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樹和喜鵲公開課實錄

樹和喜鵲公開課實錄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5 19:28:13

來源:【長沙晚報網】

樹和喜鵲公開課實錄(圍着牛糞弓背蟻)1

初中學生在大自然上公開課,被各類昆蟲等深深吸引。均為長沙晚報通訊員 華傳輝 供圖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華傳輝)“從未見過這種形式的公開課,真讓我大開眼界。”4日,一直堅持“唯有教學創新,才不辜負教學生命”的長沙市一中老師陳新奇感慨地說。從事生物教學30多年的陳新奇,曾兩次指導學生奪得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是什麼樣的課讓他發出這樣的感慨?

當日,在湖南師大—奇奇果園校企合作自然科普雙創基地,一群來自白箬鋪鎮友仁中學的初二學生,圍着一堆牛糞上課,講課老師是一名女生。“這個是絲光綠蠅,可以分解糞便殘存的營養物質,然後産下寶寶,也就是蛆……”她認真講解,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探究。

不遠處另外一群同學看着高粱葉片上的弓背蟻入迷,有的還抓了一隻弓背蟻在手上爬行,講課的也是一名女生。在這株高粱上,可以同時觀察蚜蟲與瓢蟲,同學們的任務是依據講解者的指引,繪制出弓背蟻、高粱、蚜蟲、瓢蟲的四者關系圖。

直到走進奇稷布谷的橘樹林,才看到真正的授課老師——李星,他正詢問“為什麼橘樹林裡會錯落長着兩三株高粱,不像是人為種植,到底是誰在這裡種植了高粱?”同學們“叢林尋寶”,直到發現鳥糞上殘留的高粱種子,才驗證了大膽推測——“播種人”可能是鳥。

“鳥類直腸的長度與高粱種皮的厚度存在相互适應關系,大自然中存在着很多鮮為人知卻又令人歎為觀止的細節。”李星補充說。

李星是湖南師範大學友仁中學實習隊隊長,也是本次校地聯合自然科普公開課的主講老師。這是一種全新的授課模式,湖南師範大學生科院與友仁中學攜手,突破傳統教學時空間的束縛,将生物教學與自然科普有效結合。以上環節隻是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課四個環節中的一個——戶外翻轉課堂,學生通過三個場景的輪換,根據講解人的提示完成學案任務,有一種劇本殺的味道。後續環節是根據老師提供的線索分組探究,讓學生在自然中發現學習,通過小組讨論,分享成果,最後回到戶内教室,揭曉答案,深化主題。

别樣的公開課,讓學生對于生态文明建設形成強烈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激”“探”“創”三融合,課堂持續了90分鐘,讓聽課老師和參與學生直呼過瘾。241班範梓烨同學說,“原來課本上的知識是這麼真實,好多原來不理解的知識,在自然界一看就會了。”

“最好的教育形式就是學生沒有覺得自己被教育,卻什麼都懂了。”初中特級教師陳菊英通過線上觀摩後說,隻要把握了生物學科底層,在自然界把知識“玩”出來的,歸來的孩子都是學霸。

樹和喜鵲公開課實錄(圍着牛糞弓背蟻)2

教學研讨會,來自高校、中學和地方政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老師一起坐而論道。

“自然科普契合着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主題,但是科普不能老是以公益之名讓政府買單,科普産業化提了很多年,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将自然科普與學科教學對接起來,科普就有了造血的生命力。”湖南省遺傳學會科普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範雄偉介紹:“我們要打造一種自然科普與生物教材相融通的課程可推廣模式,這需要大家一起探讨多維破局。”

在教學研讨會環節,來自友仁中學、鄉村創客中心、金海中學、郡維中學、白箬中學的校長、老師和相關負責人坐而論道,共同思考自然科普教育與課程融合的研發路徑和方法,以及産業化模式。

“教育要因地制宜開展創新,可以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邏輯起點出發,深入探讨如何通過自然教育推動生态文明建設。”白箬鋪鎮鎮長胡宇波現場參與後收獲滿滿。他表示,白箬鋪鎮要打造兒童友好示範鎮和鄉村振興示範鎮,探索以兒童友好型自然教育産業回答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支持自然科普教育産業化,實際上就是在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希望白箬鋪的每一個孩子每年至少上一次自然教育課,真正了解鄉土,熱愛家鄉,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本文來自【長沙晚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