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5 12:21:37

黑格爾曾說孔子是“一位實際的世間智者”,其學說是一種“道德哲學”,“沒有一點思辨的東西,隻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哲學史講演錄》)。作為一名《論語》的受益者,被深深刺痛着。一定要讀通論語,這也是自己為何會有些邏輯控的緣故。在我看來,《論語》是一部編排自然、精妙且不失情趣、哲理的匠心之作,值得與大家分享。本文所要分享的是《論語》的第一篇第九章。同時,歡迎大家就《論語》和孔子的相關問題,一起探讨與交流。

【原文】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參考譯文】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祖先,自然會導緻老百姓歸于忠厚老實了。”——楊伯峻·《論語譯注》

自己給出的譯文,則是,曾子說:“謹慎結果、追求長遠,社會風氣便會歸于淳樸厚道。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1

清明節祭祀先祖是應該且必要的,但是否可用“慎終追遠”,則有待商榷

非充分條件

坦率地說,伯峻先生的譯注是主流譯注,錢穆先生、李澤厚先生、楊朝明先生主編的《論語诠解》都是這類譯注,隻是文字大同小異罷了。之所以會棄主流,是因為“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作為社會風氣淳厚的條件,是不夠充分的,盡管其老師孔子,的确說過“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篇)。

然而,如果将之作為充分條件,那麼是否意味着:貧窮人家,為了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其兒女便會硬着頭皮對父母說,并非是我們做子女的,有意虧待二老的衣食住行,而是實在想為二老積攢些棺材錢,以免将來社會輿論到處戳着我們脊梁骨,罵自己是不孝子孫;而有錢人家,亦可通過“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一事,賺足孝心:不論父母生前是否盡孝,隻需将後事辦得隆重、悲戚,就可以為自己博得一個孝順美名。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2

是否這就算作“慎終追遠”

敢情“薄養厚葬”的陋習就是由此而來。倘若再結合“喪,與其易也甯戚”(《八佾》篇)來“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則更簡單:隻需在父母死後哭得死去活來,然後時不時追思下祖先,便可“民德歸厚”。我想,孝若真是如此,隻是做給别人看的,形式主義,又何必呢。

也難怪黑格爾先生會說孔子是“一位實際的世間智者”,其學說是一種“道德哲學”,“沒有一點思辨的東西,隻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哲學史講演錄》)。盡管黑格爾所說是孔子而非曾子,不過平心而論,本章如照此譯注,确實是既無邏輯,亦無深度,且容易歧義。

那麼本章該怎樣譯注,才會更好些呢?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3

慎終追遠

《說為解字》,“慎,謹也”,謹慎、慎重;“終, 絲也”,意思是将絲線紮緊,象征結束,可引申為終點、結果。“慎終”,即謹慎結果。孔子說“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述而》篇),旨在希望世人不要僅憑感情或意氣行事;這樣,便容易沖動魯莽,造成“馮河暴虎”的後果。“慎終”亦是如此:行事前,謹慎結果,便可為自己預留下思考的時間:此事是否可做、怎麼做才能更好,以免隻是一時興起或是頭腦發熱,便倉促決定,造成胎死腹中或者是事與願違。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4

《說為解字》,“追,逐也”,追趕,引申為追求、追取;“遠,遼也”,引申為長遠、久遠。“追遠”,即追求長遠。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靈公》篇),旨在希望世人不要目光短視,隻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沒有長遠的打算與規劃;這樣,便不能防患于未然,甚至有可能會死于安樂。“追遠”亦是如此:追求長遠的利益,便不應僅顧眼前的利益,以免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說為解字》,“衆萌也”,百姓、民衆,以勞動群衆為主體的社會基本人員。孔子雖然沒有明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但從其言行來看,孔子是贊成這種主張的。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述而》篇)”,可見,在孔子的心中,并沒有地位上的貴賤,而隻有學問上的高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篇),從這一的志向來看,其親民思想亦見一斑。

孔子所敬重、推崇聖王亦無一不是重民:如堯“唯天則之”(《泰伯》篇,下同),效法于天,天生萬物而不居功自傲;又如舜與禹“有天下也而不與焉”,禅位而得,又禅位而去,并未将權力之公器私用。堯、舜、禹,均是由民而來,其本質上來講,仍是民,隻不過是萬民之首,“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為政》篇)罷了;且如果“四海困窮”,則“天祿永終”(《堯曰》篇)。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5

當然,孔子亦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按照錢穆先生所譯“對于老百姓,隻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論語新解》),這不是明顯愚民嗎?

然而,該章隻需換一句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便可理解成“如果民衆聽從差使、勞役,那就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如果民衆不聽從差使,那就對其教化,啟其心智”,如此理解,則更符合孔子“使民如承大祭”(《泰伯》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可勞而勞之……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堯曰》篇)等重民主張。作為孔子的高徒,我想,曾子很有可能秉承了老師的重民主張。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6

在現代漢語中,“道德”通常被視作一個概念,指的是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态,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然而,在古代,“德”與“道”,則是兩個有所區别的概念。

什麼是“德”?管仲說“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職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三國時候的王弼在注釋《老子》時說“德者,得也。常得而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而南宋理學家朱熹亦說“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四書集注·學而篇》),可見“德”有“得”之義。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7

在《論語》中,“主忠信,徙義,崇德也”(《顔淵》篇)”、“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篇)、“鄉願,德之賊也”(《陽貨》篇,下同)、“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在孔子心中,“忠、信和中庸”等,均屬“德”的範疇;而“鄉願、道聽途說”等,則屬于無德的範疇。

同時可說明,《論語》中的“德”不僅包含有今天普遍認為品行,而且包含有正确思維方式,即我們所稱的智慧。因為一個人無論是擁有“中庸”這樣的“至德”,還是“道聽途說”這樣的“德之棄”,其折射出來的,不僅是該人的品行,還有智慧。有鑒于此,自己将《論語》中的“德”,定義為“人們改造事物的正确方法”;在西方哲學體系屬“方法論”的範疇。

盡管“德”與“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聯系十分緊密。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一章》中便說:“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道”生長萬物,而“德”養育萬物;而孔子亦說“志于道”而“據于德”。

不妨打個比喻,有甲、乙兩地,乙為風景名勝區,但由于甲、乙之間正式線路尚未開通,那麼對于甲地之人,雖然很想去乙地遊玩,奈何小路比較險阻,去的人自然便少。如今正式的線路雖然開通,從理論上講,甲地之人,人人都可以去了,但并不見得人人便必去乙地遊玩,比如有些壓根就不想去;即使去,其速度亦不盡相同,有的人步行,有的人騎自行、摩托,有的人則開着小車。在這個比喻中,甲、乙之間是否開通正式線路,便屬有沒有“道”的問題;而正式線路開通了,想不想去、又選擇何種方式去,便屬有沒有“德”的問題。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8

同理,雖然孔子認為,“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但孔子亦認為“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泰伯》篇)。也就是說,即便天下有道,有勞動能力的人,都能通過誠實的勞動,改變“貧且賤”的面貌,即便“執鞭之士”,亦能“富而可求也”(《述而》篇);但由于部分有勞動能力的人,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如慵懶散等,那麼這種人很是缺德,依然會被孔子以為“恥”。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推知,所謂“民德”,即:民衆的品行和智慧,類似于現在常說的國民素質,當然如伯峻先生譯作“社會風氣”,也是不錯。“厚”,淳樸、厚道。謹慎結果、追求長遠,社會風氣便會歸于淳樸厚道。

對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成清明報道的标配)9

當然,如此譯注,并非自己的首創,而是從南懷瑾、何新等少數幾位先生。因為如此譯注,既可使本章富有邏輯,又可使本章飽含深度:世間幾乎所有的紛争,都來自于非理性因素,或感情、意氣用事,或目光短視、追求眼前的利益。如果大家都能“謹慎結果、追求久遠”,理性行事,那麼世間的紛争将會大大減少,社會風氣自然可以歸厚。

故,雖然小衆,自己亦從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