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成長于黑龍江,揮一揮手就搬離齊齊哈爾,去到秦皇島,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是一大遺憾,對于東重自己何嘗不是一種難舍。
1958年,正在建設的位于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國家“156項工程”之一的中國第一重型機械廠需要重型機械方面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為适應我國重型機械工業的快速發展,教育部指示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富拉爾基籌建工學院。
五十年代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1958年6月5日,關于建立富拉爾基工學院的方案(草案)出爐。11日,哈工大向教育部、第一機械工業部和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人民政府)提出了籌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的報告。
1958年8月26日,教育部和第一機械工業部聯合批複,同意開辦哈工大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系及相關專業成建制遷至工業重鎮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組建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
1958年,哈工大決定從入校新生中調撥214人到重型機械學院學習,同年10月15日決定從本校軋鋼專業和鍛壓專業二、三、四、五年級分别調撥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學生工248人到重型機械學院學習。按學生比例抽調軋鋼、鍛壓兩專業部分教師任教。這部分師生于10月26日到校。
哈工大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選址在富拉爾基鐵道南,一重廠西面一片荒漠草原上,學院最早在校園西南角建造1000平方米的土平房,用于解決師生上課、科研、生活需要。建校初期,學院沒有校舍,借用重型機械廠家屬宿舍作為臨時校舍,又建造了簡易的土房做教室。
1959年3月2日,我國第一所為重型機械工業培養技術幹部的高等工業學府——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在重型機械廠電影院舉行了成立典禮。
哈工大李昌校長在成立大會上講話時指出:“鼓勵全體人員在黨的領導下,要在培養重型機械工業幹部方面争取全國最上遊。”重型機械學院的發展方向應該是“高而瘦”。
1959年7月1日,學校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
1959年秋季學期,哈工大又決定将軋鋼專業剩餘師生全部遷到重型機械學院。哈工大軋鋼、鍛壓兩專業分别于1955年9月和1953年7月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建立的,教學程序完備、科研基礎較好,遷往重型機械學院後增強了學院教學和科研能力。
1959年10月,為了使同學們在寒潮前從土房搬到新樓,全院師生參加建校勞動,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熱力管道等工程,初步解決了過冬取暖問題。
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鍛壓專業59屆的畢業生是哈工大六年制的最後一屆畢業生,本科畢業即獲得工程師的職稱稱号。
1959年學院召開第一節田徑運動大會,有70%的師生員工報名參加了比賽,同年5月,學院舉行齊富公路越野長跑比賽,有100多名學生參加并跑完全程。
同年秋又舉辦了富拉爾基到梅裡斯的全場20公裡的大型越野比賽,近百名同學跑完全程,考慮到當年的學生總數,參與學生比例之大,完成人數之多,令人贊歎,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師生在極其艱苦條件下,響應國家号召,心懷遠大理想,建設強大國家的堅強意志。
由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改由國防科工委領導,與重型機械學院專業服務對象不同。
1960年10月29日,第一機械部通知,根據教育部(60)第1368号文件,批準将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學校脫離哈爾濱工業大學,獨立辦學,學院歸屬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
1960年10月,設有三個系,八個專業,全校共有學生1100餘人,計本科生800餘人,代培及進修教師300人左右。
1961年5月19日,據(61)一機密教便字449号文件,第一機械部确認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為部屬重點院校。
1961年,由于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國家決定停辦沈陽重型機械學院、撤銷蘭州石油化工機械學院,将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和部分教師整合到東北重型機械學院,這部分師生共33人于當年8月、9月陸續來院報到。
1962年1月18日,國防科工委批準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水輪機專門化專業調整到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共轉來72名學生。這時,學院又和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聯合創辦了職工大學(這所職工大學後來發展成了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1962年9月,中國共産黨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這次黨代表大會認真總結了建院四年來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此時的學院已初具規模,有重型機械系、自動控制系、水利石油機械系,7個專業,在校生1275人,教師265人,職工414人,為國家培養了304名畢業生。學院基本上堅持以教學為主的原則,加強學生基礎課和基本技能訓練,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1963年10月1日《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學報》創刊号出版。
1963年10月20日學院召開了建院五周年慶祝大會。
195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招生的專業隻有四個:軋鋼、鍛壓、金屬學及熱處理、機器制造工藝及設備。軋鋼和鍛壓兩個專業59年開始就有畢業生,另外兩個專業63年開始有畢業生。軋鋼、鍛壓兩個專業的教學可稱為“一條龍到底”,即一、二、三、四、五年級學生都有,所有專業的教學環節、實習、實驗、設計、做論文一齊上。其餘兩個專業的教學工作也是多層面鋪開,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課一齊上。
1965年2月9日,第一機械工業部決定将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的水力機械、石油機械、化工機械專業整建制遷往蘭州,并入甘肅工業大學(今蘭州理工大學)。遷往蘭州的教師53人,實驗員4人,幹部11人,支援教師8人,最終連同教輔人員和家屬總計82人,有力地支援了蘭州工業大學創辦機械相關專業。
學院經費逐年增加,1961年為204萬元;1962年為251.8萬元;1963年為334.8萬元。教學樓、學生宿舍以及熱力管道工程相繼竣工投入使用。尤其是1962年教學大樓竣工後,将圖書館遷入,所占面積1700平方米,其中書庫300平方米,閱覽室為1350平方米,藏書量逐年增加。硬件設施較之建校之初,已經取得極大改善,進一步為教學、科研創造了有利條件。
1977年冬,中斷10年的高考終于恢複。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在這次高考中,共招收448名新生。
1978年2月17日,東北重型機械學院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1978年2月20日,按全國統一招生考試錄取的448名七七級新生入學。這是恢複高考制度後的第一批新生。招生的專業有軋鋼機械、冶煉設備、液壓傳動及控制、鍛壓工藝及設備、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金屬學及熱處理、工業電氣自動化、無線電技術、計算機應用等9個專業和應用數學、工程力學、外語和馬列主義理論等4個師資班。
1977年恢複全國統一招生制度以後至1984年共招收八屆本科生,總數為3709人,全部按重點院校标準錄取,入學新生基礎較好。
1985年至1997年學校整體南遷秦皇島市。校本部稱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分校稱燕山大學,兩校并立。
1984年8月13日,機械工業部批準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秦皇島分校,對外稱燕山大學。同年10月6日,燕山大學籌備處成立。燕山大學于1985年招生,同年10月開學。
燕山大學
1995年東重建校75周年慶祝大會。
1997年,校本部整體搬遷至秦皇島,兩校合并,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校名為燕山大學。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成為曆史。
1998年,由原機械工業部劃轉到河北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為主。2000年,河北輕工業管理學校并入燕山大學。
之後,東北重型機械學院轉身成為燕山大學,錯過了“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當年全國重點大學、“機械四小龍”的榮光不複存在。
東重的校園留給了齊齊哈爾醫學院,再後來齊齊哈爾醫學院搬到市區,校園又留給了誰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