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種子通稱花生仁或花生米,花生種子由種皮和胚兩部分組成,胚又分為子葉、胚根、胚軸及胚芽4部分組成。成熟的花生種子外形可分為橢圓形、三角形、圓錐形、桃形、圓柱形五種。種子的形狀不僅因品種不同而異,同時與栽培條件及在莢果内着生的位置有一定關系。
花生品種的種子大小,通常以飽滿種子的百仁重表示,可分為小粒、中粒和大粒。品種間種子大小差異比較大,就是在同一品種或同一莢果内,由于所處的位置和每粒種子在發育程度不同,種子的形态也不完全一樣。
花生兩室莢果中,前室種子通稱先豆,後室種子通稱基豆,通常前室種子較後室種子發育晚,重量輕。
2、種子休眠性花生種子成熟後,即使立即給予最适宜的生長條件,也不能正常發芽出苗,這種特性稱為種子的休眠性。種子休眠需要的時間叫休眠期。花生種子休眠期的長短,因品種而異。珍珠豆型與多粒型品種休眠期很短或無明顯休眠期,在收獲前遇旱種子失水,再遇雨土壤溫濕度适宜,就能在地裡發芽而導緻減産。普通型與龍生型的中晚熟品種休眠期較長,100~120天甚至長達150天以上。
花生種子休眠的原因是種皮障礙與胚内生長調節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珍珠豆型與多粒型品種的休眠可能主要與種皮障礙有關。處于休眠期的種子,隻要破除種皮,即能使之發芽。普通型、龍生型花生種子的休眠性除種皮障礙外,主要是胚内存在抑制物質的影響,單純通過破除種皮的方法不能使這類種子發芽。
影響花生種子萌發的胚内抑制物質可能是脫落酸。據相關試驗,用脫落酸處理已解除休眠的種子,能使種子恢複休眠。花生休眠的接觸與種子内乙烯的積累量有關,試驗表明,當種子乙烯的釋放量達到每小時每克鮮重3mμl時,種子内部乙烯濃度達到0.4μl/l(先豆)和0.9μl/l(基豆)時,可顯著解除休眠,因此在田間管理過程中,避免過量使用生長調節物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