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秋草的詩句

關于秋草的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1:30:42

很小的時候就背誦過白居易的名作《草》,雖然童年時懵懂無知,但每當深秋時節,看見葉落草枯,很自然地就開始在心裡吟誦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關于秋草的詩句(一首描寫秋草的七律)1

長大後逐漸地理解了詩中寄寓的深意,也慢慢地被古典詩歌的魅力所吸引。雖然後來又接觸過很多描寫小草的詩作,但總覺得無法超越樂天作品的深邃意境。

不過有一次讀到一首宋詩,忽然覺得眼前一亮。下面就分享一首描寫秋草的七律,不着一個“草”字,卻句句贊美其高潔品質。

關于秋草的詩句(一首描寫秋草的七律)2

秋草

宋代:馮浩

風欺露壓夕陽烘,極目平蕪遠道中。

袍色舊來人白發,燒痕新處樹丹楓。

賓鴻影澹還辭北,天馬蹄輕早向東。

莫為登臨動惆怅,每緣蕭瑟蘊青蔥。

馮浩是北宋詩人,他在宋仁宗朝代曾擔任過京城裡的推官,後來還出任過商州的知州、以及轉運使等職務。詩人非常喜歡詩歌創作,雖然名不經傳,但他的這首代表作卻頗見功底,寫于一次外放的途中。

關于秋草的詩句(一首描寫秋草的七律)3

時值深秋,詩人奔波于羁旅之中,旅途的疲勞可以克服,被貶之悲痛卻難以抑制。西風呼嘯、秋景蕭索,更加重了才子的愁情。他不知此去的前途如何,又難料何時才能返回故土。

開篇就突出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詩人極目遠望,腳下的秋草綿延不斷,卻遭受風露的欺壓,更不斷地經受驕陽的炙烤。首句連用三個動詞,“欺、壓、烘”,表達了秋草将枯、又被外界欺淩的景象,更含蓄地道出了詩人自身的窘境。

關于秋草的詩句(一首描寫秋草的七律)4

詩人停下腳步,又仔細地查看路邊的小草,秋意肅殺,一向極其頑強的青草,也熬不住秋風秋雨,顔色早已變得枯黃,四周還有被火燒過的痕迹。詩人再看看自己,不僅鬓發皆白,而且身上的舊袍也已褪色,于是又覺得更加悲戚。

才子走到那些野草的燒痕處,卻欣喜地發現竟然長出了一樹樹丹楓,仿佛是一場輪回,又好像一種幻覺。但詩人甯願相信,那些灰飛煙滅的秋草,可以得到新生。

關于秋草的詩句(一首描寫秋草的七律)5

才子又繼續趕路,他一邊緩步前行,一邊思索剛才看到的場景。他正覺得有點驚奇,忽然遠處的天空傳來幾聲雁鳴,又引得詩人仰望蒼穹。雁群卻随着詩人視線的延伸,慢慢地消失在天際。而不遠處奔馳的駿馬卻因為野草枯萎、沒有了羁絆,仿佛天馬行空,顯得腳步輕盈。

最後兩句充滿深意,詩人奉勸大家,秋日登高,莫要惆怅。雖然秋意蕭瑟,但是枯萎的背後,卻蘊藏着新的生機,待到來年新春,又會發現到處都是一片嫩綠。

關于秋草的詩句(一首描寫秋草的七律)6

馮浩的這首七律語言質樸,卻寓意深遠。全文不着一個草字,卻句句寫草,更委婉地表達出詩人的贊美之意。作者先憐惜秋草被風露欺壓、被太陽暴曬,然後又痛惜其青色褪去、又被火燒。大雁可以在其上方高飛,駿馬也能在草間馳騁,而小草卻隻能紮根大地。

作者通過如此一番描寫和烘托,讓讀者也感到極其悲戚。最後詩人卻筆墨轉換,“莫為登臨動惆怅,每緣蕭瑟蘊青蔥”,尾聯頗有白居易名作《草》的寓意,表達出對秋草無私奉獻、以及頑強精神的褒獎,更含蓄地彰顯了自己以秋草自比,絕不消極悲觀的襟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