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内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查重軟件是中國知網CNKI學位論文檢測系統TMLC/VIP。其運作模式是将論文電子版輸入電子數據庫,然後數據庫會根據現有的所有存在的知網的或者網絡上的電子數據進行匹配,軟件檢測到如果有13個相同的字,就認為是雷同。
知網查重時,綠色表示合格,黃色的文字是“引用”,紅色的文字是“涉嫌剽竊”就屬于重點要修改的對象了。
了解了以上大前提,那麼如何有效降低論文的查重率呢?
畢業論文檢測的方法和步驟:
首先,在學校最終查重前,自己在完成初稿後就要自行查重。
目前網上各類檢測系統五花八門,收費也高低不一,不清楚的同學真是不知道選擇哪個。每個系統都有自身的優缺點,沒有哪個系統是完美無缺的。所以自行查重時,沒必要每個系統都檢測,這樣做不僅浪費金錢,不同結果的檢測報告也隻會徒增煩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建議在初稿和修改稿時使用同一個檢測系統,如維普、paper pass等。根據檢測報告認真修改重複率,确保将重複率降到15%甚至13%以下,基本上整篇論文的重複率就可以了。
最終論文定稿的時候,為求保險,可以使用學校檢測使用的系統再檢測一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知網vip檢測系統,個别高校有使用萬方、維普) 。
當然,如果同學們不太在乎檢測費用,可以從開始就用知網vip系統檢測(知網vip系統檢測收費較高) 。
了解知網查重的規則原理
1.知網查重時,隻查文字部分,“圖”、“mathtype編輯的公式”、 “word域代碼”是不查的。要想知道知網到底查哪些部分,可以“全選”一“複制”一“選擇性粘貼”一“隻保留字”。建議公式用mathtype編輯, 不要用word自帶的公式編輯器。
2.word、excel編輯的“表”是可以查出來的。在某些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把表截圖放到論文裡邊去(一個小技巧)。
3.參考文獻的引用也是要算重複率的(包括在學校要求的X%以内)!所以引用人家文獻的時候最好也用自己的話改寫一下。
4.知網的查重是以“章”為基本單元的。比如“封面”、“摘要”、“緒論”都會作為單獨的一章,每一章出一個檢測結果,标明重複率。每一章有單獨的重複率,全文還有一個總的重複率。有些學校在規定論文是否通過查重時,不僅要求全文重複率不能超過多少,還對每章重複率也有要求。
5.知網查重是以“連續13個字與别的文章重複”做為判斷依據的。如果你能夠把論文改到任何一句與别的文章保證任意連續13個字都不一樣,就可以避免被查出來。
6.如果你有一處地方超過13個字與别的文章重複,知網的服務器就會對這處地方的前後進行模糊搜索(非常可怕)。如果你僅僅是簡單的加了“的”、“在.....時”、“但是”等詞語來隔斷13個字,多數情況是會被檢測出來的。遇到這種情況......就自認倒黴趕緊改吧。
7.書、教材在知網的數據庫裡是沒有的。但是,抄書的同學要注意,你抄的那些部分可能早被别的文章抄過了,因此檢測的時候還是會被查到。這樣的情況經常出現,尤其是某些經典理論,用了若幹年,已經有無數人引用過。有時候即便你用自己的話改寫過,還是有被“标紅”的可能......一樣的道理,因為前人也翻來覆去修改過。所以偶爾還真有點看運氣的味道,所以調整好心态,被查出來就一個字:接着改!
8.如果你的論文整體結構和大綱改動,可能會引起同一處的文章檢測第一次和第二次标紅不一緻,或者第一次檢測沒有标紅的部分第二次檢測被标紅。因此在修改重複内容的時候盡量變換句式,不要打亂論文原來的整體大綱和結構。
降低查重率的方法
知網查重的原理和規則搞清楚了,要降低查重率,修改方法也要按規則來。
1.變換語句
①增減:加字删字。
②調整:保持原句意思不變的情況下主動換被動、被動換主動;時間、地點狀語可以更換位置。
③換表述:比如“共識”可以改成“衆所周知”;“衆所周知”改成“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改成“對于這樣一個事實,我想大家都不會否認...;“對于這樣一個事實,我想大家都不會否認......改成“在當前的中國社會/xx界/xx環境下/xx條件下,有一個已經廣受采納的觀點,即……”這個方法是最主要也最有效的,确認連續13個字内不要出現相同内容。
2.圖片替換
上文說過,因為檢測系統是不檢測圖片的,可以将表格或需要的内容制成圖片插入文中,但這種辦法比較耗時,而且論文的總字符數也會減少。
3.多參考新書籍内容
論文寫作時,可以多參考一些新書籍内容,不要過多依靠網上或者年份久的書籍。前面說過,年份久的書籍内容早被前輩們抄遍了,但新書籍可能引用較少,數據庫也沒有收錄,可以很好的幫你降低查重率。
4.參考外文文獻
知網數據庫裡外文文獻存儲較少,鼓勵大家多看外文文獻,多學習國外的先進科學知識、工程技術等,翻譯過來,把它們應用到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論文中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