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我爸快手号沖擊千粉的時間點,我媽也跟我宣布要進軍快手了。
說來你可能不信,我爸每天隻是拍點自己業餘畫國畫的視頻,竟然快要九百粉了。
要說明白這事兒,首先要從之前的事兒說起。
經常看我寫東西的應該知道,我父母是一對基層教師,在農村學校工作了二十多年,終于把我給養成了一個肥宅,算是完成了人生的階段性任務。
雙雙步入五十歲的我媽面臨着一個很直接的問題,退休生活怎麼辦?
在農村不像在城市裡,人老了有着接近無限的社交活動可以做。城市裡老了可以逛逛展,參加老年活動,可以再學習。
在農村能幹啥呢,除了跳廣場舞就沒啥集體活動了。
再說了,跟誰社交呢?跟隔壁帶孫子的大娘嗎?實在是聊不到一塊去。
于是我爸媽發現,他們成為了農村兩座孤島。
當然,在農村的社交也往往是熱烈的,幾個人聚餐,爬山,釣魚,也倒不是找不到熟人一起活動。
但是我爸媽畢竟讀過兩年書,雖然被俗世折磨這麼多年,也沒有磨滅掉更高的追求。
隻是畢竟身處農村,也沒那麼多事情可做,沒有資源,也沒有渠道。
我爸默默在下班時間花了十年牡丹,就真的是隻畫牡丹,堪稱牡丹專業戶。
一開始畫天天被我爺爺訓,說不務正業。
我媽也說我爸狡猾,一到要洗碗做飯洗衣服的時候就跑去畫畫,用高大上的理由逃避做家務。
後來時間長了,大家也就習慣了。隻是畫了一段時間我爸就陷入了瓶頸,四處旅遊去看牡丹,自己還養了兩盆牡丹。
我看我爸始終郁郁不得志,便勸我爸把畫拍了上傳到網上,書畫論壇也好,國畫愛好者QQ群也好,多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心中沒有那麼郁悶。
但我爸這個人吧,非常内向,不好意思把自己畫的畫發出去。我跟我媽都勸了他很久,他很想發,但最後還是沒好意思。我們還勸他畫點其他的,花鳥山水,牡丹是花,還有鳥山水可以畫嘛,再說花也不止牡丹一種。
那段時間我爸有點魔怔,就天天看牡丹,看畫冊,遲遲不敢落筆,畫了自己也不滿意,整個人都很郁悶。
然後發生了之前給大家聊的那事兒,一次學校常規檢查,醫生說我爸是肝硬化晚期。
我爸一下就懵了,醫生說你去溫江五醫院看一下,确認一下病情。
然後又去五醫院,重新體檢,确認是二型糖尿病,還可以控制。我爸一下覺得人生如夢,運交華蓋,被判死刑到還有救,心态的轉變不是旁人可以明了的。
糖尿病的控制無非就是控制飲食,多運動,這可讓我爸難受極了。
他以前是有好吃的就猛吃,晚上喜歡吃點胡豆花生,食譜裡充滿了碳水化合物。
内向的老爸不擅長社交吹牛,隻有跟人一起喝酒的時候能有融入集體的感覺,而糖尿病是絕對禁酒的。
以往的朋友吃飯都不敢叫我爸,因為也不敢勸喝酒,會被我媽狂噴。
最享受的口腹之欲變成了低碳水的禁欲系,餓了就啃黃瓜,水果都不敢多吃,晚上到點了餓了就抱着一堆黃瓜狂啃。頓感人生無常,黃瓜澀嘴,便是品黃瓜也出了中年危機的味道。
我爸感覺自己陷入了人生的孤島,自己跟整個世界都沒有聯系了。
那段時間我爸自己就沒事兒出去暴走,想着把血糖降下去,說話言語之間都是長尺度的話,譬如人這一輩子呀雲雲,我跟我媽都怕他又憋出個心理疾病來。
生與死的虛無是最高形式的虛無,于是我爸開始把自己的價值投入了畫畫,屋子裡挂滿了黑白的牡丹花。
一旦人老想生死的事情,就會思考永恒和消失,就會想留下點什麼。
我爸骨子裡還是個創作者,隻是時運不濟,必須向生活屈服認輸。
就在這個時候,學校裡辦了一次畫展,在我媽的慫恿下,我爸心想丢人就丢人吧,也展出一次。然後在最近的畫裡面找了兩副相對滿意的(藝術工作者最滿意的是下一副,最不滿的是剛畫完的那副),自己掏錢精裝裱了一下,然後便和其他畫一塊放在學校操場展出了。
表面上我爸表現出開拓進取接受批評的态度,實際上心裡忐忑不安,生怕别人挑刺。
結果來了一個省上國畫協會的老先生,對着我爸的畫大贊了一番,讓我爸的臉着實紅潤了幾天。
得知我爸的畫原來還不錯,四方朋友紛紛過來找我爸要畫,我爸的廢稿一個星期就被清空了。他也很高興,要是很好的朋友,他還會自己裝裱好,登門送上。
一時間我爸變成了鎮上的聖誕老人,讓黑白的牡丹挂滿了友鄰的牆壁。
很快我爸藝術家的心又燃燒了起來,開始拒絕送畫,表示畫的不好的不願意送,又開始閉門造車了起來。
這時候老衲又出場了,我這次沒忽悠我爸去用複雜的論壇或者QQ群,我勸他用快手。
快手的邏輯是非常簡單的,下滑出新内容,喜歡看就老鐵雙擊666,偶爾推些你可能會喜歡的東西,想關注一個人的後續就老鐵右上角點一下關注。
我爸很快就上手了,這倒讓我很感慨。其實要讓我爸這個年紀學習使用一個APP是比較難的事情。每一個APP都有着不同的邏輯,要學習操作還要學習新邏輯,不斷更新的版本有時候UI還要大變樣,對年輕人而言是無法想象那種UI大變樣的煩惱。
但快手确實讓我爸很快樂,因為上面什麼都能看到,天南海北國内外,三百六十五行。
在快手之前,我爸媽用的最多的就是微信,每天看朋友圈各種謠言深受其害。快手是他們第二個深度使用的APP。
跟看電視不一樣,快手的信息流都是我爸自己選擇,自己維護出來的。
真實的快手信息流是怎麼樣的?
快手的推送算法也是真的不錯,看了一個講釣魚的,它還要給你推送路邊攤烤魚的,捕魚的,曬魚的,吃魚的。也不僅僅是魚,跟水相關的也會推薦,比如海員的日常生活,石油探井的日常,在冰洞裡釣魚。什麼都能看到,點擊了又會再推薦又相關聯的内容,比如你點了海員的日常,就會給你推薦一些國外生活的視頻。
所以它這個推送不是一個接一個的,而是一波接一波的感覺。避免信息繭房也是各大平台都在極力避免的事情了,80億的視頻量和磨練多年的視頻識别技術給了快手足夠的底氣去做這件事情。
于是看我爸用得開心,我媽也開始用了。
我媽是個基本上除了看書沒其他愛好的人,用我媽的話來說:我這一輩子都奉獻給你爺倆了,這家庭就是我的愛好。
其實我媽也确實有愛好,那就是旅遊,每次出去旅遊我爹媽都特開心。
“但旅遊本質上算開銷”我媽如是說道。
如果有無限的金錢,我爸媽當然天天旅遊,但工作和經濟狀況是并不允許這件事情的。
所以我媽熱愛在快手上看大千世界,以前我媽跟我在外面溜達,我媽就跟我唠叨張家長李家短。用快手之後,我媽天天跟我說:
“哇非洲是真的窮,衣不蔽體,但看他們過得好像比我還開心,做人還是心态要好啊。”
“我看東南亞國家發展都不行,首都跟我們這邊縣城一樣。”
直到有一天我媽過來跟我說,你爸在快手上一百個粉了。
我當時正在神遊,聽完之後我腦子一震。
“什麼!?”
然後我媽開始跟我講事情的原由。
我爸喜歡國畫,在快手上關注了很多千粉萬粉的畫國畫的,本來我爸隻畫牡丹,看那些人畫山水還好。
直到有一天我爸看到一個畫牡丹的,我爸一個激靈,立馬帶上了批判家的眼鏡。
反複看了幾遍,我爸吧唧吧唧嘴,說還不如他畫得好。
點進主頁,發現這個人幾千粉絲,我爸又吧唧吧唧嘴,就這水平還能千粉?
又看到人家在直播,于是點進去看,這位正在直播畫國畫,幾十個人看,當場畫當場拍賣,賣了小幾百。
我爸立刻拍桌子了。
“我上我也行啊!他能賺錢我也能啊!”
于是我爸當場也完成了從藝術家心态到藝術工作者心态的轉變,我爸忽然意識到他這個愛好也是可以變現的,畫國畫也還可以在網上有很多粉絲,很多人關注的。
于是我爸把自己每天畫的畫都拍了,配上自己喜歡的音樂發到快手上,一開始沒人評論,我爸就過來問我為啥他發的都沒人看。
我就跟他說一開始都是這樣的,你可以試試什麼東西都發一下,大家都喜歡看不一樣的東西。
于是第二次我回去的時候看到我爸在畫彩色的牡丹。
你要知道我爸畫黑白或者本色的牡丹是畫了幾年的,一直堅持畫這個尋求突破,突然開始畫彩色的牡丹讓我很驚訝。
一問我爸說因為刷的多了發現,大家都隻會欣賞花多的,色彩鮮豔的,并不太關心技法的問題。
然後他總結道:而且快手上國畫拍賣也是花多的顔色豔麗的賣的貴。
我有點哭笑不得,但又覺得我爸這個心态變得開放了,很是欣慰。一個五十歲的人了,要做改變真的很難,很多事情都一把年紀了,湊合湊合也就過去了。
人要從被動的狀态,轉變到主動改變的心理,隻要做過嘗試的人,都知道需要多大的勇氣。我非常感謝快手給了我爸這樣的改變,這種改變是我給不了的,我媽也給不了的,這種改變必然是從人内心對于開放心态的認可。
我就我自己寫東西來說,遇到瓶頸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新東西,新的收獲融入進去,瓶頸自然也就突破了。搞創作最怕的就是閉門造車,不跟外界交流。
其實從我自己的角度,我很難想象一個老人可以靠自己就走出自己的舒适區,主動去接觸新的東西。
随後跟我媽聊的時候,說我爸最近膨脹了,評論區有個小女孩我爸每副畫都認認真真地點評,然後懇請我爸去點評一下她的畫。
結果我爸跑去說人家這不好那不好,我媽就教訓我爸,說你畫畫人家都在鼓勵你,到你就跑去批評人家,太不好了。
我爸嘀嘀咕咕了一下,也是從善如流了。
我媽說快手上的評論其實都挺友善的,對我爸大多數都是鼓勵,來自陌生人的善意也是我爸改變的動力之一。你其實很難想象一個幾乎沒有杠精的社區是什麼樣的,但快手的老鐵們就是這麼神奇,你幾乎很難看到杠精,充滿了對生活的希望,對他人的善意。
為了漲粉,我爸各種總結經驗,跑到大V底下評論留言,在大V直播的時候不斷互動,在畫畫上不但開始嘗試新形勢,更是開始畫山水花鳥,甚至在畫人物。
為了做好内容,我爸跑來問我幾次視頻剪輯的方法,為了做直播還買了一套一千多的主播台。
問他為什麼買主播台,他說他還會彈吉他,以後直播可以嘗試一下彈唱。
要知道我爸一個快五十的人了,到了這歲數還積極地學習,不斷嘗試新東西,太神奇了。
他不會寫文章,也不善言辭,隻有一點千方百計堅持下來的愛好。
所以短視頻是最适合他的形式,拍下來,配個樂,發出去,幾乎沒有門檻和成本。
快手上什麼樣的人都有,給我爸的感覺就是,這些大V都是什麼鬼,我上我也行啊。
同時我爸看各種直播,看到禮物刷的飛起,他經常跟我聊的就是看到誰直播又賣出去畫了,誰收禮物他算了一下,分成下來一晚上又賺了多少。
最神奇的還是他在快手上結識了一幫也是堅持畫國畫的人,有專業的有業餘的,有老頭有年輕人,一個北方畫家協會的常常我爸在直播裡跟他交流,熟了跟我爸互留電話,要求我爸明年秋天去北方采風畫畫。
以前我爸畫一幅畫就隻能孤芳自賞,或者讓我媽看看,現在發出去就有人評論點贊,可以跨過群山萬水和專業做國畫的人交流,還認識了一些成都本地的從業人員。
我爸依然是一個地方上的小老頭,但是通過快手,他的空間無限延伸了,和更多的人産生了交集。
同時年紀一大把了,他還在不斷學習進步,嘗試新的東西。
前段時間一個畫廊的人快手上買了我爸幾幅畫,我爸開心到不能自己。
現在我爸也八百多粉了,快一千粉了,我當時介紹我爸用快手就是想給他找個消遣,完全沒想到對我爸的影響這麼大。當然快手上還能社交,我覺得真的是太神奇了。
前段時間我坐公交的時候,還聽到公交車上有幾個中年人在很開心的聊,聽了一會兒,發現他們是附近鄉鎮的人,因為快手認識,就找了個地方聚在一起。本來是完全陌生的人,但是因為短視頻彼此熟識,一起聊天也不覺得生分。
他們說本來是不可能互相認識的人,完全沒有交集,竟然還能聚在一起,緣分真是神奇。
我爸找到了人生新目标了,幹的有滋有味,我媽也樂得見到我爸心态上變得開放健康。
于是我爸吃完飯就溜号去畫畫,我媽也就不計較了。
偶爾我媽聊起來,除了高興還是有些落寞。
“你們兩爺子都有自己的愛好,就我沒有,我就支持你們吧。”
跟我爸用快手就是娛樂不同,我媽的性格是完全實用性的,剛用快手的時候,我媽雖然覺得能增廣見聞,但畢竟是消磨意志的娛樂。
用了一段時間我媽發現快手上很多廚師在分享做菜,于是她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學着做了一下。
然後我爸就很開心了,我媽隔三差五就學點新菜做着吃。
接着學做豆瓣,火鍋料,糕點,反正快手上天南海北啥都有。
我媽就跑過來問我,說這些人教的東西也不是假的,為啥就願意在網上教呢?
我說我也不知道,大概是也不靠這行賺錢了吧。
我媽嗯嗯兩聲,也不知道聽明白沒。
然後我媽就熱衷于在快手上學東西。
我媽說快手上教東西講究一個真材實料,一般都是真的做這行的才教人。
我說真的?
然後我媽跟我說快手上有個叫老黃的就天天直播教英語。
我說你不是英語老師嗎?
我媽說你不懂,他講得很明白,把知識點拆的很細。
我媽在老黃直播裡學了很多教英語的技巧,上課了就運用上去。
老黃這種免費授課,在直播裡對觀衆嬉笑怒罵的形式對我媽很新奇。在快手上能有一百萬粉,每天直播還能有千把個人看,很難想象這是發生在快手上的事情。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
我媽歸結到有意義上。
我媽很喜歡許三多那句話:好好做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兒,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
對老黃來說,在自己那點地方教學,無非就是收點補課費,在快手上開課,收獲了百萬學子,每天直播上課都有收入。
空間上得到了無限的延伸,他的教學經驗也得到了最大的發揮,連我媽每天做飯都會開着聽,給他打賞。
直到有一天我媽也來跟我說,她看了很多記錄學生生活的快手号,她也想把自己的教學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基層教育。
我說挺好的啊,你把這個事情本身記錄下來就是有意義的,總會有人看到的。
農村孩子們的早讀課
我媽說哪怕沒人看她也會記錄的,記錄本身就是有意義的。
我笑了,說,可以,這很快手。
南方孩子看見雪跳的可歡實
其實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快手個人簡介上自發地寫上:感謝快手提供這個平台了。
經濟上快手可以帶貨,我見過一個快手上展示電路圖的賬号——有六千粉你敢信,就每天直播講解電路圖,突然有一天更新一個視頻,感謝快手上的老鐵XXX在我這裡下了訂單,這是他第一筆在快手上成交的單子。
社交上快手有同城欄目,很多人把這個欄目當做朋友圈用,可以認識地理上很靠近的人。
在現在的網絡環境裡,你很難去想象快手上用戶之間的關系還能這麼純粹,一聲老鐵不是叫着玩兒的,快手上發生了很多溫暖人心的事情。
甚至可以說快手上産生了一種超脫于微信QQ微博之外的社區環境,不是通過文字去聯系用戶,而是通過視頻去鍊接用戶,産生價值。
跟文字溝通不通,快手上的短視頻或者直播,你都是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的表情,說的話,信賴感跟文字平台就完全不同。
當你關注一個人久了,看他直播多了,你會感覺自己像真的認識這個人一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來形容快手最好不過了。
在未來快手在海外也發展成國内這樣的體量,通過快手海内外的用戶都可以像在吃雞遊戲裡面一樣瞎聊天,交朋友。
那時候快手就成為一個超級APP了,一個巨大的,由算法去鍊接全球的社區。
而那時候快手也許還是三個欄目,關注,推薦,同城。
想想越來越複雜的微信和QQ,以及其他所有的APP。
快手真的是一直都在堅守自己的價值觀,服務大多數人,不被膚淺的觀點左右。
如果快手越做越複雜,像我爸媽這樣的人,還會那麼容易上手嗎?我想不是的。
讓用戶一用就會,一看就懂,而且越玩越明白的,這才是真正牛逼的産品。
然後我突然意識到我父母的志向都是網紅了,一下又有點頭疼。
我爸媽想成為快手網紅,怎麼辦,急,在線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