝政。
第二位魯莊公。
何以不言即位?君弑,子不言即位。
什麼意思?魯莊公的父親,也就是上一任國君,是被刺殺而亡的,所以兒子繼任時不能講即位。
春秋時期戰争配圖
第三位魯闵公。
何以不言即位?繼弑君,不言即位。
什麼意思?本來要繼位的是他的兄弟子斑,但是慶父派人殺了子斑,立子啟(魯闵公)為國君,所以不能講即位。
第四位魯僖公。
魯僖公影視劇照
何以不言即位?繼弑君,不言即位。
什麼意思?魯僖公跟魯闵公同為莊公之子,魯闵公繼位兩年被殺,魯僖公逃回國後繼位。仍是前任被殺,所以不能講即位。
也就是說,繼位不正常的國君,是沒有資格得到公即位三個字的!何其嚴苛。
小結:所以,《春秋》才可以說一字之褒,榮于華衮;一字之貶,嚴于斧钺。其實,正如朱夫子所說,聖人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褒貶自現,現代人讀懂《春秋》,若不了解其中的文史常識,那就是舉步維艱了。
春秋時期典故
注:《春秋》魯定公篇開篇,隻有元年春王,沒有正月二字,是因為魯定公是在元年六月即位的。那為什麼會繼位這麼晚呢?當時上一任國君魯昭公在國外駕崩,他的靈柩還沒有運回來,故而不能正式繼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