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貧激發脫貧攻堅内生動力?“精準扶貧題材的舞台藝術作品很寫實,反映了很多扶貧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村民看後,自身觀念和對扶貧工作的認識發生了很大改變,意識到脫貧不能‘等、靠、要’,而要搶抓機遇,發奮努力”對不久前湖南省文化廳組織的精準扶貧專題文藝演出産生的積極影響,懷化市會同縣翁高村扶貧隊長王曉林如是評價,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文化扶貧激發脫貧攻堅内生動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精準扶貧題材的舞台藝術作品很寫實,反映了很多扶貧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村民看後,自身觀念和對扶貧工作的認識發生了很大改變,意識到脫貧不能‘等、靠、要’,而要搶抓機遇,發奮努力。”對不久前湖南省文化廳組織的精準扶貧專題文藝演出産生的積極影響,懷化市會同縣翁高村扶貧隊長王曉林如是評價。
文化部于今年6月發布《“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推動貧困地區藝術創作生産,鼓勵各地積極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展主題作品創作。為服務脫貧攻堅大局,湖南省文化廳充分挖掘行業潛力,紮實開展了一系列精準扶貧藝術創作及演出活動,為實現精準扶貧提振精氣神,凝聚向心力。“我們組織新創了一批精準扶貧題材大型舞台劇目和小戲小品,對近年來創作的精準扶貧戲劇進行了集中修改和打磨,組織了精準扶貧專題文藝演出,并充分發動省市縣各級專業劇團和群衆文藝團體,送戲到田間地頭、送政策到群衆心頭。”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禹新榮說。
打磨舞台藝術精品
8月初,8位來自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精準扶貧題材大戲《桃花煙雨》劇組的演員,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阿拉營鎮的5個農家體驗生活,通過與飾演角色接近的生活原型近距離接觸,尋找表演靈感。“這是《桃花煙雨》劇組第四次深入湘西采風,我們正在進行第三次大修。”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主任羅維說,“我們希望通過到基層體驗生活,精益求精地打磨修改,使這部戲更加貼近生活、更接地氣,用極具湖湘特色的花鼓戲語言生動地講好精準扶貧故事,真實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湘西農村的變化。”
除了花鼓戲《桃花煙雨》、話劇《十八洞》等反映精準扶貧故事的大戲,湖南省的小戲小品創作也開展得如火如荼。由邵陽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創排的花鼓小戲《拜年》,講述了脫貧後的村民在村主任帶領下向扶貧專幹拜年,對黨的扶貧政策和扶貧專幹的努力表示感謝的喜劇故事。“目前,小戲《拜年》已完成彩排,正在進行修改打磨。”邵陽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張求榮說。
身處貧困地區的文藝工作者也積極開展精準扶貧題材藝術創作。懷化市鶴城區陽戲保護傳承中心去年創排的小品《火塘夜話》以當地脫貧緻富的實例為原型,講述了一群回鄉創業的青年帶動家鄉緻富的故事。截至目前,該小品已在懷化各地演出近50場,深受歡迎。懷化市鶴城區陽戲保護傳承中心主任黃瓊告訴記者,目前中心正以當地扶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一位村支書為原型,創排一個陽戲小戲節目。為支持貧困地區搞好文藝創作,湖南省文化系統還在資金和創作等方面加大了對貧困地區藝術創作工作的幫扶力度。
據統計,目前湖南省各級文藝院團創作生産了花鼓戲《桃花煙雨》、話劇《十八洞》兩台精準扶貧題材大型舞台劇目和常德絲弦《特别黨委會》、湘北大鼓《雙拜年》等80多個精準扶貧題材劇(節)目。
反映身邊扶貧故事
不僅專業藝術團體在行動,群衆文藝創作也同時發力。今年5月,湖南省文化廳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精準扶貧”題材群衆文藝創作及演出的通知》,鼓勵全省群衆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挖掘扶貧先進事迹和典型案例,進行扶貧題材的群衆文藝創作,以文藝的方式宣傳黨的農村政策和扶貧政策,表現扶貧先進人物和模範事迹。截至7月底,已收到包括小戲、小品、曲藝、音樂4種類型的投稿作品75件。
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縣文化館館長杜遠忠介紹,該館組織創排了講述扶貧故事的辰河戲小戲《燈光》,由館裡演員做主演,當地的群衆文藝團隊“舞彩缤紛”文藝隊參與演出。該節目去年通過送戲下鄉等形式在泸溪縣演出20多場,所到之處,深受歡迎。
常德市武陵區文化館正在進行常德絲弦《王總回鄉》的創作,編劇姚琴說:“這個節目主要講述小山村裡走出的有為青年在外出創業成功後每年春節都回鄉捐錢捐物,當發現這種扶貧方式不能幫助村民從根本上實現脫貧後,他與駐村扶貧組長商議,通過支援家鄉辦産業的方式授村民以‘漁’,幫助村民緻富的故事。”
“這些群衆創作的文藝作品大多以身邊的扶貧故事和人物為原型,貼近生活,很接地氣。”湖南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處長顔喜說,“近期,我們正組織專家對投稿作品進行審核、修改,計劃在《文藝生活》雜志開設一期精準扶貧題材群衆文藝創作專刊,擇優刊登精準扶貧題材的群衆文藝作品供基層文化館選用,并計劃從全省新創的精準扶貧題材群衆文藝作品中選調優秀作品,組織一台專題文藝晚會。”
田間地頭送演出
為了使藝術作品更有效地促進貧困地區啟民智、助脫貧,湖南省文化廳不僅重“創”,而且重“送”。
今年上半年,一場主題為“精準扶貧”的大型專題文藝演出輾轉于三湘大地,足迹遍布13個市州,并延伸至基層的10個縣、6個村,觀衆近50萬人次,在為貧困地區百姓送去精神食糧的同時,也鼓舞着全省的扶貧工作者。“我們希望通過這台專題文藝演出宣傳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為參與精準扶貧的幹部樹立榜樣,同時也讓困難群衆感到溫暖,對實現脫貧充滿信心。”禹新榮說。
這場由湖南省文化廳主辦的“精準扶貧”大型專題文藝演出由湖南省湘劇院、常德市絲弦藝術團、嶽陽市巴陵戲傳承研究院等演出單位參與,由話劇《十八洞》片段、常德絲弦《特别黨委會》、小品《謝謝你的“漁”》等11個精彩節目組成,囊括小品、歌舞、花鼓戲、常德絲弦、湘北大鼓等藝術形式,所有節目都緊扣“精準扶貧”這一主題,題材大多源自群衆身邊的精準扶貧故事。“一路辛勞奔波,在演出的同時我們也走訪了不少貧困戶,不僅送演出下鄉,也給鄉親們送去溫暖和愛心,看到他們臉上真誠的笑容,我們覺得很欣慰。”參與巡演的演員李希恩說。
懷化市會同縣廣坪鎮羊角坪村村民印茂生看了演出後說:“節目裡講的故事就像這幾年我們生活中發生的變化,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我們對将來更有信心了。”
湖南省文化廳還通過“演藝惠民、送戲下鄉”活動,為全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所轄的888個鄉鎮每個鄉鎮每兩個月配送一場演出。截至今年5月底,“送戲曲進萬村、送書畫進萬家”惠民活動已到貧困地區演出1600餘場。湖南省文化廳下一步将組織全省110多家專業劇團、300多家業餘劇團和文化志願服務小分隊排練精準扶貧小戲小品,力争到所有的貧困村送一場演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