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是個好習慣?——本文系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珍惜糧食是個好習慣?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本文系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2017年,在第37個世界糧食日上,袁隆平團隊宣布:雜交水稻平均畝産1149.02公斤,再次刷新世界水稻單産最高記錄。然而,在第41個世界糧食日到來之前,袁老溘然長逝。在他逝世當天,網友的一句評論登上微博熱搜:“我今天乖乖把飯吃光了”。正值第41個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筆者想說,珍惜糧食,不隻在今天,更在每一天。
有人也許會問,現在早已不是饑寒交迫的年代,食物品種越來越多,大家吃得越來越好、我們為什麼還要珍惜糧食?毋庸置疑,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全世界22%的人口,這是中國創造的一個奇迹。國家儲糧局202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生産已經“十七連豐”,全國糧食總産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口糧完全自給。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470公斤以上,遠遠高出國際400公斤的平均水平。
然而,随着糧食産量的“火箭式”上升,人們浪費糧食的行為也屢見不鮮。許多人開始從追求“能吃上”“夠吃飽”發展到注重“吃什麼”“怎麼吃”。久而久之,糧食不再隻是生存之需。有人在飽口福的同時還要飽眼福,狂點了一大桌子菜,隻要能讓餐桌看起來“熱鬧”,就算吃不完也不可惜;也有人會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而大擺宴席,宴請結束後留下滿桌殘羹剩飯;更有甚者,不滿足于自己吃飯,還喜歡看别人吃飯,于是,各式各樣打着“大胃王”噱頭的吃播自媒體應運而生,催吐、浪費嚴重、誤導消費等行為層出不窮。
這些行為的背後,究其根本,是思想出了問題。現在不少人把“節儉”與“摳門”“寒酸”畫上等号,“浪費”反而成了“大度”“有身份”。宴席之後誰都不願意打包,生怕“面子上”挂不住。2018年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我國每年被損耗和浪費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于中國糧食總産量的6%。據測算,2015年中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高達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于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學生盒飯有三分之一被扔掉。而放眼全世界,有許多人的生命正受到饑餓威脅。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後,世界糧食危機狀況持續惡化。
日益改善的吃食條件,決不能成為我們浪費糧食的“底氣”,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已令人無法忽視。糧食增産是為了讓更多人把飯碗牢牢端在手裡,而不是讓更多人浪費糧食。袁老曾痛心疾首地說過:“現在我要建議政府要出台(法規政策),把浪費當成可恥的行為,當成犯罪的行為來限它。”2021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的均構成“食品浪費”。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無疑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增添了一塊壓艙石。
但光有相關部門落實監管政策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為珍惜糧食付諸行動。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正是“行動造就未來。”對于身為在校大學生的我們而言,如果說袁老為我們的碗裡盛滿了米飯,那麼我們該做的就是“盯”好手中這碗飯。首先,許多高校食堂早已劃分出大、中、小份米飯的标準,我們應根據個人“肚量”選擇“飯量”;其次,網上點餐要按需下單,盲目湊單滿減看似優惠,實則浪費;最後,對于實在吃不完的飯菜,盡量打包處理,需知打包不丢人,浪費才可恥。
珍惜糧食貴在平時,重在堅持。“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家喻戶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訓誡猶在耳畔回響。“吃光米飯”不應隻在某一天,更不能隻停留于口頭,而應該落實在我們每一天、每一頓飯的行動上。
文/李敖(四川師範大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