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表達古今變化的成語

表達古今變化的成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14:32:44

表達古今變化的成語?“臭味相投”這個成語在今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隻有壞人才“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但這個成語古時候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褒義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表達古今變化的成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表達古今變化的成語(成語中的古人生活)1

表達古今變化的成語

“臭味相投”這個成語在今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隻有壞人才“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但這個成語古時候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褒義詞。

“臭味相投”古今詞義相反的根源在于“臭”字的演變。“臭”讀作xiù,《說文解字》:“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意思是禽獸脫逃,狗能夠嗅着氣味發現它們的蹤迹。宋代字書《廣韻》則解釋說:“臭,凡氣之總名。”所有的氣味都可以叫“臭”。比如《易經·系辭上》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同心同德之言,它的氣味就像蘭花那樣馥郁芳香。

《左傳·襄公八年》載,晉國國卿範宣子訪問魯國,即席朗誦了《詩經·國風》中的《摽有梅》一詩。“摽(biào)”,墜落,“摽有梅”即梅子紛紛墜落。這首詩吟詠一位女子于暮春時分看到梅子落地,深感青春将逝,希望及時婚嫁。範宣子吟誦這首詩,意思是寄望于魯國及時出兵,一同伐鄭。魯國國卿季武子回應道:“誰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歡以承命,何時之有?”意思是說:誰敢不及時出兵?拿草木作比的話,你們晉國國君是花和果實,我們魯國國君隻是花和果實散發出來的氣味而已。欣喜以承擔命令,哪裡敢不及時呢?

“臭味”,杜預注解說:“言同類。”既言同類,季武子當然不會把兩國國君比作壞人,因此這裡的同類之稱乃是褒義詞。東漢學者蔡邕在《玄文先生李休碑》中,描述品行高潔的李休死後,“凡其親昭朋徒,臭味相與,大會而葬之,鼎俎之禮,節文曲備”。“親昭”,親屬;“鼎俎”,祭祀時盛載動物牲體的禮器;“節文”,禮節,儀式。“臭味相與”就是指與李休思想、情趣相同的親屬和朋輩聚在一起,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這個詞哪裡有絲毫的貶義,恰恰相反,是對李休及其親屬、朋輩的稱頌之詞。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所著《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薛錄事魚服證仙”,描寫青城縣縣尉薛偉與兩位同僚相處甚歡,“這三位官人,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暇,或談詩,或弈棋,或在花前竹下,開樽小飲,彼來此往,十分款洽”。“臭味相投”,正是贊揚三位清正官員的褒獎詞。

後世讀“臭”為chòu,将“臭”的含義縮小為香臭之臭,“臭味相投”遂一變而為專指惡臭的氣味,也就順理成章地從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可惜了一個好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