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涉及王居易老師的經絡氣化理論、脾胃病常用穴和足三裡準确取穴法,供大家參考。
病案
李某,女,30歲,2009年6月16日初診。
主訴:腹脹、便溏1年。
症候:手足涼,畏寒,偏頭痛,口苦,起急,經前精神不好,白帶多,易倦,脈滑弦沉,舌胖苔白,根部有剝脫。
經絡診察:手足太陰經異常。
辨經:病在太陰經。
選經:太陰經、任脈。脾虛肝乘。
選穴:太白、太淵、氣海(TDP理療)。
療效:治療1次以後便溏有好轉,但若飲食不潔會偶發作。再鞏固療效3個療程,便溏基本緩解。
醫案解讀
本案經絡診察發現太陰經異常。太陰經為三陰之表,主開,可緩慢地灌滲營養物于全身,亦接收、排除代謝物,能化濕。若太陰經異常,太陰運化、行氣化濕功能受阻,或手太陰經宣發肅降功能失常,不能宣發脾氣,脾氣不升、肺氣不降,營養物質不能正常運行,則會有一系列的太陰經虛的現象。如腹脹、便溏、易倦、手足涼等。由于患者亦有偏頭痛與口苦,診為脾虛肝乘。患病日久,屬虛象,則取太淵、太白、氣海。
太淵為手太陰經之原穴,進針要緩慢、探索地鑽進去,能溫陽益肺氣、調氣利水。太白為足太陰經的原穴,脾經的輸穴、土穴,為本經的本穴,在第1跖骨頭後緣,赤白肉際之間,是一個非常小的縫隙,能溫補脾氣。兩穴相配有較強的溫陽益氣的作用,補益肺脾。太陰經氣機失調,肺氣不降,脾氣不升時可考慮用。這組對穴不僅可治療消化系統的病,還可治療所有太陰經虛象的病,如能治久咳、身腫、尿頻、尿少。
患者氣虛,取氣海補氣。用太淵、太白為主穴治療4次,便溏已明顯好轉。
患者的腹瀉由于飲食習慣不良,時好時壞,但仍逐漸恢複。在鞏固治療過程中,随症候的變化取以下穴組:
一是太淵、太白:脾虛,慢性脾胃病。溫陽益氣、益肺健脾化濕。
二是三個裡(手足三裡、建裡):溫健脾胃。慢性便溏屬虛性者,取本組腧穴。
三是手足三裡加中脘:中脘為胃的募穴,調理本腑,排除胃的代謝物、廢物,偏瀉胃;建裡偏補。
四是手足三裡加天樞、肓俞:腹部腧穴的選擇性弱于四肢的腧穴。天樞可調理足陽明胃經的氣血,有轉輸的功能。肓俞為足少陰腎經穴,與天樞在同一個水平線,可調理腎經的氣血。
五是脾俞、胃俞:因給患者當日灸太陽經的腧穴治療後背酸痛(膏肓、天宗),針此兩穴較方便,亦能溫陽行陽。
足三裡的取穴方法
針灸教材書描述足三裡的取穴法為“犢鼻下三寸(用患者的食、中、無名、小指四指量),離胫骨外緣一橫指處”。但在此針刺不僅針感不理想而且療效不明顯或無效。筆者認為,經脈腧穴須切循而得之,不可死闆地度量而得之。
《針灸聚英》曰:“三裡,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兩筋肉分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跗上動脈止矣。”受此經典論點的啟發,筆者在臨床反複試驗後發現足三裡應在胫骨粗隆下緣外側,在胫骨前肌與趾長伸肌之間取之。
足三裡離胫骨外緣的距離,在教材書裡都寫成與食指同寬,但這樣取穴并不确切,根據胫骨前肌的寬窄,每人不同;一般走路多者或小腿短粗者較寬,走路少者或小腿細長者則較窄。按此針刺,能感覺針感往下循經直到外踝關節,在臨床治療中針感常傳至足背或足大趾尖部。
圖片摘自剛出版的《經絡醫學概論》
足三裡是個“大穴”,能治療很多種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虛證、實證,慢性病、急性病,如果取穴不準,将會明顯地影響針感和療效!
本文摘自《王居易針灸醫案講習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編輯/李小五 編号/GYZX00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