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品成本的歸集和分配
二、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四)輔助生産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3.按計劃成本分配法
輔助生産為各受益單位提供的勞務或産品,都按勞務或産品的計劃單位成本進行分配,輔助生産車間實際發生的費用與按計劃單位轉出的費用之間的差額全部計入管理費用。
	
4.順序分配法
按照輔助生産車間受益多少的順序分配生産費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後分配;先分配的輔助生産車間不負擔後分配的輔助生産車間的生産費用。
	
【總結】順序分配法
| 
   特點  | 
   按照輔助生産車間受益多少的順序分配生産費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後分配;先分配的輔助生産車間不負擔後分配的輔助生産車間的生産費用  | 
| 
   适用範圍  | 
   各輔助生産車間之間相互受益程度有明顯順序的企業  | 
5.代數分配法
先根據解聯立方程的原理,計算輔助生産勞務或産品的單位成本,然後根據各受益單位耗用的數量和單位成本分配輔助生産費用。
高頻考點
| 
   直接分配法  | 
   各輔助生産費用隻進行對外分配,分配一次,計算簡單,但分配結果不夠準确  | 
| 
   交互分配法  | 
   首先:交互分配;然後:對外分配  | 
| 
   計劃成本分配法  | 
   成本差額全部計入管理費用  | 
| 
   順序分配法  | 
   按照輔助生産車間受益多少的順序分配費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後分配,先分配的輔助生産車間不負擔後分配的輔助生産車間的費用  | 
| 
   代數分配法  | 
   解聯立方程,分配結果最正确  | 
(五)制造費用歸集和分配
1.制造費用的核算内容:
物料消耗;
車間管理人員薪酬;
車間管理用房屋和設備折舊費、租賃費和保險費;
車間管理用具攤銷;
車間管理用的照明費、水費、取暖費、勞動保護費、設計制圖費、試驗檢驗費、差旅費、辦公費;
季節性及修理期間停工損失等。
2.月末,應按照一定的方法将通過“制造費用”科目歸集的制造費用從貸方分配轉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
	
①分配率=制造費用總額/标準的合計
标準的合計:
生産工人工時比例法——常用
生産工人工資比例法——機械化程度相差不多
機器工時比例法——機械化程度較高
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季節性生産企業
②某種産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該種産品分配标準×分配率
二、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六)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
1.廢品損失
	
| 
   廢品損失  | 
   内容  | 
| 
   包括  | 
   ①不可修複廢品的生産成本②可修複廢品的修複費用  | 
| 
   不包括  | 
   ①經質量檢驗部門鑒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價出售的不合格品②産品入庫後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損壞變質的産品③實行“三包”企業在産品出售後發現的廢品  | 
| 
   單獨核算廢品損失  | 
   企業應增設“廢品損失”科目,在成本項目中增設“廢品損失”項目  | 
| 
   不單獨核算廢品損失  | 
   相應費用等體現在“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等科目中  | 
| 
   輔助生産一般不單獨核算廢品損失  | 
	
(1)不可修複廢品損失
不可修複廢品的生産成本,可按廢品所耗實際費用計算,也可按廢品所耗定額費用計算。
| 
   發生不可修複的廢品成本  | 
   借:廢品損失 貸: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  | 
| 
   收回殘料的價值和應收的賠款  | 
   借:原材料/其他應收款 貸:廢品損失  | 
| 
   結轉廢品淨損失  | 
   借: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 貸:廢品損失  | 
(2)可修複廢品損失
可修複廢品的修複費用,返修前的生産費用,不是廢品損失。
| 
   可修複廢品損失返修發生的各種費用  | 
   借:廢品損失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  | 
| 
   收回殘料的價值和應收的賠款  | 
   借:原材料/其他應收款 貸:廢品損失  | 
| 
   結轉廢品淨損失  | 
   借: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 貸:廢品損失  | 
2.停工損失的核算
停工損失是指生産車間或車間内某個班組在停工期間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停工期間發生的原材料費用、人工費用和制造費用等;應由過失單位或保險公司負擔的賠款,應從停工損失中扣除。
	
| 
   分類  | 
   停工類型  | 
   處理原則  | 
| 
   正常停工  | 
   季節性停工、正常生産周期内的修理期間的停工、計劃内減産停工等  | 
   計入産品成本  | 
| 
   非正常停工  | 
   原材料或工具等短缺停工、設備故障停工、電力中斷停工、自然災害停工等  | 
   計入當期損益  | 
【注意】不滿1個工作日的停工,一般不計算停工損失。
單獨核算停工損失的企業,應增設“停工損失”科目,在成本項目中增設“停工損失”項目。
| 
   停工期内發生、應列作停工損失的費用  | 
   借:停工損失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  | |
| 
   應由過失單位及過失人員或保險公司負擔的賠款  | 
   借:其他應收款 貸:停工損失  | |
| 
   期末,将停工淨損失從該科目貸方轉出  | 
   屬于自然災害部分  | 
   借:營業外支出 貸:停工損失  | 
| 
   應由本月産品成本負擔的部分  | 
   借: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 貸:停工損失  | |
“停工損失”科目月末無餘額。
不單獨核算停工損失的企業,不設立“停工損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費用”和“營業外支出”等科目中。
輔助生産一般不單獨核算停工損失。
季節性生産企業在停工期間發生的制造費用,應當在開工期間進行合理分攤,連同開工期間發生的制造費用,一并計入産品的生産成本。
三、生産費用在完工産品和在産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
(一)在産品數量的核算
	
在産品的清查
| 
   清查結果  | 
   賬務處理  | |
| 
   批準前  | 
   批準後  | |
| 
   盤盈  | 
   借: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 貸:待處理财産損溢(定額)  | 
   借:待處理财産損溢 貸:制造費用  | 
| 
   盤虧  | 
   借:待處理财産損溢 貸:生産成本——基本生産成本  | 
   借:原材料等 貸:待處理财産損溢 借:制造費用 貸:待處理财産損溢  | 
(二)生産費用在完工産品和在産品之間的分配
月初在産品成本 本月發生生産成本=本月完工産品成本 月末在産品成本
| 
   分 配 方 法  | 
   不計算在産品成本法  | 
| 
   在産品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 |
| 
   在産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 |
| 
   在産品按完工産品成本計價法  | |
| 
   約當産量比例法(重點)  | |
| 
   在産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 |
| 
   定額比例法  | 
學習一樣新的東西最怕的事情就是半途而廢,關注飛鳥,我們一起共同成長,一起進步,下期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