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
萬紫千紅,春風得意、人面桃花
……
這些關于春天的唯美成語,
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呢!

01
人面桃花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朝時,博陵人崔護清明節至城郊踏青,口渴欲讨杯水喝,走到一戶莊院,花木簇然,大門緊閉。崔護敲門,一個女子給他倒了一碗水,自己則倚着院子裡的桃花樹,含笑地看着他。
02
春風得意
《登科後》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是苦吟詩人孟郊生平的第一快詩。孟郊兩次參加科舉都落榜了,由于不能施展他的抱負,遂放迹林泉間,徘徊賦詩,過着清貧閑淡的生活,
在母親的鼓勵下,46歲的孟郊再次參加科舉,一舉及第,他喜不自勝,寫下《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體現了孟郊極緻高興的心情,并派生出“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流傳後世。
03
草長莺飛
南朝梁丘遲在《與陳伯之書》文中寫道: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莺亂飛。
後來人們多用“草長莺飛”形容春天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美好的景色。
清代高鼎《村居》也寫道:
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04
春樹暮雲
《春日憶李白》
唐·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二人十分投機,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一起到宋州,在單父(今山東單縣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詩人高适相逢。後來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後李白趕往江東,杜甫奔赴長安。到長安後,杜甫寫了好幾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
第三聯“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意為:如今,我在渭北獨對着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一方,隻能遙相思念。這兩句詩濃縮為成語“春樹暮雲”,用來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05
春夢無痕
元豐三年(1080年),蘇轼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他于第二年二月一日到達黃州,寓定惠院。1081年(元豐四年)正月二十日,蘇轼往岐亭訪陳慥,潘丙、古耕道、郭遘将他送至女王城東禅院。1082年(元豐五年),蘇轼四十七歲。他于這一年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人出城尋春,為一年前的同一天在女王城所作的詩寫下和詩。詩寫道: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蒼顔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第二聯“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衍生出成語“春夢無痕”,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迹。
06
流水落花
南唐後主李煜被囚汴京期間,寫下《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由此詞中衍生出的成語“流水落花”形容春殘的景象,也比喻好時光消逝。
07
萬紫千紅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寫過《春日》一詩: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而“萬紫千紅”也成了形容春天美好景緻的成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