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那嗑CP正起勁兒的好基友,突然認真跟我說:我怎麼覺得,泰語聽起來這麼像潮汕話?
普通人看泰劇:這泰語怎麼這麼像鳥語?
潮汕人看泰劇:嗯?這句我竟然聽懂了?
實不相瞞,潮汕人看多了泰劇,很可能會生出一種莫名的自信:給我三天時間,泰語從入門到精通。
傻傻分不清楚的外地人,常常需要仔細辨認旁邊人說的到底是泰語還是潮汕話。
假如你有一個潮汕室友,你聽她打電話,很可能會覺得:這真的不是泰語本泰嗎?
但是,這些都是我們對兩種完全不熟悉的語言的第一印象。潮汕人是不是真的就能夠在泰國完全無障礙交流呢?
潮汕人會告訴你:當然不是了,不然怎麼會是兩種語言呢?
不過,潮汕話,确實和泰語有相似之處。
比如在看廣告時,突然聽懂了一句話。
又比如,嗑CP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句熟悉而親切的發音:mai!mai!
而在泰語裡,許多詞的發音,都和潮汕話異曲同工。
同樣都是說“我”,泰語和潮汕話的發音都是“瓦”。
假如潮汕人去泰國買東西,喊一句“頭家娘/頭家(老闆娘/老闆)”,大概率泰國人可以聽懂。
而諸如“椅子”、“桌”、“芥蘭”、“醬油”等日常詞彙,泰語的發音,和潮汕話也都是一模一樣的。
△來源:B站@秒懂泰語
悟了,潮汕人看泰劇原來不用看字幕(不是)。
一些視頻博主在泰國本地做過一些測試,結果發現,原來在曼谷買東西,你很可能用不上“薩瓦迪卡”這樣剛學的三腳貓泰語,直接說潮汕話,買東西、問價格一氣呵成,店主不光會購物基本對話,還能跟你唠會家常。
△來源:B站@惠古
怪不得我的潮汕小夥伴,哀歎自己仿佛出了國,又好像沒有。
還有潮汕人博主總結如何把潮汕話講出泰語感,首先,要學會把每句話的末尾換成“liao”,把每一句的“了嗎”換成“liao mai”,比如“吃飯了嗎”換成“吃飯liao mai”,靈活在句尾加上“krab”,立即擁有泰式潮汕味。
△來源:微博@汕頭吃喝玩樂
那麼,潮汕人是不是學泰語真的很輕松?
隻能說輕松了,但沒完全輕松。
在泰語中,有一部分的詞語是完全來自潮汕話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其他地區,并不是口音像就能夠輕松掌握。
潮汕話,若要論相似度,則是跟閩南話有更多的類似之處,在歸屬上也是閩南語系的分支,有一種說法是潮汕人的先祖是南宋時期的莆田人南遷廣東後形成的,因此口音類似。
泰語是一種複雜的多元化的混合體。泰語中的許多詞彙來源于古漢語、古梵語、古巴利語、古孟語(高棉語)、古緬語、現代英語等等。
因此,雖然有一部分泰語詞彙借用自潮汕話,整體依然是多種語言混合的結果,發音、語法仍然有較大差異。
至于為啥泰語裡這麼多詞來自潮汕話,其實是曆史原因。
很多老一輩人不知道泰國,但卻知道暹羅,近代由潮汕移民到泰國的就有五百多萬人。
潮汕地區從唐朝開始就有大規模的海上貿易,是著名的僑鄉,在一次次的貿易往來中有一部分潮汕人前往泰國,并留在那裡安家立業。
在泰國曆史上,有一位統一泰國的皇帝還是潮汕人。
在清朝乾隆年間,潮汕人鄭镛前往泰國定居,并與泰女羅央相戀,生下兒子鄭信,也就是後來統一泰國的吞武裡大帝,泰國人習慣稱他為鄭王,是泰國曆史上的五大帝之一。
在鄭王即位期間,他靠着潮汕血統,号召了不少潮汕僑胞,潮汕人與泰國人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
18世紀以後,大量的潮汕人湧入泰國,使得泰國的華人華僑中潮汕人逐漸占據了多數,根據統計,目前泰國的華人華僑約占泰國全國人口的12%,這當中,祖籍潮汕地區的泰國華人就有1000萬。
這也是為什麼潮汕人在泰國可以無縫使用潮汕話的原因,根本有些人就是說潮汕話的。在二戰以前,在曼谷使用潮州話的人群數量甚至曾超過泰語使用者。
越來越多的潮汕人進入泰國,潮汕話也成了泰國生意人不得不掌握的一門外語。甚至連一些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的商人也要學幾句潮汕話。
潮汕話,也成為華人在泰國交流溝通的主要通用語,以泰國中華總商會為例,這一組織被看作是泰國華裔華僑商人聯絡中心。
在中泰兩國尚沒有建交時,這一商會就履行了中國大使的任務,與當時的暹羅政府以及之後的泰國政府溝通。
這樣一個組織中潮汕人的比例占大多數,久而久之,很多其他華僑華裔組織也用潮汕話作為通用的工作語言。
同時,華人成為泰國經濟中的重要一環,甚至有了“無華不成市”的說法,這裡所指的華人就是以潮人為主體,因此潮語就成為了泰國的商場用語。
相應地,許多在東南亞打拼的潮汕人同時掌握5種以上語言,也不算什麼稀奇。
在泰國的潮汕人,自然也會學習使用泰語交流。
有趣的是,潮汕話裡,也有一些詞彙是借用自泰語。入潮汕必吃的沙茶,其發音也是從泰語中借來的,沙茶醬本身的形成也是華僑文化融合的結果。
比如在潮汕有一種魚,叫做“巴鱗”或“巴浪”,其發音第一個字就是泰語裡“魚”的發音,而第二個字是潮汕話。又比如,潮汕話的“行李”是“咭哔”,發音為“gag4 big4”,也是來自泰語。
除此之外,20世紀初到二戰結束這段時間裡,泰國華文學校很多,最多的時候超過500所,大多數華人學校由潮汕人創辦,以潮語作為主要的教學體系,直到20世紀末還有不少華校都以潮語作為教學語言。
泰語中的“pha-sa-cheen(中國話)”就是指的潮汕話。在泰國的文學作品中也默認唐人話、中國話就是潮汕話,在泰國,要指潮汕話以外的中國話時,需要說明是什麼cheen。
泰國除了在語言方面受到潮汕人的影響,在飲食方面也受到了潮汕人的影響,比如泰式粿條,端午吃粽子,以及草粿、湯圓、油條、豆漿等小吃。
△泰式炒粿條
泰國為什麼有這麼多潮汕人?
故事還得回到吞武裡大帝,在這之前有一部分潮汕人随着貿易潮流前往泰國。
因為曼谷與中國華南輪船通航是從汕頭開始,大批潮汕人從這裡進入泰國。
吞武裡大帝統一泰國後,推出政策,鼓勵大批量潮汕人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
現在泰國的潮汕人依然很多,很多潮汕人在泰國經商,小至街邊攤販,大到福布斯富豪,現在的潮汕裔泰國人混得風生水起,對泰國文化的影響已經展現在了語言、飲食、習俗等方面。
△《唐人街探案》取景自曼谷唐人街
潮汕人會做生意是一個普遍的共識,一些泰國潮汕人還成為了泰國富豪。
泰國釀酒業巨子蘇旭明,祖籍廣東汕頭澄海,目前擁有兩家泰國最大的釀酒廠及集團,今年還以135億美元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56名。
現任泰國正大國際集團董事長謝國民,祖籍廣東汕頭澄海縣。因為泰國人每日三餐都少不了該集團的食品,謝國民被泰國人稱為“農牧巨子”。
縱觀泰國和潮汕的交流融合,其實也是一代又一代華人移民打拼的曆史。在飲食、語言等為基礎的日常生活裡,哪怕人在國外,潮汕華人也從未忘記過自己的根。
不過,下一次,如果有人說潮汕話怎麼這麼像泰語,潮汕人不妨雙手合十,胡謅幾句,反正這些可憐人,哪個都聽不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