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壹零
好借難還,再借更難。
由于共享充電寶對應了人們出行在外的某些場景的剛性需求,在共享經濟的紅利之風吹過後,相對更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其刻下了一層消費烙印。然而,當這門生意獲得了消費者認知、逐步站穩腳跟、甚至實現初步盈利之後,接連的漲價也随之而來。從最初的1-2元/小時,發展到現在動辄5-10元/小時,甚至在商圈、景點、交通樞紐等充電需求更大的場景中,十幾元/小時的租價也并不少見。
共享充電寶租價越漲越離譜,可共享充電寶品牌商家卻越虧越凄慘。有着“共享充電寶第一股”之稱、曾經帶給人們共享生意盈利曙光的怪獸充電在近一年來業績頹态盡顯,不僅收入規模大幅度縮減,在去年由盈轉虧之後虧損程度也不斷加大。
一邊是對漲價叫苦不叠、有被“刺到”的共享充電寶消費者,一邊是絲毫不見起色反而虧損越陷越深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商家。泡沫一戳擊破,難道共享充電寶這門生意裡注定了盡是輸家?步步走向虧損深淵的怪獸充電,想要翻盤是否幾率渺茫?在其商業模式以及與消費者/代理商/線下商家的矛盾與利益糾葛中,我們或許能夠對問題的答案窺探一二。
辛苦賺錢幾十億 一半發展代理商一半交了入場費
據圖中數據顯示,在2021年6月以前,怪獸充電還在能夠勉強保持着營業收入的增長與實現微利的狀态。但明顯可以看出,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在顯著減少,從2021年3月底的162.46%下降到2021年12月底僅有的27.62%。而短暫盈利之後再次陷入虧損發生在2021年下半年,進而導緻全年淨虧損1.25億元。
2022年上半年以來,怪獸充電不僅沒能扭轉業績的衰退,反而是越陷越深。2022年一季度,怪獸充電首次出現營收規模的減少,同比下降12.97%,而虧損0.9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38.65%。二季度以來,虧損再次加大,甚至僅上半年的虧損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兩倍,為2.8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為-1305.33%。
值得一提的是,怪獸充電本身的營業成本并不高,近年來毛利率幾乎均能達到80%以上,從這一角度來理解這似乎本應是一項暴利的好生意。但與之相背離的是,怪獸充電的銷售費用持續高企,甚至在近年來呈現出逐漸升高的趨勢,進而吞噬掉所有的利潤空間。
2019-2022年上半年,怪獸充電的銷售費用分别為13.62億元、21.21億元、29.51億元與13.25億元。更為明顯的是銷售費用率,分别為67.36%、75.50%、82.31%與92.78%。也就是說,到了今年上半年,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怪獸充電超過9成的收入依舊被拿來投放在銷售與營銷方面。
而這也正是怪獸充電的境遇尴尬之處。一年辛苦賺來幾十億,一半用于發展代理商,一半激勵線下商家以便充電寶設備入場。在代理商方面,近年來共享充電寶品牌商家逐漸由直營模式向代理模式轉型,以期減少現金流與前置成本,但為此付出的代價便是極低的分成比例,怪獸充電本身僅能分成10%-25%左右。而在線下商家方面,2019-2021年,怪獸充電支付給線下商家的入場費和傭金水漲船高,分别為9.28億元、15.77億元與21.13億元,其中2021年的這部分費用占到銷售費用的71.6%,占營業收入的59%。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曾經紅極一時的共享生意緣何淪落至為線下商家和代理商“打工”的後果?從根本來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共享充電寶本身不存在任何競争壁壘,商品産出和入行的門檻都很低。對于代理商和線下商家而言,與不同的共享充電寶商家産生代理或者合作關系并無本質區别。哪一家能夠支付的分成/傭金更多,哪一家能夠給到更高的入場/買斷費用,線下商家便會選擇哪一家代理/合作,以至于最終演變為當下的無序價格紛争。
而這樣的局面,對于怪獸充電而言,是一個無解的謎題。如果想要擁有更多POI(點位)從而打開更多收入入口,就必然要向代理商和線下商家開出比競争對手更誘人的激勵價格,而這對于本就入不敷出的怪獸充電而言又将是更大的成本壓力,需要通過租價的漲價來進行找補,但消費者對于漲價買單的程度顯然已達到極限。虧損的口子一旦破開,惡性循環的怪圈恐再難跳出。
“慢充”賺錢定義下的逐利短視行為
根據怪獸充電的官網顯示,其共享充電寶的電池容量為5000mAh,總輸入功率為5.1V,2.1A,即10W左右。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而與當前市面上主流的充電寶能做到更大容量、20W以上快充相比起來,共享充電寶算得上是最低配的存在。再加上當下各大手機廠商在續航性能、支持快充等方面相繼開卷,都對共享充電寶的實際使用功能帶來了降維打擊。
而充電功率的性能直接影響到充電的快慢與時長,這也是共享充電寶品牌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一大矛盾所在。
共享充電寶商家顯然願意“慢充”。使充電性能屬于較為低配的位置,能夠使得消費者為了滿足手機的充電需求而被動延長了使用時間,就能從按時間計價的充電寶上面“薅”到消費者的更多羊毛。
而消費者當然傾向于“快充”。一方面,消費者出行在外可能不會在充電寶借出的地方做更多的停留,再去其他地方尋找充電寶歸還的地方也并不容易;另一方面,過長時間的充電無疑加大了消費者被價格“刺傷”的風險。但局限于充電寶本身的性能不佳,以及時常出現的“充不進去電”、“充的還沒有用的快”等問題,消費者對于共享充電寶可能留下了并不太好的消費體驗。
更關鍵的是,在共享充電寶本身的品質以及整個消費體驗沒有很大提升的情況下,租價卻貿然成倍甚至近十幾倍的上漲,自然就會引起消費者的更多不滿。原來好借好還,現在再借更難。
由此來看,随着漲價的趨勢以及不佳的消費體驗,未來消費者在外出行對于共享充電寶的需求很可能減少。畢竟,與動辄十幾元甚至幾十元的單次共享充電刺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行購入一個充電寶的價格也不過幾十元。
流量遷移談何容易 白酒難解盈利焦慮
成本重壓、盈利焦慮之下,2021年4月,怪獸充電推出了濃香型白酒品牌“開歡”,這樣跨界的舉動在彼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方面,白酒市場雖然是一個千億級市場,但卻并非人人都可分得一杯羹,從生産釀造到銷售渠道再到廠商與品牌,處處存在不低的競争壁壘,怪獸充電從0開始并不具備優勢;另一方面,怪獸充電擁有的點位及渠道看似流量密碼,但消費者對于共享充電寶的認知與代理商及線下商家無異,因為産品同質化嚴重,也就很難具備用戶粘性與品牌意識,這樣情形下的流量自然也就很難遷移。
一年半的時間過去,怪獸充電的白酒業務開拓并沒有拿出亮眼的成績。僅有線上銷售渠道的“開歡”白酒,其淘寶旗艦店僅擁有24304的訂閱數量,在上架的商品中銷量最高的白酒品類月銷僅為24。
而從整體收入的占比來看,2022年上半年,怪獸充電的充電寶租賃業務收入占比依然高達97.39%,是為其創造營收的主力軍。而白酒與其他業務則仍歸類為其他,占比僅為0.77%。
由此來看,想白手起家靠白酒緩解盈利焦慮,怪獸充電破局不利。
總而言之,共享充電寶曾經本身是一項切合了一定需求的商業模式,卻逐漸演變成了一門愈來愈畸形的生意。在充電寶商家-代理商/線下商家-消費者的角逐中,花錢卻被漲價刺痛的是消費者,收錢卻蒙受虧損的是充電寶品牌商家,隻有代理商和線下商家可以在其中坐收漁翁之利。逃不出點位之争、開拓不出更多盈利手段的怪獸充電,一步步走向虧損深淵,翻盤希望渺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