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凡是江南地區與小橋流水人家、古運河、深巷民居有關的景點,最美的旅遊季節,應該是杏花春雨時節。不過,位于千年大運河畔的無錫清名橋曆史文化街區,顔值最高的季節卻是在入夏之後,從初夏的薔薇到暮夏的石榴,一共有四波花事,讓你打卡一年中最美的運河風光。
最為經典的淩霄花與古民居
第一波夏花:初夏的薔薇花滿街滿牆的薔薇花,應該算是清名橋古運河曆史街區,全年各類花事中,規模最大的一波。從4月中旬的暮春時節,一直綻放到五月初的立夏之後,長達20多天的花期,完美實現了江南地區從春天到夏天的過渡。
南下塘詹園的薔薇粉牆漏窗
清名橋古運河街區的薔薇花,主要集中在古運河東側的南下塘,從金塘橋畔詹園長達十多米的薔薇花牆,一直到清名橋堍爬滿薔薇濃蔭的“蜜悅”,這一段是薔薇花最美的一段步行街,主要值得打卡的是詹園的薔薇粉牆漏窗,在野複古商店的薔薇濃蔭,沫相忘的白色野薔薇,以及終極版的蜜悅薔薇花牆。
沫相忘的野薔薇花海
第二波夏花:仲夏的淩霄花詩人舒婷著名的代表作《緻橡樹》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詩句“如果我愛你,絕不像攀緣的淩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每年仲夏季節,從福建的鼓浪嶼到江南的水鄉古鎮,到處都是色彩熱烈的淩霄花,這種花喜歡攀爬到房屋的高處,形成一種不遜色于薔薇花的花瀑景觀。
古運河畔滿屋滿瓦的淩霄花
清名橋街區的淩霄花,顔值最高的是運河邊的枕水人家,白色的粉牆,黑色的屋瓦上,鋪面整片橙紅色的淩霄花朵,色彩的飽和度、純淨度極高,特别是沫相忘的屋瓦轉角處,金塘橋橋洞邊、大公橋畔、闼下窯的窯頂等處,都是極佳的拍攝機位。
沫相忘街角的淩霄花牆
第三波夏花:綻放在小巷深處的繡球花古運河畔,繡球花并不是一種傳統的花卉,而是近些年引進的外來品種,但是,由于繡球花特有的藍紫色色系,給夏天的小巷,帶來一種“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淡淡的愁緒,這種因為戴望舒的《雨巷》而賦予江南小巷的特有氣息,通過繡球花,得到了強化。
古運河畔的繡球花累累
與薔薇花和淩霄花不同,古運河畔無論是南長街,還是南下塘,都沒有規模特别大的繡球花種植,但是,由于繡球花花形碩大,色彩極為絢麗,因此,單叢、單株的種植,更能夠體現出整條街的文化氣息,特别是運河邊的茶室、咖啡館,牆角桌面的繡球花,讓你能夠感受到一個非常美好的下午茶時間。
充滿文藝氣息的複古商店
第四波夏花:石榴花石榴可以說是古運河畔的“原住民”,現在清名橋街區範圍内的南長街、南下塘、大窯路、賀弄等步行街、小巷各處,有很多的石榴樹,這些石榴樹在街區改建之前就已經存在,街區的建築翻新改造後,石榴樹卻都被完好地保留下來,那種滄桑感十足的老枝,見證了古運河的悠久曆史。
清名橋上的石榴花開
清名橋古運河最有名的一株石榴石,便是生長在地标建築清名橋石縫中的一棵石榴樹,沒有人能夠說清楚這棵石榴樹的來曆和年代,但每到5月底六月初,滿樹鮮紅的石榴花開的時候,那種熱烈的氣息,仿佛是從建橋時的2、300年之前穿越而來。喜歡曆史的人,可以從清名橋石縫中,大窯路的古窯窯頂,去尋找這些古老的石榴樹。
小巷深處運河人家的老石榴樹
清名橋古運河街區,是無錫曆史上“四大碼頭”的發源地之一,這裡文化氣息濃郁,曆史淵源深厚,而這些文化氣息,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這些一波又一波的江南古鎮經典花卉來體現,喜歡旅遊的人,如果踏準了花事的節奏,就能夠見到一個顔值最高的古運河街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