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内障複明計劃

白内障複明計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28:02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克 程文琪通訊員 朱強 倪壽翔 烏魯木齊報道

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十二師104團醫院,手術室内的氣氛緊張而安靜,超聲乳化儀的氣泵聲嗡嗡作響,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主任張晗教授右腳踩動控制踏闆,手中的針頭輕輕送入患者眼部,抽乳針快速将白内障晶體乳化粉碎、吸出,再用助推器迅速将新的晶體注射入眼球……手腳配合娴熟,又極具技巧。

“這個可以了,下一個扶進來。”兩名護士輕輕将手術台上的患者扶起,旁邊的護士立刻麻利地更換好新的手術耗材,此時,下一位病人已經被醫護人員帶了進來。

一場白内障手術從開始到結束,耗時僅3分鐘。這樣複雜而精細的眼部手術,在張晗教授手下,卻仿佛是一場從容而優雅的指尖表演。不到一天的時間,50多台白内障手術全部順利完成。

5月30日下午18時許,随着104團醫院手術室裡最後一台白内障手術的順利完成,宣告此次2022年十二師光明行活動圓滿成功。

白内障複明計劃(跨越六千裡隻為光明)1

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主任張晗教授為十二師患者做手術

“此次活動,山東省立醫院派出了最優秀的眼科專家和醫護團隊為當地白内障患者篩查、手術,圓滿完成了此次光明行。”山東省援兵團幹部管理組黨委委員、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衛健委副主任朱強告訴記者。

5月27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主任張晗專家團隊一行來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二師,拉開了2022年十二師光明行活動的序幕。4天來,專家團隊先後深入104團、五一農場、三坪農場、頭屯河等地,篩查患者近400例,完成白内障複明手術67台,将光明和健康帶給了當地百姓群衆。

白内障複明計劃(跨越六千裡隻為光明)2

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主任張晗教授為十二師患者做手術

跨越萬裡送光明,對口援疆惠民生

在104團醫院4樓手術室門口,剛做完白内障手術的湯奶奶(化名)抓着專家緊緊不放:“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感謝咱們山東醫生啊,不花一分錢就把我兩個眼都治好了。”

今年81歲的湯奶奶,是104團場的退休職工,她拄着一根褪色的拐杖,步履蹒跚,卻有着令人吃驚的大嗓門,隔着走廊,手術室外都能聽到她的聲音。她用顫抖的雙手緊緊抓着山東醫生的胳膊,不斷地感謝着他們。

“去年4月份的時候,社區通知我們,說山東的眼科專家來了,專門給我們治療白内障的,還是免費的,我就報了名,第一天看診,第二天上午給我做的右眼的手術,恢複得可好了,今年我又過來了,想着請山東的專家把我的左眼給治好。”湯奶奶大聲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十二師光明行免費複明手術活動是山東省援兵團幹部管理組和十二師衛健委重點打造的援疆活動之一,每年一期,是山東援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受主辦方邀請,山東省立醫院眼科張晗專家團隊連續兩年來到十二師,為當地居民開展免費複明白内障手術。

“随着時間的推移,老百姓對這項工作的認可度越來越高,越來越信賴我們山東援疆專家的技術水平。”朱強說。

在活動篩查現場,不少前來參加篩查的患者像湯奶奶一樣,與專家團隊已經是“老熟人”了。記者注意到,在接受手術的患者中,還有一對夫妻一同前來接受手術,他們同樣是去年光明行活動的“回頭客”。

“很多白内障患者對光明行這個活動都很期待,他們很早就盼着山東專家的到來。”104團醫院的眼科醫生李海燕說。

白内障複明計劃(跨越六千裡隻為光明)3

山東省立醫院眼科主任張晗教授為手術成功的患者揭開紗布

在山東省援兵團幹部管理組和十二師衛健委的努力下,光明行活動得以持續展開。随着活動品牌不斷提升,加上百姓群衆口口相傳,如今十二師光明行活動已經成為山東省援兵團工作中的一項亮點工作。

山東專家來到新疆,為當地群衆解決眼疾病痛

5月28日下午,張晗專家團隊來到西山農場老年大學,準備給當地社區居民進行白内障手術術前篩查。

裂隙鏡、A/B超儀器、角膜曲率測量儀器……術前篩查設備被醫護人員擺放整齊,隻等患者前來篩查。然而,當大門被打開時,早早來排隊的第一名患者——72歲的西山農場社區居民軍利奶奶(化名)卻有些畏縮不前。

“大夫,我從來沒做過手術,手術會有風險嗎?”

“您不要怕,手術總會有風險的,但您要相信我們的技術水平,會把風險降到最低。”

“不做行不行,以後會不會加重?”軍利奶奶仍是心存忐忑。

負責篩查的山東省立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倪壽翔告訴她,她現在的右眼已經“熟透了”,再不做手術就有失明的危險。

“大夫,我社保卡裡的錢不多了,手術費用不知道夠不夠。”老人終于說出了自己真正的擔心。

當得知手術是全部免費的,個人不用花一分錢後,軍利奶奶安心拿出社保卡做好了登記。

白内障複明計劃(跨越六千裡隻為光明)4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十二師居民在做手術登記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内,一次白内障手術的費用在4000元到1萬元不等,這對于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不少患者延誤了手術時機。

“我們每年在援疆資金中拿出20萬元,用于補貼患者的手術費用。隻要是參加過十二師醫保的,就能免費進行手術。光明行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幫助那些家庭困難、沒有條件做手術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山東優質的醫療技術,重獲光明。”朱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

近三年來,“十二師光明行”活動每年篩查患者500多人,共計200多名白内障患者通過免費手術恢複了視力,将山東的優質醫療資源帶給當地民衆。

為了保證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山東省援兵團幹部管理組和十二師衛健委精心安排,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活動前兩周,便在全十二師範圍内進行全面摸底,廣泛号召當地居民報名參加白内障手術的篩查。

白内障複明計劃(跨越六千裡隻為光明)5

山東省立醫院眼科張晗專家團隊為十二師居民做手術篩查

“光明行活動的意義不僅讓得了白内障的患者複明,同時也是對十二師居民眼科疾病的一次全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朱強介紹說,“通過參加篩查,可以早日發現一些有其他眼部疾病的居民,我們及時推薦到兵團醫院等當地醫療機構進一步治療。”

山東省立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倪壽翔告訴記者,通過術前篩查,除了可以判斷是否符合白内障手術條件,還可以及時發現眼睑疾病、眼底病變等其他眼科疾病,從而較早地發現病情,及時得到診治。

加強兩地學術交流,将優質醫療技術留在當地

“您眼睛手術後恢複得很好,記得一周之後來找李海燕醫生複查。”在6月1日的術後複查中,這是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專家團隊口中的“李海燕”,是104團醫院外科副主任兼任眼科醫生。在這次光明行活動中,104團醫院特别指派她全程跟随專家團隊,學習白内障篩查技術。

幾天來,李海燕一直與專家團隊奮戰在篩查現場。在山東省立醫院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李海燕掌握了A/B超儀、裂隙燈、眼壓儀等醫療儀器的使用技術。

“感謝山東省立醫院的專家老師們不厭其煩地教導,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眼科專業知識,能夠在今後工作中更好的使用這些儀器開展工作。”李海燕說。

除了解決群衆的各種病痛,培養新疆當地的眼科醫生,持續性地給當地老百姓做好醫療保障服務,也是本次十二師光明行活動的一項重要内容。

“我們這次活動不是一次孤立的行動,而是和當地兵團醫院、眼科中心等有充分的溝通以及學術的交流,通過山東省立醫院優秀專家團隊傳幫帶,培養當地眼科醫生,将技術留在新疆,努力使眼科篩查常态化。”朱強介紹說。

白内障複明計劃(跨越六千裡隻為光明)6

山東省立醫院副主任醫師焦萬珍在教授李海燕便攜眼壓儀的使用技巧

據了解,今年年初,山東省援兵團幹部管理組特别啟用援疆資金30多萬元,為104團醫院購置了一批眼科儀器,從硬件上補足短闆,扶持當地眼科的發展。

“老百姓們又多了一份福利。”李海燕高興地告訴記者,目前104團醫院每月會有一、兩次到社區連隊進行義診,有了這些儀器,她就可以給社區的群衆做眼睛檢查了。

白内障複明計劃(跨越六千裡隻為光明)7

張晗專家團隊與山東省援兵團幹部管理組、當地衛健委以及104團醫院的活動負責同志合影

“從十二師衛健委主要領導、104團醫院,再到各個團場,都給予光明行活動大力支持。幾年來,通過每年活動持續不斷地開展,我們和當地幹部配合得越來越默契,不論是組織、篩查還是到醫院開展手術工作,他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這次活動才能得以順利開展。”朱強告訴記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