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尤其是上了一定歲數的朋友,經常在上下樓梯或者背東西負重的時候感覺腿腳發軟,這也許是骨關節炎的征兆。
接下來我們共同認識一下這個看似是病又不是病的骨關節炎。
無菌性炎症
骨關節炎又名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等,并不是說骨關節真的發炎了,更多的應該稱為“無菌性炎症”。
也就是說,骨關節的炎症并不是細菌、病毒等感染導緻的,當然吃消炎藥或者抗菌藥也沒有什麼效果。
它主要表現為軟骨退行性變,即随着年齡增長和人體關節的日複一日地使用,所謂“年紀大,機器壞”,關節軟骨不斷地摩擦受損、變薄,關節沒那麼潤滑了,自然就成了骨關節炎。
最常見于膝蓋、臀部、手和脊柱,會伴随疼痛、僵硬、腫脹等。有時還會伴有新骨的形成,即“骨刺”。
從醫學調查的情況來看,60歲以上的人大概有一半都或輕或重患有骨關節炎,而超過75歲的人得骨關節炎的比例高達80%左右。所以,骨關節炎并不罕見,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
就像機器用久了會有很多自身的毛病,人身上的零件用久了也會出現很多小問題,骨關節炎就是關節用多了或者平時不怎麼注意保護關節引起的。
引起骨關節炎的5大原因
引發骨關節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個:
1. 慢性勞損
長期行走或者端坐姿勢不正确,以及過度負重。
比如最經典的“挑山工”形象。平時我們生活中扛米袋、提油桶、提大袋面粉等,都有可能導緻膝關節軟組織損傷。
特别在上下樓時,膝蓋受力居然是平時的4倍!跟日常在平地行走相比,上下樓梯時我們相當于背了3個自己在走路!
2. 肥胖
體重的增加和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成正比。
首先,肥胖者肌肉的承受強度低,肌纖維數量可能相對比較少,因此肌肉對關節的包裹保護作用較弱。
其次,肥胖的人常常伴有動脈硬化,會造成關節軟骨及半月闆的營養不良,不利于關節穩定。
對于肥胖者而言,體重下降可以減輕甚至避免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症狀或發病。
3. 骨質疏松
當軟骨下的“骨小梁”變薄時,即發生骨質疏松,其承受壓力的耐受性下降,此時更容易出現骨關節炎。
4、外傷
反複的膝關節損傷,如骨折、軟骨、韌帶的損傷。尤其針對運動員這個特殊人群,非常容易出現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
5、遺傳和性别
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不同種族的人,關節受累情況集中的部位不同。如在白種人中多見髋關節、腕掌關節的骨性關節炎,但在黑種人及黃種人中少見。
性别也有影響,膝關節的骨關節炎在女性中較多見。
呵護膝蓋小貼士
愛護關節,呵護膝蓋,要從生活點滴做起:
1、“能省則省”
建議大家平時生活裡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各個關節,尤其是膝關節。
比如需要大量采購時就拖個小推車去超市、市場購物,能不扛東西盡量不扛,能有省力的方法盡量選擇省力的。
2、老年人巧鍛煉
不推薦老年朋友把登山作為日常鍛煉身體的項目,偶爾一次可為之,天天爬山對膝關節而言反而弊大于利。
建議遊泳、散步、打太極等溫和不負重的運動比較适宜。
對于肥胖的朋友,要适當健身鍛煉減減肥,為自己的關節減輕點負擔。
3、保持良好坐姿
坐着的時候,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最好保持在大于或等于90°,因為如果小于90°,會引起膝關節半月闆受壓迫,長期會造成損傷,從而損傷膝關節。
4、防止骨質疏松
多補充維生素D和曬太陽來補鈣,必要時可以适當吃鈣片,預防骨質疏松症發生。
5、避免劇烈運動
除了運動員這種高強度訓練的特殊人群外,能避免劇烈運動和容易使關節受傷的活動就盡量避免,或者進行之前要經過正确的體育訓練,防止關節受傷。
總而言之,好好保養我們的骨關節,從年輕做起,從現在做起,才不會老來“空悲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