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在我國是一種非常普通又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據近年來研究的結果表明,騎車這項運動和跑步、遊泳一樣,是一種最能改善人們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煉。
騎車的健身作用1.能預防大腦老化,提高神經系統的敏捷性
2.能提高心肺功能,鍛煉下肢肌力和增強全身耐力
3.能減肥
4.可改善性功能
5.能益壽延年
運動量的掌握
室内騎固定自行車鍛煉的運動量。主要取決于車速。車速可根據每分鐘蹬車的次數來決定,也可根據自行車輪的周徑,推算每分鐘象征性騎的距離。一般在騎車幾分鐘後,應停一下在1-2秒鐘内計數脈率,以便掌握運動量。如果脈率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應減慢車速;如脈率慢,則應增加車速。
開始進行騎固定自行車鍛煉時,一般進行10-20分鐘,然後逐漸增加鍛煉時間。最初幾天,可能會感到下肢肌肉酸痛,但堅持數天後便可消失。以後可逐漸地将鍛煉時間延長到30分鐘或更長些。
此外,也可利用加阻的方法增大運動量。對于功率自行車和固定自行車,加阻是十分容易的,利用舊自行車進行鍛煉的,則可以利用刹車來調節一定的阻力,以提高運動強度。
注意事項進行騎自行車鍛煉時,要注意正确的騎車姿勢。
首先要調整好自行車鞍座的高度和把手等。調整鞍座的高度可以避免大腿根部内側及會陰部的擦傷或皮下組織瘤樣增生。調整把手可以有助于找到避免疼痛的良好姿勢。踩踏腳闆時,腳的位置一定要恰當,用力要均勻,如果腳的位置不當,力量分布不均勻,就會使踝關節和膝關節發生疼痛。
此外,還應經常更換手握把手的位置,注意一定的節奏,可采取快騎與慢騎交替進行。
我是堅持為大家科普醫學知識的于春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關注或點贊,也可以轉發給您的家人或朋友觀看此文,謝謝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