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

品牌 更新时间:2025-02-08 17:53:08

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6月27日訊 (記者 林泓 文/圖 通訊員 邱少華)大榕樹下,能“泡茶話仙”,能“講古學史”,更能凝聚起共治家園之力。就在廈門市海滄區綠苑海景小區中的三棵大榕樹下,一幅共治共享的幸福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這,正是廈門海投物業有限公司在開展物業服務品質提升過程中,打造“鄰聚力·共享家”品牌 ,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服務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雙向提升,增強小區的宜居感和業主的幸福感的創新嘗試之一。

大榕樹下 共治畫卷徐徐展開

6月11日,海投物業公司與海虹社區、海滄城市管理局、綠苑海景業委會、綠苑海景大榕樹志願者等五方力量開啟首次“黨旗在飄揚,文明我先行”共建活動,針對海景小區作為“精品垃分示範小區”從7月1日起實行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進行入戶宣傳及意見征詢。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凝聚紅色之力共享美好家園)1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凝聚紅色之力共享美好家園)2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凝聚紅色之力共享美好家園)3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凝聚紅色之力共享美好家園)4

黨員志願者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這場活動,也是綠苑海景“大榕樹”志願服務隊的首次亮相。這支由小區黨員志願者、小區熱心業主、物業服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多方組成的新力量,将号召小區黨員志願者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通過搭建紅色教育、志願服務、學習培訓等活動載體,為小區治理獻策獻力。

大榕樹下,綠苑海景多方合力共治美好家園的幸福畫卷,也正在徐徐展開。海投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投物業巧用小區先天地理環境優勢,在三棵大榕樹下,分别規劃“海景黨建曆程”“海景精品垃分展示”“海景大榕樹志願者事迹牆”三塊區域,開展不同主題的“榕樹底下講黨史”活動,将學習、活動、教育融為一體,以“實”的内容、“活”的方式、“鮮”的語言,學習先進典型,傳遞正能量,讓青少年也參與到小區文明共建中來。

在紅色物業的創建過程中,還将充分發揮黨員力量,建立社區、物業、業委會、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協同聯動機制,以及矛盾糾紛調處、快速響應、志願服務常态化等健全的機制,化解治理難題,滿足居民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打造的綠苑海景黨群服務中心,還将通過黨建文化展示牆、綜合會談區、文娛活動區、鄰裡調節區等功能區域,不斷突出紅色物業服務功能,打造小區治理新陣地。

居民身邊 全力打造幸福家園

巧用小區資源,凝聚多方合力,擦亮紅色物業服務品牌,綠苑海景紅色物業創建活動,正是海投物業全力開展物業服務品質提升行動的縮影。

黨建品牌建設,引領服務内涵不斷升級,讓居民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當前,海投物業“鄰聚力·共享家”——物管服務大提升黨建品牌建設正在多個小區如火如荼地實施中。

海投物業将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等舉措打造紅色陣地,通過設立“紅色意見征求箱”、建立“紅色談心室”等推動互通共解,推動“親情式服務”等強化意識轉變,組建志願者隊伍,開展愛心幫扶,深植紅色文化,建立多方聯系會議制度搭建協商平台等七大行動,通過區域共築美好“家”的環境、成員共獻溫馨“家”的服務、民主共參和諧“家”的管理、人人共培幸福“家”的文化等四項措施,積極探索小區黨建“家”品牌。

據介紹,海投物業将黨建“共享家”與傳統“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鄰聚力·共享家”品牌 ,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服務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雙向提升,增強小區的宜居感和業主的幸福感。

暖心案例點擊

把解釋工作 做進業主心坎裡

就在今年3月初,海投物業綠苑海景管理處在向業主發布垃圾投放撤并點位信息後,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一時間,工作陷入僵局。

怎麼破局?要把解釋工作做進居民的心理。在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過程中,綠苑海景小區形成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合力,緊密聯系業主,全面梳理分析各種訴求。同時,和熱心業主一起了解其它小區情況,實地考察,并做好業主的面對面溝通。

“三駕馬車”協力通過紮實的、公開透明的工作,業主的疑惑化解了,理解和支持多了,更是凝聚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更大的共識,成功完成投放點位的撤并。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凝聚紅色之力共享美好家園)5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凝聚紅色之力共享美好家園)6

和業主面對面宣傳取得業主支持

電動自行車有了“家”

在京口岩小區,物業曾經遇到管理難題——機動車停車位成了電動自行車位,咋辦?物業管理處通過多方協商機制形成共識,和業主協力破解小區治理難題,讓電動自行車有了自己的家,居民們有了更美的家。

原來,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的過程中,海投物業對京口岩小區進行了整體停車區域改造提升,優化了環境,增加了停車位。然而,新增的停車位,卻被不少業主的電動自行車停放。

破解問題,關鍵在于找出症結。小區物業管理處和小區黨員們一起,多次實地走訪,征求居民意見,從居民需求出發,在小區增設多處電動自行車停放點并配備充電設備。規劃合理的停放點,方便快捷的充電設備,不僅規範了小區内的電動自行車停放秩序,更緩解了居民們充電難的問題,一舉化解了小區内部“飛線充電”、“推車上樓”的現象。

自此京口岩小區的電動自行車,也有了自己的“家”。

物業共築美好家園(凝聚紅色之力共享美好家園)7

電動自行車有了“家”

來源:海峽導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