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類每年攝入多少微塑料

人類每年攝入多少微塑料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8 15:21:33

人類每年攝入多少微塑料?央視網消息(記者/王卓婕):近期,科研人員從南極洲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沿線的不同地點采集了19個雪樣本,每個樣本中都發現了微塑料不僅在環境中,在人類血液、肺部甚至母乳中也已經發現了微塑料的痕迹,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人類每年攝入多少微塑料?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每年攝入多少微塑料(從南極到人類血液)1

人類每年攝入多少微塑料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卓婕):近期,科研人員從南極洲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沿線的不同地點采集了19個雪樣本,每個樣本中都發現了微塑料。不僅在環境中,在人類血液、肺部甚至母乳中也已經發現了微塑料的痕迹。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汪磊一直在關注并從事微塑料研究。為什麼普通人也應該關注微塑料?汪磊教授接受了央視網記者的采訪,作出解答。

1.微塑料是什麼?

汪磊:微塑料有廣義和狹義的概念之分。從狹義上說,微塑料是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從廣義上說,科學家往往将微塑料視為一個複合體,既包括塑料聚合物顆粒本身,也包括塑料中包含的化學添加劑,如塑化劑、阻燃劑、抗氧化劑等,還包括微塑料在環境中吸附的化學污染物以及在其表面附着的生物膜。

2.為什麼我們應該關注微塑料?

汪磊:其實極地和珠峰等區域的微塑料污染并不一定來自其他區域,因為這些地方也存在人類活動,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就免不了使用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在使用之後如果被随意丢棄,就會産生塑料和微塑料的環境污染。但在一些無人區,例如馬裡亞納海溝,也會檢出微塑料的存在,這說明微塑料具有很強的傳輸能力,它們的傳輸距離和方式可能超出我們原來的想象。微塑料可以進入大氣層随着氣流傳輸,也可以在海洋中随波逐流,可以說微塑料在地球表面已經無處不在。微塑料的傳輸使人類排放的塑料污染的影響範圍更加寬廣。

3.環境中微塑料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汪磊:環境中的微塑料分為一次微塑料和二次微塑料。

一次微塑料也稱初級微塑料,是人類活動直接排放到環境中的微塑料,比如化纖衣物洗滌過程中釋放的纖維,以及牙膏和磨砂洗面奶中添加的塑料微珠等。當這些微塑料随同市政污水管網系統被排放到環境中,就成為人類直接排放的微塑料污染物。

二級微塑料也稱次級微塑料,是指尺寸較大的塑料廢物在環境中受到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作用,逐漸破裂分解形成的塑料微顆粒。

4.科學家已經在人類血液、肺部、母乳中檢測到了微塑料,那麼微塑料是如何進入人體的?

汪磊:通常化學品進入到人體的途徑分為經口攝入、呼吸攝入和皮膚吸收。對于微塑料來說,可能通過皮膚吸收攝入比較困難。但通過攝入食品和飲用水,人體就有可能直接完成微塑料的經口攝入。這些微塑料通過胃腸道消化系統後,最終大部分塑料微粒會通過糞便排出。

此外,人體呼吸也會使塑料微粒進入呼吸道,一部分微粒會被上呼吸道“截留”,在黏膜和纖毛的作用下,重新經口進入到消化道中。但也有一些更細小的顆粒會進入到下呼吸道,甚至進入肺部,并有可能沉積下來。

5.微塑料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健康風險?

汪磊:從現有研究來看,微塑料中的納米級别的塑料确實會對人類健康産生風險。在人類消化道和呼吸道中,可能有納米級别的塑料顆粒會被吸收,從而進入人體血液,再通過内循環輸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

盡管有些研究證明微塑料可以進入人體内循環,但是在人體目前的暴露水平下,還沒有在人類體内觀察到微塑料引起不良健康效應的直接證據。

科學家在一些動物實驗中已經發現了一些與微塑料暴露引起的不良健康效應,但那通常是在實驗室中很高的暴露劑量下取得的數據。當這些結論推及到人類時,就要非常謹慎,因為在常規情況下,人類是不會暴露在那麼高劑量的微塑料中的。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微塑料可能載帶有多種化學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比如具有内分泌幹擾作用的化學增塑劑、環境中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緻病菌和耐藥基因。它們可能随同微塑料進入人體,并在人體内釋放,對健康構成危害。

6.在其他生物體内,微塑料是否普遍存在?

汪磊:關于海洋生物體内的微塑料在幾十年前已經有所報道。因為每年都有大量的塑料通過河流輸送到海洋中,在海洋中逐漸沉降、分解并擴散。很多海洋動物會在捕食時誤食這些塑料。對于魚類來說,這些塑料纖維還很可能在其呼吸時纏繞在其鰓部,甚至黏附在它的表皮上。

微塑料對海洋動物可能會産生一定的健康風險。我們在實驗室内觀察到,當納米塑料高劑量暴露在斑馬魚幼魚體内時,會誘發炎症,并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海洋生物體内的微塑料主要存在于它的消化道中,而人在吃魚的時候,往往會把腸子等内髒清理幹淨,所以幸運的是,微塑料污染最嚴重的那部分組織,人是不吃的。

7.微塑料能否在環境中自然降解?

汪磊:其實對于整個地球生态系統來說,塑料還是一個新物質,生态系統特别是微生物系統還需要逐步進化出處理塑料的能力。人們逐漸發現,有一些微生物具有分解塑料的能力。例如科學家曾在滌綸廢棄物堆場中篩選到對于滌綸(即聚酯塑料)具有較強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而人類也在積極解決塑料污染問題,比如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一次性餐具都使用了生物可降解塑料,這些塑料在回收後可以通過微生物降解實現無害化處理。

8.塑料幾乎無處不在,生活中如何防“微”杜漸?

汪磊:可以用玻璃或陶瓷等材質的容器替代塑料材質的餐具、水杯。在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時,盡量不要盛裝過熱和油脂性的食物,也不要将塑料盒放進冰箱冷凍。如果盛放溫度較高、含油量較高的食物,容易使塑料餐盒變形;将塑料餐盒低溫儲存會使塑料變脆,從而使其在使用過程中釋放更多的微塑料進入到食物中,這些微塑料往往用肉眼難以發現。經常打掃、保持室内環境清潔也可以減少微塑料通過灰塵攝入進入人體。

人們可以選擇減少塑料用品的使用。但需注意的是,減少塑料用品的使用,可能會讓大家的生活在經濟成本和便利性等方面受到影響。大家還是要理性判斷,不能因為微塑料存在一些潛在風險,就畏懼塑料甚至完全否定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