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間,全國非遺系統着眼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取得顯著成效,進入系統性保護新階段,提供了非遺保護傳承實踐的“中國方案”。
推進依法治理 非遺保護傳承“四梁八柱”進一步築牢
十年間,我國非遺保護制度更趨完善,非遺保護的“四梁八柱”更加穩固。
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頒布實施,為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奠定堅實法律基礎。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為做好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指明目标方向。
近十年來,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管理辦法》《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管理辦法》《“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規劃》,聯合中宣部、财政部印發《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聯合财政部出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逐步健全配套政策,搭建起非遺保護傳承法規體系的主體框架。全國31個省區市均出台非遺保護條例,一些市、縣出台地方性法規,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法治化、規範化水平持續提升。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現已建立包括調查記錄、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區域性整體保護、傳承體驗設施、理論研究在内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并結合不同門類項目的保護傳承規律,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同時,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夯實項目保護責任,加強績效評估和動态管理。
傳承更加有序 非遺保護傳承水平進一步提升
黨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指出要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各級代表性傳承人9萬餘名,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62名。設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實驗)區,非遺傳承活力不斷增強。
中央财政對非遺保護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國家非遺保護資金96.5億元,并安排17.85億元用于實施國家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萬元的标準,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予以補助。從2022年開始,對傳承活動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增加5000元補助經費。各省區市也安排專門經費支持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
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幫助非遺傳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全國120餘所參與院校共舉辦研培班1100餘期,共計培訓3.8萬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訓,累計培訓超10萬人次。
此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提高了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參與感,“小小粉絲”成為非遺傳承的強大“後備軍”。
連接現代生活 非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進一步彰顯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非遺成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衆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近十年來,文化和旅遊部充分發揮非遺特别是傳統工藝資源優勢,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持續推進非遺工坊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帶動城鄉就業、群衆增收。截至2022年6月,支持各地設立非遺工坊2500餘家,其中1400餘家設在脫貧縣,培養出包括“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在内的一批優秀帶頭人。
連續3年舉辦“非遺購物節”,打通了非遺産品從生産到銷售的“最後一公裡”,2022年銷售額超16億元,成為群衆參與非遺保護、共享保護成果的文化消費品牌活動。
發布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明确對14類383個傳統工藝項目予以重點支持,支持擁有較強設計能力的企業、高校和相關單位到傳統工藝項目集中地設立了18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傳統工藝産品品類日益豐富,品質顯著提升,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廣泛應用。
加強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中的非遺保護傳承,建立區域保護協同機制。建立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保護協同機制。在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凸顯非遺元素,強化非遺保護傳承。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支持非遺有機融入景區、度假區,支持建設非遺特色景區,推出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非遺體驗基地、主題旅遊線路、研學産品等,讓非遺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非遺為廣大人民群衆提供着持續的認同感、自豪感和獲得感,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身份和精神标識,全社會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更為濃厚,各民族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在互動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講好中國故事 非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效進一步突出
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非遺成為展示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載體。
截至目前,我國有42個非遺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了“中國色彩”。“蒙古族長調民歌”“送王船”等與其他國家聯合申報的項目成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體現。
我國三次當選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委員國,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連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在中國建立了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培訓中心。
文化和旅遊部加大推介展示,持續構建非遺現代傳播格局。2012年以來,全國共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35萬餘場次,海内外民衆得以走近非遺、體驗非遺、品味非遺、愛上非遺。(王彬)
來源: 中國文化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