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代募兵挑選要求

古代募兵挑選要求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7 12:08:04

古代募兵挑選要求?《陣紀》是明代軍事家何良臣撰寫的一部兵書,重點探讨戰陣之間的紀律,治軍思想是該書的重點治軍之前,首先要選拔兵員、定崗定編,該書在這方面進行了頗具見地的探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古代募兵挑選要求?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古代募兵挑選要求(如何選拔兵員定崗定編)1

古代募兵挑選要求

《陣紀》是明代軍事家何良臣撰寫的一部兵書,重點探讨戰陣之間的紀律,治軍思想是該書的重點。治軍之前,首先要選拔兵員、定崗定編,該書在這方面進行了頗具見地的探讨。

貴精、貴誠和重膽

何良臣主張,要想打造紀律嚴明的軍隊,首先要在選拔士卒上下功夫,這便是“募選”。在《募選》篇中,何良臣專門讨論了士卒的招募和選拔。他指出:

“募非握機,無以合衆;衆非精選,無以得用。”

意思是說,募兵時要廣泛動員,不妨多征召一些,但在真正選兵時一定要遵循精兵原則:

“故募貴多,選貴少。多則可緻賢愚,少則乃有精銳。”

對于選人标準,何良臣認為應以膽氣為重:

“最喜誠實,獨忌遊閑,不在武技勇偉,而在膽氣精神。”

他主張應優先挑選那些誠實可靠之人,注重膽氣精神。這些誠實之人,多在鄉村和田間,故而要到耕種的農民中挑選。

在選拔士卒時十分看重誠實、精神和膽氣,這一觀點與戚繼光非常相似,但視角有所不同。戚繼光提出“有膽”的益處,何良臣則強調了“無膽”的弊端:

“大率其選務精,而其用在膽。伶俐而無膽者,臨敵必自利;有藝而無膽者,臨敵忘其技;偉大而無膽者,臨敵必累墜;有力而無膽者,臨敵心先怯。俱敗之道也。”

其次則是考察是否“膂力便捷”,看看這些選拔對象是不是強壯有力,是否身手矯捷。征募範圍首選“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身體素質較好,戰鬥力更強。

尤重作戰技能

何良臣反對在選人過程中采取過于絕對化的措施。比如四十歲以上者,雖然膽氣和精力日漸衰憊、不堪勞苦,但其中也有“武技兼人,手足利捷,曾經戰鬥,慣識夷情”的老兵。對于他們,何良臣主張用人之長,比如讓其充當“司教、司戰”。還有一些老者,“乖覺曉事,誠慎細密,備谙山川進退險易”,則可以令其充當哨探和巡察。

在選人方法方面,何良臣反對簡單地以蠻力大小作為選人标準。他指出:

“徒試其力,而不觀其精神,是粗砺鈍漢耳。”

能舉鐵石器固然不錯,但更要觀察其是否耳目伶俐、手足便捷。那些年齒适當、膂力過人、耳聰目明、手足伶俐、膽藝過人者方為上選。在這些人中,又可挑選出身軀偉岸、膽氣和武技超出常人的,讓他們充當頭領。

戚繼光也非常重視選兵,對選兵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等多有論述。他非常重視選用“鄉野老實之人”。何良臣對戚繼光的這一思想有所繼承,但對“鄉野之人”有不同理解。他認為“鄉野之人”之所以是合适人選,是因為他們“懼官畏法,誠信易于孚感”,即他們會因為畏懼法律而知道感恩,更易于管理。

選拔精銳之士,當然是所有部隊的目标,但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存在着差距。何良臣雖以上述選人标準為“承平選士不易之規”,但也看到這種标準在執行時的困難。若遇到緊急情況,身處亂離之世,那就隻能“驅老幼,用烏合,集市人”。但這樣的烏合之衆很難克敵制勝。若兵員條件實在難以達到标準,那隻能以其他方式激發隊伍士氣,如以《孫子兵法·九地篇》中所說的“陷之死地”等方法,增強他們的戰鬥力。

注重“束伍”之法

善于治軍的将帥,對于編列隊伍也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何良臣指出:

“惟束伍以緻其節,因力以授其器,信必以服其心,分門以教其技,此四語無分有急、承平,但欲用兵,便不可缺其一。”

由此可見,能否做好“束伍”,關系重大。

何良臣首先指出了“束伍”的總原則:“疾而條理,嚴而簡便。”當時“束伍”的大緻過程為兵士募齊之後,通過過堂點名的方式,選定就編隊伍。每隊都認真登記士卒籍甲、年貌、疤記、尺寸、斤力、住居、習藝等,次日令其各領腰牌、衣甲、旗幟和器械。此後嚴格控制其出入營門,不允許士卒随意外出,也不許他們與隔壁營寨私自交往。伍列一旦編定,相應的禁令便随之頒行。伍長必須熟悉屬内五人的性情和聲音,隊長也必須了解隊内各人的膽力和強弱。不僅如此,自偏裨将至于伍隊長,由上而下必須簽訂條文,規定不許有懶惰、怯弱、嫖賭、為非、逃脫、頂替等現象發生,一旦發生則與之同罪。如果犯禁違令,則處以重刑,更會通過連坐之法,使其心存畏懼。

至于編列隊伍的方法,何良臣推崇《周禮》等舊制,依據“伍編而分列”。他的主張在周制的基礎上也有所變化。周制一般以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二千五百人為師,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從“兩”到“卒”,打破了“五”的固定建制。何良臣的編列方法則始終以“五”為基本建制數:

“五人為伍,五伍為隊,五隊一百二十五人為哨,五哨六百二十五人為總,五總三千一百二十五人為營,五營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五人為鎮。”

編列完成之後,便是“授器”,即分配武器裝備。何良臣認為,“授器”應遵循短長兵器的運用特點和使用技巧,做到因人而異:力氣稍大且有膽氣者,可以教其操練長牌;壯健且進退持重者,則可習狼筅;年少利便、手足輕捷者習藤牌;壯年有殺氣且有戰鬥精神的,可以習長槍;骁勇活潑、運轉飛騰自如的,則可習短器;至于身材相對矮小但堅健伶俐者,可教習鳥铳藥弩;那些老實本分,能夠負重的,可以充當火兵……總之,應按照士卒的各自特點發放兵器,保證長短兵器的戰鬥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來源:中國國防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