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群面的時候,應該怎樣去思考和回答呢?在這其中你應該要掌握怎樣的技巧?本文是作者第一次參加群面的複盤總結,一起來看看~
今天第一次參加了群面的模拟,也是我的第一次群面。
群面題目與規則
需要注意的幾個點:
- 自我介紹時候: 姓名 學校 專業就OK了。
- 當reporter的時候框架有不明白的時候要随時問小組的成員。
- 筆記最好拿一張大的紙來寫,如果重複可以不寫,可以指出。
- 在最後做彙報的時候,不要用我覺得這樣代表個人主觀意志的詞,應該是我們團隊認為。因為整個彙報内容是團隊集體思考的結果。
- 總結的時候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框架要清晰。
- 拿到題目後應該認真審題,真正明白,題目的意思。
題目:做一款挑戰百度的産品,你會選微信搜索或者今日頭條的搜索?
中途我兩次偏題,想要去為微信搜索增加東西讓他變為一個産品,而本題,做搜索産品隻是一個背景,需要回答的是選擇微信搜一搜或者頭條搜一搜哪個能成為挑戰百度的搜索産品。
既然是做選擇,就需要進行一個比較,今天的比較從 内容、用戶、體驗進行展開,大家依次說了很多點。
用戶角度評價分層
我再重新推導一下邏輯:
(1)我們要做的是什麼?一個搜索産品
搜索産品的核心是什麼?内容,用戶就是想要檢索到他需要的内容。
搜索業務的用戶:基本是全年齡段
(2)我們需要做出一個選擇微信和頭條哪個更好?
那麼微信和頭條的内容和用戶誰更好?
從用戶數量:用戶的數量微信取勝。
内容和體驗的關系?
好的内容會導緻好的體驗,而體驗卻不僅僅隻是内容上,可能從UI界面的設計,用戶的初次使用時的學習成本。那麼體驗應該大于了内容的範圍,内容是決定用戶體驗比較重要的部分。
那麼今天應當從用戶、體驗兩個層面來說,我們說的用戶其實隻說了用戶的數量,體驗是否也是用戶本身的一部分?就從用戶來說,用戶體驗影響了用戶的數量,好的用戶體驗有利于用戶數量的提升。那麼今天這次比較的衡量指标是否應該是微信和頭條在搜索哪個會擁有比百度更多的用戶數量?
微信搜一搜是微信本身的一個功能模塊,而微信具有數量最為龐大的的用戶群體,使用頻率也更高。
接下來就是用戶體驗層面,搜索業務最影響用戶體驗的就是内容的豐富度和質量。微信擁有更好的生态(源源不斷新的内容),可以遠遠不斷地産生獨特的内容(内容的獨特性),微信擁有的小程序矩陣更有可能在微信内解決用戶搜索的問題(用戶搜索點外面直接到美團的小程序),另外百度的過多廣告降低了用戶的體驗。
綜上,我們團隊認為微信搜一搜是相對今日頭條能夠更好的在搜索領域戰勝百度的一款産品。
從點線面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 點:就是搜索功能的效率,涉及算法的問題。
- 線:搜索的使用場景,内容生産者生産的内容傳遞給用戶。
- 面:是誰在給這家做搜索的公司賦能?
從點的角度,個人認為今日頭條略勝一籌,頭條系本身就是靠内容分發起家,他分發的算法可能更加強大?所以微信稍微差一點?也不一定,可能搜索的算法和分發算法不太一樣。
從線的角度,内容的産生是需要個人和平台,假定搜索業務目前隻是搜索文字,那麼騰訊擁有更多,更優質的文字内容生産者。如果在未來搜索趨勢依舊是文字,那麼微信相對頭條更加有優勢。如果未來搜索更多的是視頻内容,那麼頭條更加有優勢。
從面的角度,微信作為騰訊最為重要的産品之一,市值3萬多億港元的騰訊為微信賦能,微信擁有最多的用戶。而今日頭條為其賦能的字節跳動,相對于騰訊體量更小,故微信搜一搜占有。
總結思路一:從用戶角度出發
個人認為衡量一個APP就看他的用戶就可以大緻衡量這個APP好不好,那麼我們再從用戶體驗入手,那麼某個功能最影響用戶體驗的核心是什麼?
在對此進行分類讨論,比如最影響搜索功能的内容,内容再從質量和數量進行比較,還可以引出影響這個核心功能的生态。在此基礎上用所有用戶平均體驗水平,來衡量這個APP的好壞。所有用戶平均體驗水平對未來用戶的整體質量再産生影響。兩個APP的比較就在以上各個環節進行比較。
思路二:從産業角度出發
從點線面角度比較:
- 點:單點功能的效率哪個更高?搜索功能哪個算法更好,更快。
- 線:需求的供給方和用戶,誰的供給方更多,更優質。外賣業務(誰的入住商家更多,誰的價格更便宜),搜索業務(誰的内容更多,更優質)。
- 面:是誰在賦能?
本文由 @wi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