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17:37:49

《論語十二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了七十歲,做事就能随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1

人到70歲最明顯的就是變得寬容順應天命。

從家庭來看,兒孫都有工作,兒女也熬出頭,父母可能也不用照顧,大後方的負擔是遠遠減輕很多的。中國人一生都是在奉獻,一直到老了才開始享受,70歲恰恰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我國的退休年齡都是在60歲左右,就是社會給70歲老人安享天倫的機會。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2

人到70命數已定,追求的東西和年輕人不一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年輕時想要财富,權力,家庭,夢想,這些到70歲實現經濟獨立,人生大限也都得已圓滿結束,沒得到的也開始認命,70歲順命而為,保持着積極樂觀的心态。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3

焦慮和快節奏是年輕人的狀态,他們總以為想要一切,隻要努力老天爺就會給,有夢有幹勁,一股腦的沖,和之前《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一邊抵抗命運一邊又祈禱老天爺保佑得到從天而降的好運。

但70歲的人明白人這一生都是命,順命而為,有着70歲的老人都是有一定的命數和福氣在的,這就跟福運一樣保佑自己的年歲。有人70歲就不在了,有人70歲兒孫滿堂,70大限是一道坎,活到70歲的人就是福氣曆了一道劫,福氣夠了自然不用上墳,在上墳就是貪心,祖上不光榮的。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4

上墳終究還是一個風水的問題,清明節說“掃墓不過三代”古時候有“一墳管三代”之說。意思是說一個墳墓能保佑他的子孫三代,平平安安超過了子孫三代以後,就沒有這種保佑的能力了。

這次孫三代指的是自己的兒子、孫子和曾孫子。因此在農村上墳的時候,幾乎每次老人都會介紹這個墳墓是誰,好讓後來的子孫記住這一些,上墳的時候,别忘了給燒刀紙,磕個頭。

清明節是家裡人給過去的先人掃墓,并非是整個家族上墳的日子。因為整個家族上墳基本上是在春節前夕那一次,一個家族在一起去上墳顯得非常的熱鬧,對家裡的每一位過去的人都要磕頭燒紙祭拜。

所以清明節掃墓主要是針對自己的過去的父輩、爺爺和老爺爺的墳墓進行祭拜,對于墳墓上,再添上一些新土。這樣表明了故去的人有後代,路過的人也知道這個墳墓有後代子孫。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5

人過70歲,最是忌諱生死大限,離得越近越明白,人不過就是一層土地的事。去上墳對老祖宗來說有一種照應,容易讓情緒不穩定的老人亂了心神,自身的磁場遭到破壞,這也是風水的一種。

70歲以上的人由于身體各器官的功能逐漸發生退行性變化,疾病接踵而至。特别是在深夜和淩晨,是事故的高發時段,這個時候一旦出了事,陌生的環境會增加很多處理的難度。

對老年人來說最危險的兩個“死亡黑社會”之一是“冬日、清晨、掃雪”。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人們的交感神經、興奮性、血壓、心率、新陳代謝和血液粘度都會上升,這很容易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甚至猝死。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6

因此,早上6點到11點這段時間對老年人來說是一天中最危險的時間,也被外國學者稱為“魔鬼時間”。

此外,老年人的聽力和視力有所下降,他們住在陌生的地方。對環境不熟悉的老年人,容易被障礙物絆倒,造成意外傷害。因此,7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盡量避免停留在陌生的地方。

70歲後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都有所增加,到處都要注意吃,特别是老年人外出就餐時,情緒激動,加上食物美味,很容易吃得太多。據說,英國壽星托馬斯.帕爾在被邀請到倫敦參加在宮舉行的宴會時去世,享年152歲。著名解剖學家卡爾維在解剖身體後沒有發現衰老的迹象,推測他的死亡是由暴飲暴食引起的。以上所說的“死亡黑社會”之二是“吃得太多、喝得太多、情緒激動”。這三個方面本身就是老年人猝死的原因。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7

上墳是祖孫後輩想念前人,保佑後人,積功德的一件事,為想念自己的父母和老人。70歲的老人比起逝者,更需要兒女的陪伴,膝下有黃金,一個家裡有一老如有一寶。兒女也會體諒老人不讓他們去,從小傳承的上墳也傳給晚輩們,這也是一種中國式家庭的文化。

來自一位老人的獨白

“等我老了,我可能脾氣變得很壞,生活不能自理,親愛的孩子,請你試着體諒我的心情和感受,風燭殘年,來日可數。我實在不想給你增添麻煩,但我,已經身不由己。請在我人生最後時刻多陪陪我,就像我迎接你的到來時一樣,用你的愛心和耐心陪我走完人生。我愛你,我的孩子。

年輕人接過老人的擔,從祭祖上墳的儀式到生命的延續,都體現了大自然運作的規律。我們都懷念浙者,那為何不多給予還在的老人多一份關愛呢。多回家陪陪他們,在人生的晚年階段,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8

随着社會的發展,清明祭拜先人的方式有所改變,比如,有很多人買一束鮮花祭拜,也有買幾盆鮮花祭拜,也有親人們一起栽種一棵小樹苗祭拜等。一些離家遠或工作忙回不了家的,也有網上祭拜等。

上紋這類傳統也不僅局限于實地,更多的是一家人和和睦睦。我家那邊也有趕不回去上墳的人們在路邊支一個圈,向老家祭拜。

70歲不上墳有道理嗎(人過七十不上墳)9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忘祖先是一代一代人的傳承,後人對先人的祭拜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兒孫代替老一輩去祭拜也更能體現出一家人的和和睦睦,祖上的人也能吸收更多的陽氣保佑後人,這是一代人的傳承,也延續了香火,接過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