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裡,你搞得懂搞不懂的條框那麼多,你摸得清看不透的詞彙真不少;穩住不要慌,這次我們要有理有據地讓你的攝影聊資華麗上天;這一期,咱們聊聊【APS-C畫幅】。
搭載APS-C畫幅傳感器的數碼相機早已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的設計,在全畫幅并不普及的年代,APS-C畫幅相機便是中流砥柱的産品。延續至今,其對應的産品性能和鏡頭群也早已壯大。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APS-C畫幅的來龍去脈。
尼康D500是目前APS-C畫幅相機中,功能全面并強大的新品之一
·APS-C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一切還要從膠片時代說起,實際上APS-C是傳統APS膠片的規格之一。1996年,由FujiFilm、Kodak、Canon、Minolta、Nikon五大公司聯合開發的APS(先進相片系統,Advance Photo System)膠片系統問世。APS在原135規格的基礎上進行了徹底改進,包括相機、感光材料、沖印設備等,縮小了膠片尺寸,并使用了新的智能暗盒設計,增加了一層磁性介質,使其具備數碼書寫能力,利用成像之外的面積将拍攝數據記錄在膠片上,随拍随洗,無需等待整卷拍攝完成,這在當時是很新穎超前的設計。
APS膠片系統與傳統的膠片在外觀上便有很大的區别
APS定位于業餘消費市場,共設計了三種底片畫幅(H、C、P):H型是滿畫幅(30.3×16.6mm),長寬比為16:9;C型是在滿畫幅的左右兩頭各擋去一端,長寬比為3:2(16.6x24.9mm)。P型是滿幅的上下兩邊各擋去一條,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30.3×10.1mm),被稱為全景模式。
APS-C畫幅與全畫幅之前的成像和面積關系
佳能EOS 1D系列采用了APS-H畫幅的感光器,是一種權衡速度和成像面積的設計選擇,
而随後被1DX系列的全畫幅感光器所取代
·向數碼過渡的APS系統
APS的問世夾在了膠片攝影和數碼攝影之間,實際上是一種過渡産品。不難看出其所謂的先進功能在數碼相機中完全可以實現,而且有了更大的擴展。APS系統未能得到展開便“出師未捷身先死”。
全畫幅與APS-C畫幅都是目前很成熟的圖像傳感器産品
數碼時代的早期,人們研發感光元件時也是按照135全畫幅的标準來設計。但由于當時制造工藝并不完善,同時成本極高,人們便引用了APS-C這一畫幅來進行開發設計,不但平衡了性能,也控制了造價。直到今天,APS-C畫幅傳感器的工藝和技術都已非常成熟,性能更是日趨完美,仍是主流産品所青睐的搭載選擇。目前,也有采用APS-H畫幅的相機,畫幅更趨近于全畫幅,但市面上的款式卻很少。
·焦距換算率
适馬為APS-C系統打造的一款很獨特的大光圈變焦鏡頭
因為APS-C的尺寸小于全幅,因此當把全幅相鏡頭安裝在APS-C相機時,獲得的圖像就有所差别。因為光線經過全幅鏡頭之後獲得的成像面積是大于傳感器的,因此傳感器獲得的圖像對比全幅傳感器獲得的就會有種“圖片被裁切後”的感覺。
全幅鏡頭與APS-C鏡頭之間的成像關系
想知道一枚全幅鏡頭在APS-C上能獲得相當于在全幅機器上的焦距是多少,就必須先知道換算率。根據對角線的長度,APS-C普遍的倍率為1.5/1.6倍,也稱為等效焦距。然而,這個數值隻是描述視角相當于全幅鏡頭的焦距,至于透視和景深關系則不會發生變化。許多專門為APS-C畫幅打造的鏡頭,有些無法安裝到全畫幅機身上,有些則會産生嚴重的像場遮擋。
富士X系列産品依然全線使用APS-C畫幅的傳感器進行搭載,并且成像品質非凡
最後,我覺得讨論什麼畫幅成像更好的事情是在沒意義,我更相信所有相機都能拍出好的照片。産品的定位、價格的考量、性能的權衡,這是商家給予我們的啟點,拿起相機則是我們來走向終點的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