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銅時代有四羊方尊

青銅時代有四羊方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5:09:31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的“夏商西周時期”區域,陳列着一個“周邊各族”器物群,來自四川三星堆、江西吳城等地的青銅器靜靜地躺在玻璃櫃中,其中有一件展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四羊方尊。

作為中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四羊方尊造型逼真、工藝複雜,堪稱長江流域商代青銅文明的典範。

青銅時代有四羊方尊(商代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典範)1

命途多舛的國寶

四羊方尊現世後,命途頗為坎坷。

1938年,湖南甯鄉縣黃材鎮的農民姜景書在山上挖紅薯時,挖出來一個體量頗大、黑漆漆的青銅器,他和自家兩個兄弟覺得這是件寶貝,于是将其擡到鎮上,以400大洋的價格賣給了當地古董商。

當時共有4個古董商人集資買下了此物,結果因為分贓不均,事情鬧到了長沙縣政府。警察搜到寶物後,經長沙縣法院判決,這件青銅器是重要文物,予以沒收。

奪寶官司鬧得沸沸揚揚,精美的青銅器更是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當時長沙《力報》撰文,稱“周代古鼎”“惜一蓋為土工挖壞,已成六塊大小”。因青銅器腹部四角有四隻大卷角羊,人們開始将這件殘破的青銅器稱為“四羊方尊”。

政府收回四羊方尊後,将其保管在湖南省銀行。1938年10月,武漢被日軍占領,湖南省銀行西遷沅陵,結果途中遭遇日軍空襲,四羊方尊被炸成20多片,隻好裝入箱中,等待戰亂後再行整理。

轉眼十幾年過去,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專家蔡季襄在清理一批國民黨遺留的文物時,在一個積滿灰塵的木箱中,發現了四羊方尊的殘片。1954年,文物修複專家張欣如曆時兩個多月,将四羊方尊重新修補,并鑄造了殘缺的部分,使它重新恢複了3000年前的威嚴。

1959年,四羊方尊被調往中國曆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然而,此時沒有人知道,四羊方尊還有兩塊殘片,仍被留在湖南境内。

1963年夏天,湖南省博物館考古部負責人高至喜接到消息,甯鄉黃材鎮月山鋪曾有青銅器出現,後來又下落不明,決定去現場看看。他在村裡打聽消息,恰好來到了村民姜景書家中。姜景書向高至喜講述了自己當年挖到的寶貝,還拿出一塊銅片給高至喜看,說是自己用鐵鋤不小心從器物上敲下來的。高至喜立刻想到了四羊方尊,他想買下這塊殘片回去進一步研究,卻未能成功。十幾年後,在縣文物局幹部周佑奇的勸說下,姜景書終于決定把自己手中的兩塊殘片無償捐獻給湖南省博物館。

2007年,四羊方尊首次回到湖南省博物館展出,已經退休的高至喜受邀将館藏殘片與四羊方尊進行對比,殘片上的花紋與器身合為一體,曆經半個多世紀的四羊方尊原件終于得以重聚。

天才的藝術創造力

四羊方尊高58.6厘米,口最大徑44.4厘米,重34.6千克,器表漆黑發亮,是典型的的“黑漆古”。其造型奇特,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羊頭與羊頸伸于器外,羊身與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全器紋飾繁缛,頸部高聳,四邊飾有蕉葉紋、夔龍紋與帶狀饕餮紋,肩部四周各有浮雕式盤龍,龍頭探出器表。四隻卷角羊嘴巴微張,神态自若,羊的背部、胸部飾鱗紋,腿上飾鳳鳥紋,圈足飾夔紋、雲雷紋,線條光潔鋼勁。

四羊方尊設計新奇,集線雕、浮雕、立雕于一體,将平面圖紋與立體雕刻結合起來,将動物形象與器型融為一體,體現了創作者天才的藝術想象力。

據考古學家分析,四羊方尊采用了兩次分鑄技術,鑄造時先将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将其分别配置在尊身外圍,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嚣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呵成,說明當時湘江流域已經有相當高的青銅鑄造水平。

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羊,祥也。”羊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一直有“吉祥”的寓意,說明四羊方尊應是一件象征吉祥的禮器。

湖南出土的青銅器,多以動物形象作為裝飾,其中“羊”的數量較多,這些“羊”臉譜清晰、形象逼真,多呈現出動态效果,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