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字即便是在網上費時查找也可能查不到理想形象的範字。比如“吧”字的草書寫法,網上隻能查到如下兩種寫法:
經典寫法的“吧”字
如上圖所示,仔細品鑒這兩個字的形象,感覺都不是太理想。那麼隻有自己來創新了:
助勝快寫體“吧”字的創新寫法
如上圖所示,把“吧”的右偏旁裡面的短豎伸出頭來,這個“吧”字就神韻滿滿了。
但是,有些字自己絞盡腦汁也可能在短時間内不能創新出理想的形象來,那麼,隻有借助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神韻的隸書作品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令人驚喜的藝術創新靈感。
請看一幅賞心悅目的隸書作品:
楊建和,《陋室銘》唐*劉禹錫
請看放大的局部圖:
楊建和,《陋室銘》(局部)唐*劉禹錫
如上圖所示,請看用橙色框框住的“山”字,隸書寫法的“山”字的中間的豎的根部被寫成了一個三角形狀,這樣形象的“山”字顯得非常有韻味。因此,我們在寫行書、草書的“山”字時就可以借鑒一下這個有神韻的形象啦,請看下圖:
助勝快寫體“山”的新寫法
再請看“德”字下面的“心”字,隸書的“心”字的中間和右邊的兩個點兒往往被寫得非常靠近,這種效果很耐品耐賞。因此,我們就可以借鑒一下這個形象啦,如下圖所示:
助勝快寫體“心”的新寫法
再請看另一張放大的局部圖:
楊建和,《陋室銘》(局部)唐*劉禹錫
如上圖所示,請看用橙色框框住的“孔”字,隸書的“孔”字的右偏旁的右上角多出來一個點畫兒,有了這個點兒使得“孔”字的形象神韻綿長。這個形象啟發我們在寫行書、草書的“孔”時應多強調字體上半部分的張力,應當寫得上松下緊,并且把右偏旁“豎折鈎”的起筆位置提高一些。如下圖所示:
助勝快寫體的“孔”的新寫法
如上圖所示,這樣的“孔”字就顯得非常有神韻了。這個“孔”字形象在字典網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