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譯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
1、逐走:競跑,賽跑。逐:競争。走:跑。
2、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誇父與太陽賽跑,直追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3、渴:感到口渴。
4、欲得飲:想要喝水解渴。
5、于:到。(飲于河、渭中的于,應譯為到,介詞)
6、河、渭:即黃河,渭水。
7、北飲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裡,在雁門山北。北: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向北方,向北面。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往北去大湖喝水。
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8、未至:沒有趕到。
9、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10、棄:遺棄。
11、為:成為。
13、鄧林:地名,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鄧林即“桃林”。
還未至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棄他的手杖,手杖化為桃林。
詞語活用
【北飲大澤】
北:名詞作狀語,向北。
【道渴而死】
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
古今異義
【誇父與日逐走】
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飲于河渭】
河:古義:指黃河。今義:泛指所有河流。
一詞多義
飲:
1、欲得飲 。 飲:名詞,飲食,食物和水。
2、飲于河、渭。飲:動詞,喝。
寓意
《誇父逐日》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
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經.海外北經》
《誇父逐日》表現了誇父胸懷大志,英勇
頑強的精神;寄托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
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的意志!
《誇父逐日》的主題思想即古代先民企圖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縛以及對生命永恒的渴求。
生活啟示
從誇父逐日的故事中,我們看到誇父為人類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聯想到一些先驅者為中華民族的複興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将來為祖國為人民多做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