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在我國古代的意象中一直是美好的代表。從古老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喜事,到“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美景,桃花都用它的灼灼之姿,将詩裡詩外渲染出一片綽約的風姿。而陶淵明筆下與世隔絕的村落,就坐落在這樣的一片桃花林中,極盡世間美好。
就像是歐洲對于烏托邦的向往一樣,桃花源同樣也寄托着國人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它完美的避開了戰亂,在與世隔絕中民風淳樸,田間阡陌縱橫,壯年勞作,黃發垂髫怡然自得。一切都和諧美滿,也許這樣的生活在我們現在看來十分普通,但放在東晉那樣社會動蕩的大環境下,陶淵明對于他們字裡行間的欣羨就顯得無比自然了。
文人往往是時代的訴說者,他筆下的文字不僅是自身的所思所想,更是代表着一個時代的訴求。陶淵明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創始人,年輕時是有着“大濟蒼生”之志的,但奈何東晉時期政治黑暗、門閥制度森嚴,讓他對這樣的朝堂失去了信心。于是便有了“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有了采菊東籬下的千古之作,有了世人憧憬萬分的桃花源……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谥“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浔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隐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隐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