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王蟹,去年年初因為中國疫情暴發,過得很不如意,但從去年下半年的捕撈季開始,形勢馬上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不但中國市場得到恢複,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排着隊來助攻,擋也擋不住。
2021年,俄羅斯将發布近10萬噸的螃蟹捕撈配額:遠東漁業區域為7.56萬噸,北方漁業區域為2.4萬噸。其中螃蟹的種類以各類帝王蟹和雪蟹為主。作為全球帝王蟹捕撈的龍頭老大,俄羅斯比美國和挪威更加重視手裡的帝王蟹資源,因為全球的帝王蟹消費格局,早已被以中國和韓國為主的亞洲市場,攪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這個變化因為諸多變數,在2021年,愈演愈烈!
不超過十年,日本這個曾經的全球蟹類消費最大國,早已走向王座,被後來居上的中國和緊随其後的韓國所取代。在日本市場為主的消費時期,全球的帝王蟹基本是以冷凍蟹和冷凍蟹肉塊被消費掉,排在日本之後的,是美國,這兩個消費市場,消耗了全球大半的帝王蟹。
近幾年,随着以中國和韓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市場的崛起,為全球帝王蟹産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作為帝王蟹原産國的俄羅斯深知,帝王蟹的狂歡已經到來。
把冷凍的,給吃活了除了個别食材,中國人曆來奉行能吃活的,就不吃死的。曾經被制成龍蝦罐頭的澳大利亞岩龍蝦就被中國這個超級市場給“吃活”了。在中國市場沒有被開發出來之前,澳大利亞的岩龍蝦,除了部分供應國内市場外,大部分都被制成龍蝦罐頭或者以冷凍龍蝦尾的形式出口到北美地區,這個價格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中國的崛起,經濟飛速發展,國内的高端餐飲需求暴漲,澳大利亞龍蝦進入中國市場後,就好比是水入熱油鍋,立馬把龍蝦價格給炸上了天。嘗到甜頭的澳大利亞水産業很快調整業務,沒過幾年,就把全國超過90%的龍蝦,都以活蝦的形式出口到中國,弄得澳大利亞國内的普通消費者都再也吃不起龍蝦。
中國第一,韓國第二相同的一幕,也發生在了帝王蟹身上。随着中國和韓國市場的強勢崛起,全球帝王蟹貿易,也發生了從以冷凍蟹為主向活蟹為主的轉變。2019年,俄羅斯蟹類産業就已經把亞洲作為主戰場。2019年1月-10月,中國共進口了4.6萬噸的活蟹(主要來自俄羅斯);另一個超級市場韓國,在這期間,一共進口了1.4萬噸活蟹(主要來自俄羅斯和挪威)。
中國和韓國因為太過突出,以至于都沒有後來者。去年年初,中國國内疫情暴發,從2020年1月25日起,中國的進口商陸續退單,俄羅斯沒辦法,隻能将大量的活蟹投放到韓國市場。韓國的市場體量有限,超量的供應量,導緻帝王蟹價格腰斬,讓俄羅斯水産業大受打擊。
從去年9月份俄羅斯帝王蟹捕撈季開啟到現在,因為中國國内疫情防控卓有成效,高端餐飲基本恢複得七七八八,所以下半年的螃蟹行情一直不錯,業内預計,中國市場将會消化超過50%的俄羅斯帝王蟹。對于老二韓國來說,市場增長似乎比中國還要兇猛,讓挪威的帝王蟹捕撈業在疫情的沖擊下找到了一個避風港,而且挪威已經将2021年的捕撈額度,從原來的1650噸上調至1930噸。
俄羅斯的亞洲攻略俄羅斯的螃蟹捕撈業曾經也習慣了做冷凍螃蟹生意,無論是日本,還是歐美,都喜歡消費冷凍螃蟹制品。亞洲的活蟹市場開發出來以後,傻子都知道,肯定是做活蟹生意更賺錢。雖然儲存成本和運輸成本高昂,但中國市場會支付足夠高的價格。
雖然中國市場就在那裡,但對俄羅斯漁業來說,原來的螃蟹産業想要實現從冷凍到活蟹的轉變卻并不容易。那些手握帝王蟹捕撈配額的傳統捕撈公司,從捕撈船隻到水産加工線都是為制作冷凍螃蟹配備的,想要轉型就需求大量的資金投入,那些傳統公司就算敢嘗試也未必能夠拿出足夠的資金,于是,俄羅斯漁業整了一個将螃蟹捕撈配額進行拍賣的辦法。
俄羅斯漁業在2019年就啟動了螃蟹捕撈配額拍賣。拍賣的配額隻占到全年配額的50%,畢竟不能太激進,因為剩下的一半要留給曆史遺留下來的“關系戶”。将捕撈配額拍賣的好處很明顯,可以吸引新的玩家進場。
那些招标成功的企業,必須在180天内遞交造船訂單,也就是讓政府知道,公司有足夠的捕撈能力來完成捕撈配額。就在去年,俄羅斯漁業的标杆企業Russian Crab同兩家俄羅斯造船廠簽下訂單,投入30億盧布(4570萬美元)建造10艘螃蟹捕撈與加工船,其中7艘為活蟹捕撈船,3艘為冷凍活蟹和熟凍蟹類加工船。實行配額拍賣制以後,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新的螃蟹生産商和出口商,給俄羅斯的螃蟹捕撈業轉型注入了大量新鮮血液。
雖然去年年初的疫情爆發,讓俄羅斯的帝王蟹吃盡了苦頭,但下半年卻迎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盛宴。不但中國高端市場基本恢複,就連助攻的都排成了隊。
第一個發起助攻的是老對手——澳大利亞龍蝦。從去年十月份開始,自從第一批龍蝦被堵在中國海關後,澳大利亞水産業就知道情況不妙了,隻能忍痛暫停龍蝦對華出口,将龍蝦在國内賤賣維持生計。雖然新西蘭龍蝦趁機漲價,但畢竟産量隻有澳大利亞龍蝦的四分之一,翻不起大浪來。
澳大利亞龍蝦的缺席,讓俄羅斯的帝王蟹少了一個強有力的競争對手,一樣的渾身通紅,一樣的高端餐飲首選,帝王蟹當然不讓地收割了大部分原本屬于澳大利亞龍蝦的市場。
另一個強有力助攻則來自中國國内——梭子蟹。臨近年關,中國國内近海海鮮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态勢。以帶魚、小黃魚為主的常規海捕魚類,因為供應量充足,價格反而比去年下降20%左右,而同樣是傳統海鮮的梭子蟹,特别是大規格膏蟹,價格卻一漲再漲。無論是北方地區,還是有食用紅膏嗆蟹的江浙地區,大規格的梭子膏蟹,價格早就超過了進口活帝王蟹。
以浙江甯波地區為例,活帝王蟹的價格在180-200元/斤,梭子膏蟹卻早就超過了這個價格,而且随着春節臨近,價格的上漲趨勢不減。對于中國國内消費者來說,相同的價位,他們有更多的理由選擇鮮活的進口帝王蟹。雖然國内的部分老饕看不上帝王蟹,但越來越多的婚宴酒席選擇帝王蟹來撐場面,怎麼看,都覺得是個子大的帝王蟹更有逼格。
另一個終極助攻則是老對手,美國阿拉斯加的帝王蟹了。因為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讓阿拉斯加帝王蟹處境尴尬,幾乎拱手讓出了大部分中國市場。俄羅斯帝王蟹想不火都難。
今年的中國春節,如果不出意外,注定會是俄羅斯帝王蟹的天下。中國的高端海鮮市場遠沒有觸及增長瓶頸,如果沒有這次疫情和各種貿易糾紛,中國的春節,肯定會是各路神仙打架的超級戰場。如今,大半神仙缺席,反而讓一隻帝王蟹撐起了半天,真的是時也,運也!(完)
感謝閱讀,喜歡本文就點個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