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交流互鑒

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交流互鑒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2 09:12:16

遊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間:

讀時潇含《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

——在時潇含新書發布會上的即興發言

2020年8月23日下午

(根據速記稿整理,題目為編寫公衆号時所加)

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交流互鑒(遊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間)1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想,主辦方讓我來發個言,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以什麼身份來到這個講台。我今天應該是兩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讀者,我是作為一個讀者來分享《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方》的閱讀體會;第二重身份我是一個語文老師,我是以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來分享我從時潇含身上得的語文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的啟示。

我先分享作為一個讀者,我的閱讀感受。我是在5天前拿到時潇含這本書的。但最近有點忙,所以一直抽不出時間來閱讀。三天前,我去打印我自己的一份書稿,因為有三本書稿,打印的時間估計有點長,要等一兩個小時,我便帶了潇含這本書。我把東西交給打印店之後,找了一個咖啡館,開啟我對這本書的閱讀。但是,那天,那個咖啡館不太适宜喝咖啡,更不适宜看書,因為裡面有很多小朋友,很吵鬧。可是當我把這本書一翻開,我的心馬上就靜下來了,結果我是讀一篇文章喝一口咖啡,讀一篇文章,喝一口咖啡,讀着讀着,一杯咖啡喝完了。再往下讀着讀着,一看手機,竟然讀了整整三個小時。應該是這本書一下就讓我的心靜了下來。所以,很有些閱讀體會。本來我想分享三點體會,但是剛才南翔老師已經把我其中的一點講到了。

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交流互鑒(遊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間)2

第一點體會,一個字,味。

我覺得時潇含很聰明,她的第二本書從味入手,她從“味”這個很小的口子,走進生活,走進文化,走進美,太有價值了。這使得這個集子充滿了濃郁的中國文化的味道。依我看來,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實際上是講究一個“味”字,潇含從“味”走近生活、走近美,然後用她優美的文字将這種味轉化成文學的韻味,就很有味道了。她将鄉村之美、家鄉之美、生活之美,用一個“味”字整合起來了。在我們這個時代,可能是一個味覺疲倦、文化疲乏、審美疲勞的時代,時潇含的書喚醒了我們的味覺,喚醒了我們對鄉土文化的熱愛,同時也喚醒了我們的美感。

剛才很多老師都提到了,使我們想到了汪曾祺先生,但是我覺得時潇含和汪曾祺先生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處,那就是對于鄉土文化、對于美食的熱愛。但我覺得,她又不同于汪曾祺先生,她充滿一種青春的率性,毫不矯情,她毫不掩飾就是一個吃貨,這裡吃那裡吃。尤其是她沒有那種懷舊,或者傷感。她是自由地遊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之間,她是一種青春與傳統的結合。我覺得這是她和汪曾祺先生不同的地方,汪曾祺屬于汪曾祺的時代,時潇含屬于今天這個時代,屬于年輕人。這是我的第一點感受。

我想分享的第二個詞,就是“靜”。

我在咖啡館讀這本書的時候一下就靜下來了。之所以能讓我靜下心來,是因為潇含的心很靜。其實我在讀時潇含的第一本書《雲在青天水在瓶》的時候,我隻發現了她的善于思考,善于感悟,從這本書,才發現了她的靜。記得汪曾祺有個集子的腰封上有一句話:“靜下心來,才能發現生活之美”。潇含這本書就是靜下心來品嘗美食,靜下心來觀察美食的制作過程,靜下心來品悟人生。她總是在靜靜的觀察,在靜中品嘗,在靜中發現,在靜中感悟。她描寫美食的制作過程,參與過程,品嘗過程,體驗過程,如寫在沙井的一個店裡吃湯粉,她描寫燙河粉的大媽的一系列動作,寫在粵東吃早餐,寫粄的制作過,寫潮州早餐店翻滾的油鍋,以及腌面的品嘗過程,她是很靜心地在觀察,很靜心地在品味。

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交流互鑒(遊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間)3

我的第三點感受,就是剛才南翔老師講的,就是“野”。

潇含她有靜的一面,也有“野”的一面,她能把“靜”和“野”很好地統一在一起,靜心的觀察品味與率性的文字的結合,這恰恰就是時潇含的特點,也是時潇含的價值。我為什麼能夠在一個很吵鬧的咖啡館,讀三個小時?我想同學們在今天這個可能有點吵鬧的環境裡,打開這本書,也可能就能讀上那麼兩三個小時。

剛才我說讀她的書想起了汪曾祺先生,其實,我還想起來了一個人,就是李子柒。她們兩個有共同點,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将青春和傳統文化,将青春和美食結合在一起。但是時潇含是時潇含,李子柒是李子柒。李子柒是個人在演繹美食,是個人在表演美食,是個人在造作,好像在編制童話。而時潇含是在觀察,是在參與,是在品嘗,是在感悟,是把真正的中國味道奉獻在讀者的面前,是将她對人生的感悟糅合在美食之中。所以時潇含的這本書能夠讓我們真正領略到一種中國的味道,也讓我們能從美食之味,去思考人生之味。這是我作為一個讀者的幾點感受。

(會後補記:會後與高福生先生交流,很同意高先生的看法。時潇含《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除了“味、靜、野”三個字之外,還有一個字“情”。時潇含這本書,是“味”與“情”結合,“靜”與“野”相融。時潇含不是一般的寫美食,也不是美食家寫美食,她是一個還稱不上美食家的年輕吃貨在借美食以抒寫性靈)

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交流互鑒(遊走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間)4

今天,我還有一重身份,我是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從潇含身上,頗能得到語文教育尤其是作文教學的一些啟發。我想起了三年前,她的第一本書也在這個地方發布,是2017年6月24日,那天我記得高福生先生的發言,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時潇含這本書沒有什麼寫作技巧。高先生的意思是,時潇含的書,價值不在于它的寫作技巧,那麼在哪裡呢?當時時潇含分享了她的寫作體會,我記得她反複說的幾個關健詞,第一個是觀察,第二個是思考,第三個是價值,第四個是閱讀。

那天剛好是深圳中考的第一天,上午考語文,那年深圳的中考題目叫做《我的原動力》,當時我是以《青春寫作的原動力》為題做的發言,當時我發現,潇含寫作的原動力就是觀察力、審美力、超越力,今天我還堅持這個說法。但是我從時潇含《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這本新書,更發現了一個新的點,就是靜心觀察、品悟,同時又保持自我的本性。我們今天可能來了很多語文老師,也來了很多學生,從時潇含身上我們也許能夠發現怎麼學習寫作;作為語文老師,從時潇含身上也許能夠發現應該怎麼教寫作。我覺得我們教孩子寫作不是現在中小學和大學裡教的那些寫作技巧,而是怎麼觀察生活、品味生活、琢磨生活、沉浸在生活中,然後再考慮怎麼去運用文字把生活表現出來。

所以作為讀者,我要感謝時潇含,她帶給了我美的享受;

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要感謝時潇含,她啟發了我該怎麼教語文。

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