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廣告,真的做到無孔不入
10幾年以前,我們吐槽“廣告中插播電視劇”,與此同時我們依然脫口而出“送禮就送xxx”;而如今,我們在各種app中滑一屏就看到一個廣告推送,也還是讓“大噶好,我四渣渣輝”火遍了整個網絡。
正如朋友圈廣告驚天出世時伴随的那句話:“廣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信息流讓廣告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
新媒體時代,信息流廣告發展迅猛,各大平台紛紛推出信息流的廣告形式。盡管新媒體推廣的形式多種多樣,但信息流廣告仍是最貼近廣告屬性的形式。
你沒有辦法知道周董的“你是我的優樂美啊!”是否讓這款奶茶比香飄飄多繞地球幾圈,但你可以知道某條信息流廣告給你帶來多少銷量或是獲客。
所以,“這條廣告效果如何?”是廣告主們最經常問,也是最關心的問題。如何讓一條信息流廣告做到效果很好,也成為在投放信息流廣告之前就要考慮的。
“讓效果達到最好”,看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卻極為複雜且艱難,這也是讓跟風投放各大平台信息流廣告的廣告主們最為頭疼的問題,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投放信息流廣告時。
投放廣告前,大家其實都是懵逼三聯
➀我的目标人群是誰?
➁我的目标人群在哪?
➂如何找到我的目标用戶?
這些問題解決了,才能真正做到“劍之所指,即是我心所向”。這就是所謂「廣告定向」。
一個成熟的産品或者品牌,經過了多年的經營和積累,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市場在哪裡,自己的目标人群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但對于一個新産品或品牌來說,搞清自己的目标人群,不僅是投放信息流廣告時首先解決的問題,也是整個推廣過程需要首先解決的。
1.調查問卷:
調研的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使用問卷調查。目前市場上比較好的比如問卷星、樂調查、調查派、問卷網等,有比較大的且有類型劃分的人群基礎,并且問卷回收後還有比較詳細的數據分析。
2.第三方搜索指數:
另外我們還可以直接借助第三方工具,如百度指數、微博指數這樣的網站工具,通過關鍵詞的搜索,進行人群洞察。比如輸入“旅遊”,就會出現相關的人群數據。
3.采訪:
除了問卷調查和借助第三方數據這種針對大範圍人群的調研,還可以針對小部分人群通過采訪的形式,比較直接的對人群進行調研。通過定量調研和定性調研的結合,去對目标用戶有一個全方面的了解。
你的目标人群,深藏在不同的平台的不同角落。因為不同平台的内容和類型區别,天然就幫我們劃分了部分人群。我們要做的就是選定最适合的平台進行投放。
現在很多互聯網産品都可以投放信息流廣告,目前投放量比較多,熱度比較高的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新聞資訊類:今日頭條、一點咨詢、智彙推(騰訊信息客戶端、天天快報)、新浪扶翼(新浪新聞客戶端)、搜狐彙算(搜狐新聞客戶端)、網易新聞客戶端等;
● 社交媒體類:微博粉絲通/粉絲頭條、廣點通(QQ,QQ空間,微信)、陌陌、貼吧等
●視頻門戶類:愛奇藝、騰訊視頻、樂視、優酷等
●浏覽器類:UC浏覽器、百度浏覽器、搜狗浏覽器等
●短視頻類: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
上面提到,我們不僅要知道投放的平台是否有我們的目标人群,還要确認是否有辦法将這部分人群劃分出來,而後者就是找到目标用戶的過程。
很多平台會根據用戶的資料和使用浏覽習慣,将用戶進行劃分,然後把這種劃分體現在廣告投放的後台,供廣告主去選擇。不同平台精準用戶的顆粒度不同,當然越精準的對我們找到目标用戶越有利。
比如微博,是目前用戶劃分最精準的,微博粉絲通可以在人群屬性上進行劃分,比如人生狀态、年齡、性别、地域、興趣标簽、投放平台、網絡類型、登陸頻次、手機品牌等。另外因為微博的屬性,可以對某個大号的粉絲、某個話題的參與用戶,某條微博的互動用戶進行精準投放。與此之外,微博粉絲通可以根據用戶的注冊手機号或者微博的uid進行個體劃分,提供滿足不同類型廣告主的不同标簽的數據包,将廣告投放精準到個人。
各個平台提供的定向方式也都大同小異,以騰訊社交廣告為例,也是比較精準的。系統提供了人口屬性、用戶興趣、用戶行為、消費能力、設備定向、流量方屬性、天氣定向和自定義人群等8大類,共27多種定向方式和1000多個用戶标簽。
根據平台給出的劃分規則,這又是考驗你是否充分了解你的目标用戶的關鍵時刻!
你越了解你的目标用戶,那麼他們的受衆特征、屬性、年齡層次、興趣等就會越清晰,也更容易選擇對應的定向方式和标簽。
結語
廣告投放的過程中,CPM、CPE、CPC、CPA等數值的降低,需要一輪又一輪不斷的優化,形成一個閉環過程,最終得到相對最好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