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現在的蘭考縣咋樣了

現在的蘭考縣咋樣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4:29:05

現在的蘭考縣咋樣了(今天蘭考啥模樣)1

現在的蘭考縣咋樣了(今天蘭考啥模樣)2

河南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也是在第二批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系點。2009年至2014年,三赴蘭考調研指導工作,對蘭考的發展做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蘭考向做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舉全縣之力打赢脫貧攻堅戰,2017年3月,蘭考退出貧困縣序列。

脫貧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在全國第一批率先脫貧的蘭考縣,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認真踐行的殷殷囑托,大力弘揚焦裕祿對群衆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幹事業的那股拼勁,再次踏上穩定脫貧奔小康的征程。

鄉村美起來

仲夏時節的蘭考縣東壩頭鎮張莊村,瓜果飄香,綠意濃濃,街道幹淨整潔,家家戶戶窗明幾淨。這個因位于黃河最後一道彎出名的村莊,5年來,深挖本地特色,振興鄉村經濟,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洋溢着新活力和新氣象。

殊不知,位于東壩頭鄉東部的張莊村曾經是風沙肆虐,是當年蘭考最大的風沙口。1963年,焦裕祿帶領群衆除“三害(風沙、内澇、鹽堿)”,工作隊來到這裡查風口、追風源,組織群衆挖泥封沙,栽種泡桐和刺槐……土地的貧瘠,交通的不便,直到本世紀出張莊依然還是貧困村。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7戶754人,而經過幾年的大決戰,目前僅剩1戶6人。正是這麼一個小村莊,僅2018年就接待外地客人15萬人次,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3000多元達到現在的1.1萬元,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典範。

2014年3月17日,是張莊村貧困戶闫春光難以忘懷的日子,這一天,走進他家小院。牽着他80多歲的老奶奶的手問寒問暖,又鼓勵他“好好幹,靠技術吃飯,争取早日脫貧”的情景讓他曆曆在目。

“沒有黨的領導和的關懷,就沒有張莊和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5年時間,闫春光辦起了養雞場、香油坊、農副産品網店銷售……今年“七一”前夕,他還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産黨預備黨員。在闫春光家中,懸挂着一幅來家中視察的照片,照片中的陳設記錄着這個家當年的貧困。而今,當年黑乎乎的土坯房已經被粉牆黛瓦的幹淨院落所代替,門前原本的泥巴路也成了寬暢整潔的“幸福路”。

“親自來我們村調研,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這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和信心,如果我們不好好幹,就沒法給交代。”張莊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說,張莊最缺的就是産業,為了讓大家都有活幹、有錢賺,村裡幹部群衆積極想辦法、找出路。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扶下,張莊村先後引進洛陽奧吉特菌業、蘭考年寶服飾、蘭考坤禾農業等企業,不斷培育壯大特色産業體系,帶動農戶就近就業增收。為了使年齡偏大的婦女有事做、有收入,村裡大力發掘本地傳統手工藝,成立張莊布鞋研發中心,純手工制作張莊布鞋,吸納112名婦女就業,工作時間自由,可在家裡幹,每雙布鞋收入180元,實現了“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顧了媽,還能掙錢養家”。

張莊村還結合焦裕祿精神的學習和宣傳,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提出了“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雙輪驅動”的旅遊發展思路。建成占地120畝的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和四面紅旗紀念館,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在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還辦起了農村幹部培訓中心,全縣乃至外省、縣的農村幹部慕名而來,年接待近萬人次進行拓展訓練。

考慮到村裡有很多空心房、空心院,張莊村又動了“活腦筋”,把這些房屋改造成具有鄉村特色的農家院、民宿,圍繞發展紅色旅遊産業,打造“夢裡張莊”,建成集吃住一體的花園式農家樂。目前,“夢裡張莊”旅遊建設項目已投資200多萬元,建成了1處具有張莊本地特色的農家酒店和9間豫東特色農家客房,31戶農家小院建設已基本完成。據了解,圍繞旅遊産業務工人員有500多人,其中貧困戶有70多人。

7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第一批拟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張莊村榜上有名,是河南省10個上榜鄉村之一,也是開封市唯一上榜鄉村。

而張莊村隻是蘭考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蘭考積極推進鎮區開發及美麗鄉村建設,探索融合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推進道路、綠化、湖體建設、特色商業街等項目,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美德、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等宣傳教育,全面實施13個鄉鎮鎮區綜合提升工程,基本完成第一批36個美麗鄉村建設任務,第二批166個美麗村莊也穩步推進,加快蘭考城鄉整體面貌的提升轉變。

現在的蘭考縣咋樣了(今天蘭考啥模樣)3

産業旺起來

“我們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圍繞着人民群衆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來實踐,我們這個實踐過程是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這是視察蘭考時對人民的铮铮誓言。

脫貧摘帽并不代表群衆真正實現富裕,為了穩定脫貧奔小康、早日實現鄉村振興, 2017年4月,蘭考縣舉行穩定脫貧奔小康誓師大會,帶領廣大幹群又開始了一場穩定脫貧奔小康的大決戰。

“從脫貧到小康标準,百姓的期望值會更高,更需要我們理思路、找出路,帶領群衆撸起袖子向前沖。”葡萄架鄉何莊村黨支部書記何安良在這場誓師大會上表态。

穩定脫貧,産業引領是關鍵!恩惠了世代蘭考人的泡桐樹,這一次又走到前台,樂器加工和家居制造的木業加工産業蓬勃發展,和食品及農副産品深加工産業一道,構成了蘭考脫貧攻堅的效能高地。産業引領,金融支撐,社會扶貧,保險托底,蘭考實現了紮紮實實的真扶貧、真脫貧!

走進堌陽鎮徐場村,美好和着琴聲一起飛揚。

琴風路、琴頌路、琴華路……每一條街道都以琴命名,道路兩邊雪白的牆面上繪着一幅幅精緻的山水畫。幾乎每一處靜谧院落裡都“藏”着一個民族樂器加工廠,走進去,那裡是熱火朝天的世界。目前,徐場村105戶家庭中,有82戶從事樂器生産,帶動周圍村莊從業人員1000多人,帶動貧困勞動力160餘人,年産值達1.2億元。整個堌陽鎮從事民族樂器企業達187家,規模以上的企業16家,配件企業71家,村内遍布古琴作坊,泡桐已經成為蘭考人民的“搖錢樹”。

蘭考的土地,滋潤着泡桐的生長,以泡桐為主的木材加工業正帶來更大的奇迹和夢想。

“作為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知名紅色文化名城、全國知名民族樂器産地,蘭考利用展覽的形式,帶領大家共同體驗民族樂器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是蘭考傳承民族文化的一件盛事。焦裕祿書記當年不僅給蘭考人民留下了焦裕祿精神這筆精神财富,同時也留下了泡桐經濟這座物質富礦。”蘭考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劉廣亮介紹,“在蘭考穩定脫貧奔小康的決勝時期,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焦桐樂器國資控股公司,同時還打造了民族樂器園區。”去年10月舉辦的為期4天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展方特地為蘭考縣提供了900多平米的展位,39家蘭考樂器制造企業參加展會,92個展位統一打造蘭考之聲、國樂華章,受到國内外客商的青睐。

蘭考縣委統戰部承擔着全縣的社會扶貧工作,2016年以來,蘭考縣委統戰部引導非公企業代表人士、民營企業家、在外鄉賢等回鄉興辦産業,大力發展木器加工業,在泡桐闆材加工上做文章,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大力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每個村子都根據自身特點發展不同的優勢産業,打造民族樂器村、木制品加工村、觀光農業村等。僅個體加工廠就有3000多家,大部分闆材遠銷國外,為蘭考縣脫貧攻堅奔小康貢獻力量。

除了樂器産業,如今,正大、華潤、禾豐、曉鳴、五農好等龍頭企業遍地開花,恒大、格林美、富士康等為主導打造的高科技産業園正逐步發展……今天的蘭考正在焦裕祿精神的引領和指引下,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大力推進深化工程建設,以全産業鍊、循環經濟、産業融合模式,構建特色産業生态系統,做強家具制造及木制品加工、食品及農副産品深加工、戰略性新興産業三大主導産業,優化産業結構,實現以業興城、以“桐”富民、以“魂”潤城,奏響一曲轉型發展“奮進曲”。

組織強起來

白牆灰瓦,池塘荷花,幹淨人家……夏日小雨中,蘭考縣儀封鄉代莊村仿若一幅美麗的水墨畫。6月28日,前來參觀訪問的博茨瓦納民主黨幹部考察團一行19人,馬上就被這幅“畫”深深吸引。考察團團長、博茨瓦納民主黨姆波·巴洛皮結束對代莊村的考察,當場表示:“我想留在這個村!”

而就在5年前,代莊村還是又髒又亂的“土老帽”形象。

2014年,在鄭州做生意的代玉建被村裡的黨員請回到村裡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代莊村推行一名黨員或群衆代表“分包”四戶鄰居的“一拖四”模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實現了村民人均收入從4600元增長至2018年的1.2萬元的跨越,村集體經濟收入從0元到30萬元,把軟弱渙散村轉變成基層黨建紅旗村,變成了基礎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活富裕、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美麗鄉村。

盛夏的代莊村,村裡百姓都在為幸福生活而忙碌着。行走在村裡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房前栽種的景觀樹,幸福路、文明路、如意路……這些特色景觀和富有“時代感”的街道,讓初來者連連驚歎。站在村裡文化大舞台前,誦讀着文化牆上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代玉建感慨萬千。他說:“幾年來,我每星期都要去縣城一趟,看看焦桐,這是蘭考人民的根。”

代玉建隻是蘭考縣基層幹部的代表之一,如今,在蘭考縣廣大黨員幹部中到處可見“焦裕祿式”的好幹部。他們用奮鬥踐行着不忘初心,用拼搏書寫着新時代篇章的生動實踐。

幹部不領,水牛掉井。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穩定脫貧奔小康,基礎黨建最關鍵。

在蘭考縣穩定脫貧攻堅戰中,蘭考縣委、縣政府認為,一個地區的貧困除了自然條件、社會因素制約外,更主要的還是幹部群衆内生動力不足,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用黨員幹部的主動換取群衆的互動,形成領導領着幹、幹部搶着幹、群衆跟着幹的合力攻堅格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幹勁、雙楊樹的道路”,這是當年焦裕祿在蘭考樹立的“四面紅旗”。當時,這“四面紅旗”叫響蘭考,傳遍全國。進入新時代,為帶領蘭考人民穩定脫貧奔小康,踐行的囑托,蘭考縣委弘揚當年焦裕祿同志強化典型引領的做法,重樹“四面紅旗”,從2016年下半年起在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中持續開展以争創“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産業發展”“美麗村莊”為主要内容的“四面紅旗村”評選工作,每半年在四項重點工作中各評選出10個“紅旗村”,隆重表彰和獎勵,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從2018年起,開封市委還實施基層黨建強力計劃,把“四面紅旗”的評選作為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工作的重要抓手,從蘭考“一枝獨秀”到開封市“全面開花”。

在蘭考,450多個行政村中,每個村都有一支黨員工作隊。2017年以來,蘭考縣把穩定提升脫貧成效、防止返貧作為工作重點,傳承脫貧攻堅中的好做法,在全縣開展“支部連支部、加快奔小康”活動,組織454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和454個農村(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鞏固脫貧成果,加快穩定脫貧奔小康。

每月第一個星期四為“固定黨日”,機關事業單位支部全體黨員到村,和結對村(社區)支部全體黨員共同開展組織生活。通過統一時間、統一形式、統一主題,讓貫徹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成為黨支部和黨員的自覺行動。從主題黨日活動入手,把黨員學習教育方式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和“雙向交流”,解決部分基層黨組織開展組織生活内容單調、形式單一等問題。各黨支部依托“紅色e家”黨建雲平台和穩定脫貧奔小康工作微信群,每半年評選50名“優秀駐村工作隊員”,年底評選50名“穩定脫貧奔小康工作标兵”,每年按照15%的比例評出優秀工作隊。把工作隊表現和所在支部、派出單位、派駐鄉鎮、所駐村直接挂鈎,一體獎勵一體懲處,傳導工作壓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穩定脫貧奔小康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如今的蘭考,一個個工業項目成了綠色發展的新标杆,一座座大棚是現代農業的樣闆,一條條大河和小溪清澈見底,一片片泡桐生機盎然。”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說,“最大的變化還是人。如今蘭考人個個透出來的都是神采奕奕、信心滿滿。這些變化,是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給人民群衆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開封政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