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誤差是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隻能減少,不能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2. 研究對象本身不能作為參照物,此外參照物的選定是任意的;物體是否運動要基于參照物判斷,選擇不同參照物運動結果一般不同;一切物體都在運動。
3. 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運動越快、速度越大;路程大速度未必大(速度與路程無關),時間短速度未必大(速度與時間無關),應關注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4. 平均速度是總路程和總時間之比,不是各段路程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計算時,包括中途的“休息”時間。
5. 發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振動的物體一定在發聲(但未必聽得到);振動停止,聲音的産生停止。
6. 聲速的影響條件為介質的種類、溫度(15℃的空氣中超聲波和次聲波速度均為 340m/s);一般情況下固體中聲速較快。
7.音調強調聲音的高低,響度強調聲音的強弱;振動快慢影響音調,振動幅度影響響度;材料種類、結構影響音色。
8.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均需要持續吸熱;晶體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有熔點),非晶體熔化時溫度持續上升(沒有熔點);凝固為對應的逆過程。
9. 蒸發和沸騰,汽化均需要吸熱;液體狀态下,任意溫度均可以發生蒸發;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且持續吸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