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 喝骨頭湯最能補鈣?曬曬太陽就可以補鈣?預防骨質疏松必須補鈣吃藥嗎?日常生活中,有關補鈣的各種說法、秘方很多,那麼,到底什麼叫“缺鈣”,又該如何正确補鈣?來聽聽北京協和醫院“人工智能點亮健康生活-骨科AI科普團隊”的科學解讀。
專家介紹,鈣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元素,骨骼和牙齒就是鈣的重要載體。人體内90%以上的鈣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之中,還有少部分在血液以及軟組織中。骨骼中的鈣使我們的骨骼很結實和強壯,但是骨骼裡的鈣并不是恒定不變的,它與血液和軟組織中的鈣不斷地交換,達成一個穩定的平衡。
人們常說的“缺鈣”,醫學上叫骨質疏松,骨骼中的鈣質丢失就可能引起骨質疏松。
資料圖:老年人在社區内運動。(圖文無關)
出現哪些情況,要懷疑骨質疏松?
專家表示,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比較常見和嚴重的表現,也是治療骨質疏松所針對的最重要目标。脆性骨折就是在很輕微的動作,比如說打噴嚏或是很輕微的外傷之後就出現了骨折,比較常見的是脊椎的壓縮骨折、前臂手腕以及髋部的骨折。
骨質疏松還會出現其他的症狀,如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包括腰背部、四肢、頸肩等,尤其在夜間較為明顯,且可能會伴随抽搐和夜汗多等情況。老年女性随着年齡增長,身高逐漸變矮,出現駝背也要懷疑存在骨質疏松。
此外,如果體檢時出現骨密度檢測結果的異常,也要高度懷疑骨質疏松。
哪些人群易出現骨質疏松?
專家表示,大部分骨質疏松患者是原發性的,随着年齡增長進入老年期,骨代謝的平衡向骨質丢失傾斜,特别是女性在絕經期後激素代謝水平變化,更容易出現骨質疏松。所以老年人和絕經後女性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的主要人群。
但是也有一部分情況屬于繼發性骨質疏松。如極度缺少活動和鍛煉,不良的煙酒嗜好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造成骨質疏松;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過早的絕經閉經等内分泌系統疾病,也會導緻骨質疏松;炎性腸病、胰腺疾病和胃腸道功能吸收不良等胃腸道疾病,會造成鈣質的吸收異常;患有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風濕免疫病患者,以及患有癫痫、腦卒中、腦萎縮、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也常常可能出現骨質疏松的現象;慢性的代謝性酸中毒和終末期的腎病也可能是骨質疏松的幕後“黑手”。
此外,如果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癫痫藥物和抗病毒等藥物,也可能會造成骨質疏松。
預防骨質疏松就是要補鈣吃藥嗎?
專家介紹,預防骨質疏松最重要的是采取基礎的措施來調整生活方式。
首先,飲食上要均衡膳食、平衡營養,每餐要包括必要的營養元素,例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等。如果有骨質疏松的風險,就要更加注重牛奶等含鈣豐富的食品的攝入。
其次,最好能夠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照射,以便于鈣質的吸收。
第三,适量的活動鍛煉有助于減少骨質疏松的産生,但不能過量,否則适得其反,造成勞損。
第四,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減少碳酸飲料、咖啡等攝入。
在服用一些特殊藥物的時候,要關注藥品說明書上是否存在可能造成骨質疏松的說明,必要時向開藥醫生咨詢。
專家表示,骨質疏松通常是一個慢性和長期的過程,因此在治療骨質疏松的過程中要定期監測,看看前段時間治療骨質疏松的效果如何。一般骨密度檢測一年一次,最長不超過兩年一次,以便于及時調整抗骨質疏松藥物。(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