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魯迅的《狂人日記》,這本書由許多大小故事組成,看完前幾個故事,從内心裡感到魯迅那個時代的壓抑感與看不見希望光芒個人内心的絕望。
小說故事情景也就發生在離如今的100年前。
狂人用日記的形式描寫了他的心理活動和所見所聞,認為周圍的人都想加害自己,包括路人張着嘴沖着他咧嘴笑,小孩子們鐵青的臉,周圍人的議論,都讓他以為别人想吃自己,聽說鄰村的“大惡人”心肝也被挖出來炒了吃,大哥說的“易子而食”,又想到自己小時候5歲的妹妹可能被自己一家分了吃了,翻開曆史一查,這是一個沒有年代的曆史,寫的都是“吃人”二字,想想真是不寒而栗。
這裡的吃人不僅是字面真實吃人的意思,更是封建禮教對人的束縛和壓制,在這制度下,自身也被同化,成為他人眼中的“吃人者”。
父母為了給孩子治肺病,用盡各種方法無果後,不惜花重金購買革命者斷頭後沾滿血的饅頭,俗稱給孩子吃了包好,結果可想而知,在那個“吃人”的舊社會,就連天空都是灰暗無光的,人們深受封建制度腐朽思想的毒害。
把最壞的結局歸結于自己造成的。
真幸慶生活在和平年代,生病了有先進的醫療條件用科學的方法救治。
阿Q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強行給自己的自我安慰令我深受震動,挨揍後把别人想成兒子,自己想成老子,類似于這樣一種内心精神勝利法适用于阿Q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對待。
而阿Q對于不平等的對待心理産生的落差感作用于落魄滿身虱子的王胡,輕蔑弱小的女性群體小尼姑,工作飯碗被瘦弱窮小子取代的小D。
這種扭曲的心理是那個年代多少普通人的真實寫照。包括如今的現實生活也不乏這種人吧。
書中吃瓜群衆對阿Q從城裡“發達”回來後,報以歎息而且快意,嫉妒阿Q這般人也有在舉人家做事這般好待遇,歎息自己卻沒有這等“福分”,快意的是阿Q已經不在舉人那工作。
在公堂上接受審問時,阿Q的奴性暴露得一覽無餘,看見堂上的人,隻覺得有些來曆,便雙腿不自覺的下跪,唯唯諾諾。
欺軟怕硬,賭博偷竊,根本不明白革命是什麼,隻明白當個革命者會給自己帶來的權力和地位便一無所知的大喊着“造反”,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然而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者,最後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
一種新思想的産生總會沖擊人們現有的認知,在那封建社會舊制度下,人們深受幾千年舊思想舊道德的影響,根深蒂固。
新思想的發酵與成熟需要深入人心,否則都是失敗的革命。
而那些革命者就如黑夜中的微弱燭火,前赴後繼,譜寫一首首悲歌,隻為喚醒封建制度下的世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