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安陽殷墟考古資料等已經證實,是成系統的漢字已發育成熟的時期。
在這個時代,漢字已經能夠利用其引伸的含義進行組合形成語句,用以記錄作者的完整思想了。由一個具有獨立完整的意象的漢字引伸出其可能詞性的含義,這是表意文字進化成文字的第一步。然後對這些文字進行合乎語法的組合形成語句,這是表意文字要轉化成文字需要完成的事情。漢字的這兩類轉換工作在商代和西周這一階段都還在持續進行中,所以那時的文章中語句的意義很大可能與戰國及以後的理解不同。《周易》古經今人讀不懂就有上述的原因。
比如《周易》坤之六五卦的繇辭“黃裳,元吉”,今人看見這幾個字的組合,就習慣地以為是“黃色的衣裳,大吉”。這種理解就非常地不合邏輯,人們就因此陷入迷茫之中了。
實際上這句話應譯成如下的意義才算合情合理:一個人穿着一套大小合适的衣服,才能使衣裳與人體兩者都好。
這裡,“黃”字不能取“黃色的”含義,而是“大小正好的”含義;“元”字不能取“大的”含義修飾“吉”字,而是要取“兩者”的含義(“黃”與“元”字的這些意義請讀者參閱在下的有關帖子)。
想到了殷商文化的輝煌,今日就為讀者解一個“商”字,我們還是從字源開始研究。
來自百度百科
“商”字,是由這幾個符号構成的:“丙”字和“辛”字,辛在丙上,後來又在丙之内增加了個“口”字,在丙上增加了幾個表示錢的符号。但基本符号“丙”和“辛”是不變的,這兩個符号都是抽象符号,所以想用簡單象形法理解“商”字就不可得。
“丙”字内增加的“口”字表示嘴巴,與上部的“辛”字合成“言”字表示說話,“丙”字離卦,表示兩者面對面以及交易等意象,于是整個“商”字就表示買賣時兩人談價協商讨論等。這就是“商”字表示“商談、協商”等意義的來源。
“辛”字為兌卦,兌卦又為口為說話,所以沒有口隻有上部的辛字也一樣能表示說話,所以有些古商字在丙字之上寫了兩個辛表示雙方對話,也一樣具有商談的意義。
“辛”字還為結果,可表示某一個數,被除數,下部的丙是離卦,表示分離、等分,對一個數進行若幹等分就是除,所得結果就是“商”。這就是“商”字表示除法結果的道理。
“商”字“估量”的意義引伸自買賣時雙方對貨品價值的評估。
商朝之名,大約來源于他們的祖先部落率先發展出了發達的商業這個事實。
另外,盤庚遷殷後,商朝也常稱殷商,這個殷字是針刺放血療法的意象,大約中醫針法發明自安陽這一帶,故名殷,包括外科手術。
因為中華青銅時代以殷商為成熟的時期,在此時發明金屬的刀與針用于醫療就極有可能。
此“商”字之解,體現了易學知識的重要性,沒有相關的易學知識,面對漢字我們将一頭霧水,很難得正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