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23:30:02

智能手機的功耗一直是個無法規避的問題,随着處理器性能的飛速提升及屏幕的不斷增大,手機一日一充已經成為了大部分用戶的習慣----而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的功能機時代,三天甚至四天一充都是正常的事,這一切都歸咎于手機電池技術早就遇到了瓶頸。即便是手機的尺寸增大後可以容納更大的電池容量,但是同時兼顧高性能處理器和大尺寸屏幕又同時将其作用抵消。

既然電池無法再增大,那麼提升充電速度自然就變成了廠商們的研究方向,早在三四年前,三星就為自家的Note系列手機提供了5V/2A的充電規格,而當時大多數的手機都還在用5V/1A,單純的加大電流方式無疑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但是這僅僅适用于3000毫安以上的大容量電池,對于小容量電池來說還是會有一定風險的。後來,國内廠商OPPO首次提出“閃充”概念,其VOOC閃充同樣是通過增大充電的電壓和電流來實現快速充電的目的,但是這除了特殊的電源适配器外,還必須要專用的數據線及配備了特殊電源管理芯片的手機才能支持,而這整套的充電頭加上數據線下來就要250多塊,非常昂貴。不過,OPPO的VOOC閃充技術這算是第一個能夠量産的快速充電方案,實測能夠比傳統的充電方式省上接近一倍的時間,而“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廣告語也迅速深入人心。

再後來,芯片廠商高通在自家的處理器配套方案中提供了快充功能,另一芯片巨頭聯發科也跟上了快充的腳步,這也讓很多手機廠商輕松就用上了快充技術,但是,芯片的配套畢竟不是自家的技術,在不同的系統适配下還需要有不同的優化效果,甚至是不同的電池及充電器的供應商都會有所差别,所以即便采用相同的處理器方案,充電速度也不盡相同。

作為國内品牌知名度較高的品牌,VIVO在快充技術上算是“慢人一步”,其在去年底的旗艦X6/X6 Plus上才首次配備快充技術,命名為“雙引擎閃充”,和其他手機不太相同的是,VIVO這個快充還可以在系統中将其關閉,那麼這個快充界的後來者表現如何?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VIVO雙引擎閃充實測體驗)1

筆者用最新的Xplay 5進行測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售的隻有骁龍652版本,傳說中的骁龍820版本并未見在官網出現。Xplay 5電池容量為3600毫安,所标配的充電器為5V/2A或9V/2A的規格,官方說明是使用支持雙引擎閃充的手機時(如X6系列/Xplay 5),電流為9V/2A,而普通的非雙引擎閃充手機的時候,該充電器會按照正常的5V/2A來進行輸出,無需搭配專用數據線,官網售價為85元。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VIVO雙引擎閃充實測體驗)2

雙引擎閃充充電器(圖片來自官網)

在電量徹底耗盡的時候,Xplay 5在插上電源充電後并不會自動開機,此時輸入電流為9.1V/1.8A,總功率為16W;約20分鐘後,電流變為9V/1.65A,此時功率約為15W,約充了接近30%左右,這樣的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VIVO雙引擎閃充實測體驗)3

在充電接近一個小時後,電量約為80%,此時的輸入電流隻剩下9V/1A了,功率隻有9W左右,和絕大多數手機一樣,在超過70%電流以後則進入涓流充電模式,以保護電池。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VIVO雙引擎閃充實測體驗)4

再過了15分鐘,電量在90%左右的時候,此時的電流隻有8.88V/0.6A,功率約為5W。自此至100%,都為這個輸入功率,從0電量到徹底充滿則需要大概一個半小時,這個成績對于一款3600毫安電池的手機來說屬于優秀範疇,而OPPO的看家本領“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對于VIVO來說也毫無難度。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VIVO雙引擎閃充實測體驗)5

而在點亮屏幕的狀态下,充電時間和熄屏時差不多,當在系統中關閉雙引擎閃充的功能後,充電電壓則會變為5V,而非快充時的9V,不知道VIVO官方為什麼要設定這樣的功能,小編猜測其應該是為了使用其他大功率充電器時手動關閉可對電池進行一定的保護,但是大部分用戶是不會了解這樣的功能的,而這項功能在默認下也是打開的狀态,所以筆者認為設置這樣的開關意義并不大。

vivo雙引擎閃充都有哪些(VIVO雙引擎閃充實測體驗)6

從實際測試來看,VIVO Xplay 5的雙引擎閃充速度基本達到了目前快充的中上水平,僅次于摩托羅拉的24W這種變态速度,而且結合3600毫安這個不俗的電池容量能夠讓整機的續航達到一個相對優秀的水準,尤其是對于Xplay這種主打娛樂影音的機器更是一個不錯的加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